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有嘉肴)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之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大同”社会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

注释

虽:虽然。

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困惑。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

一、虽有嘉肴

通假字

(兑)命(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

(学)学半(通“敩”(xiào)“),教导。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二、大道之行也

古今异义

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

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打开。

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  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赏析

  大道之行的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猜你喜欢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还归柳市去,远远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树薰。
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

空堂寒夜月华清,独宿凄凉梦不成。欲向阶前舞凌乱,手持杯酒为谁倾。

拾遗羁旅鉴湖秋,太史崎岖禹穴游。只驾贰车良自足,更营三釜复何求。

千山遍踏诗才富,万壑临观史笔遒。稍待政成归魏阙,便从麟阁上螭头。

麟经断烂炎刘始,幸有兰台聚祕文。
解道何休逊班固,眼前同志只朱云。

几载日华东畔住。吟尽上林卢橘树。暂因休沐卧家园,舍傍别筑莺花圃。

晓峰晴可数。竛竮小髻添娇嫭。羡风光,鲚鱼吹雪,紫燕画梁乳。

水榭潭香生一缕。閒课雏童煎日铸。定瓷翠滑最怜渠,南华且了朝来注。

扫花蓬岛侣。群骖鸾鹤阶前舞。愿年年,朱颜绿发,双向镜中驻。

夜来忽忆儿时事,海沸天翻四十年。心绪如潮眠不得,晓星残角五更天。

晚酒微醺,梦银屏一角,檀云香腻。深情细绾,算抵玉缄遥寄。

唇涡磐小,拚尝遍、殢春甜味。还簇住、无数纤蜂,闹影佛龛灯底。

冰瓷水仙开未。愿玲珑共结,琼兰连理。流苏护紧,怕有暗风飘起。

幽芳易敛,更频取、乳泉匀渍。聊博个、新样团栾,蜡娘送喜。

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高下楼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
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

朝阳暧秋木,凝露未即晞。翩翩啄榴鸴,自惊集复飞。

众穑既登载,我事亦渐稀。晨兴坐东牖,兀然对红薇。

噭噭一白鹤,北逝将畴依。忍兹稻粱辰,而汝甘长饥。

占断江南第一春,无边清洁可人亲。几回谩向花前立,香逐风来折角巾。

绿章连日乞春阴,为护名花小院深。击钵有声皆戛玉,投囊无句不堆金。

湖山千里供舒啸,风月双清助朗吟。坡老肚皮何处合,肯招时辈共谈心。

锦石倾欹玉树荒,雪儿无语恋斜阳。
百年花鸟春风梦,不是钱塘是汴梁。

怕寒犹自怯罗裳,嫩柳偷春浅试黄。青草已生诗未就,阿连无梦绕池塘。

莫怪新贫压旧贫,贫来尤觉此心真。自怜孤力膺邪议,常欲幽居远市尘。

千里烟霞山障晓,一竿风月野桥春。凭谁寄问乡间老,我去何人愿卜邻?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
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
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佳节偏多雨,翻增旅客愁。高堂虚白日,空谷自清秋。

世上无相识,天涯亦浪游。故园今日菊,谁插老亲头。

湖海浮学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
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
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
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

呼公诏公公莫舞,有血不溅鸿门土。力拔山兮气如虎,军壁重围逝真主。

公莫舞,公不见赤帝玉芙蓉,秋郊啼鬼母。镐池君,牧羊儿。

沙丘祖龙死,霸土云气垂。竖子不足谋,玉斗空尔为。

公莫舞,请公听侬歌,曲终为乱愁奈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