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有嘉肴)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之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大同”社会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

注释

虽:虽然。

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困惑。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

一、虽有嘉肴

通假字

(兑)命(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

(学)学半(通“敩”(xiào)“),教导。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二、大道之行也

古今异义

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

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打开。

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  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赏析

  大道之行的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猜你喜欢
早于喧杂是深雠,犹恐行藏坠俗流。高寺懒为携酒去,
名山长恨送人游。关河见月空垂泪,风雨看花欲白头。
除却祖师心法外,浮生何处不堪愁。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抛家别国云山外,
炼魄全魂日月精。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不记东华火树然,琼楼出入自疑仙。明灯海上无双夜,皓月人间第一圆。

报国投艰知力薄,离家赐食感恩偏。高寒风味殊尘世,但少梅花伴不眠。

谱就重翻意自惺,消磨白日唱还停。临川老子颓唐甚,却搯檀痕教小伶。

前村烟火有无间,疏树离离映浅湾。向晚微风吹雨去,片帆遥带夕阳还。

离居迫驰道,晨往内西门。
屏营无顾间,偶逢路人言。
昔有六代宫,今为百姓园。
阿阁馀故基,憎城但颓埂。
金铺失严过,玉座变荒原。
陈昏蚤隋减,随奢孙崩奔。
乐极终复悲,辇车盯覆翻。
结绮徒构根,临人工锁冤。
贵巡艳亦无,丽华者不存。
高堧鸟鸟集,沃壤蓬麻繁。
鸮如拜月魄,蝶化寻芳魂。
草遗旧裙色,花流新啼痕。
空馀龙津水,流入鱼藻浑。
独涵睿泽在,尚感阳和恩。
孰知涓滴微,曾悦万乘尊。
坐令我葬赋,禊饮汙其源。
念彼禾黍地,凄然难具论。
宠深乃见辱,涕下还成吞。

读易茅斋夏日长,琅玕绕屋拟潇湘。山风一夜吹疏雨,共爱西窗五月凉。

小院轻寒,酒浓香软,深沈帘幕。我辈相逢,欢然一笑,春在杯酌。
家山辜负猿鹤。轩冕意、秋云似薄。我自西风,扁舟归去,看君寥廓。
共惜年华未立名,路岐终日轸羁情。青春半是往来尽,
白发多因离别生。楚岸帆开云树映,吴门月上水烟清。
东归自有故山约,花落石床苔藓平。

几年踪迹赋江蓠,四海论交说共谁。别后更无诗可读,近来惟有月相随。

曾游五岳君真健,不负千秋我所思。记取长安风雨夜,一樽清对数吟髭。

世路侵寻老客颜,黄埃遮眼鬓毛班。青山未许教人去,白日何曾放我闲。

神欲出,便收来。神返心中气自回。换丹元,朝玉台。
时运水,日搬柴。寸田一点是根_。这交梨,常种栽。

红绽锦窠刻画工。众芳谁可与差同。惹人春思谁匆匆。

冷艳无双真富贵,酡颜欲醉半惺忪。输梅惟剩一番风。

辨不辨,昏不昏,打破盆子只论盆。千里远山烟树,数家沙鸟渔村。

夜深月与湖光浑,天水茫茫绝点痕。

词坛宿将,觉秦欧辛陆,今无难续。壁垒当场争上驷,我拜祝苒三覆。

剑戟无声,杀人如草,手得中原鹿。回看余子,与其书不能读。

笑我手拙髯枯,牢愁难写,倚马惭枚叔。描画蓬蒿只办得,潦倒山癯半幅。

食力居贫,隐安遗躅,空有江湖屋。先生不弃,许余同餐秋菊。

献赋当年觐紫宸,羡君藻思独超群。扶持吾道难尤力,润色斯文老更勤。

学际天人宁有伴,文如风水自成纹。何时载酒清伊上,寄字时来问子云。

又见兰亭土木新,题名勒石是何人。更谁知读《冬青引》,合祀当年六义民。

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
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
蝇头观世态,尘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
重阳两是按,不共一杯菊。
吾侪迹浮萍,同是客京毂。
作讨俱出此,正尔未免俗。
倘廪可反映,一笑如鲁肃。
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轴。
氢穷杜陵远,恨欠突兀屋。
波寒净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带水,后会殊未卜。
越山君旧游,我亦曾寄目。
迩来平安否,细与问修竹。

能闲芳草意,不竞白云心。问字时相过,清言淡可寻。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於绎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