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并以冷静幽远的笔墨,抒怀“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归隐之志。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境界辽阔,感情激荡。
首联破题,从山河形胜落笔。赤壁扼守着通往荆州和襄阳去的道路,因而成了古代兵家争战之地,三国时修筑的战争营垒依稀可辨,山川依然,地形奇险。“故垒”自然是用了苏轼“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的名句。这两句虽为写地理,但“依然”、“故垒”等词已引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颔联则巧妙地运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和苏轼《念奴娇》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貌似写景,其实隐寓曹操在此兵败而周瑜得胜成为英雄的历史画卷。“乌鹊南飞”和“大江东去”是万古如斯的自然景象,但在作者笔下借用了典故的联想而各自带上了丰富的意蕴,而且对仗工巧,绝去斧凿之浪,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颈联则以时间和地理自然成对。孙权、刘备、周瑜、曹操这些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流传千年,赤壁一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眼前的山河即是当年历尽无数战斗的地方。出句是缅怀历史,对句是即目所见;表现古今时代的纵贯,山河遗迹的感喟,于真自然过渡到尾联的自我抒怀。
此日经过赤壁,多少英雄已成陈迹,只有在明月照耀的江上,时时传来渔翁的晚唱。“唱沧浪”云云自然是用了《孟子》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意思。与萧散自在的渔父相比,那些在政治上曾一度风云显赫的人们也显得可怜可叹了。结尾这两句不仅与前六句的宏阔气象形成一鲜明对照,以冷静幽远的笔墨结束全诗,令诗意波折,更具回味;同时也与诗人此时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心境暗合,从而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
悔逐缁尘帝里游,除君何处可消愁。蚍蜉失土先谋芥,野鹤移家亦傍鸥。
稍质衣衫充酒品,尽搬香茗在书楼。帘开忽见新晴日,又到黄姑织女愁。
父老延见后,诏书宣布馀。临流具舟楫,散步辍车舆。
天气清而朗,物情和且舒。聊为曲江饮,报此暮春初。
人物玉相倚,山川画不如。要穷诗律细,宁遣酒行疏。
既益园官菜,亦留溪友鱼。风期须我辈,乐事见群居。
欲去鹭前导,重来犬入裾。还迂长者辙,薄憩野人庐。
漫回首、东华尘土。采笔零星,赋秋如许。病酒寒欺,梦中呜咽向春语。
蝶昏莺晓,僝僽损,风和雨。苑柳不成眠,却化作、天涯飞絮。
迟暮。恨芬菲世界,刬地乱红无数。分香瘦减,问谁遣、欢盟轻误。
凝望眼、绣幕深深,想依旧、玉京眉妩。待诉与相思,弹入钿筝哀柱。
今年春多三十日,送春也觉春归疾。临风欲赋送春诗,花事阑珊愁阁笔。
东皇别我去难留,夕阳冉冉心悠悠。绿杨枝上莺声老,芳草渡头香雨收。
抚兹不觉伤怀抱,孤云梦绕闽南道。高堂添却镜中霜,安得春光镇长好。
回看九陌游冶儿,锦鞍白马轻罗衣。少年只谓长如此,不问春归春不归。
似我浮云万里随,玉关重止喜齐眉。贤愚未必钟情异,贵贱端看守分宜。
夜雨酣呤新得句,秋风珍惜旧题诗。莫言官与民相隔,君实犹教妇女知。
驰道香莎剪翠茵,金鞭闲飏落花尘。温泉树晚歌钟起,人识开元富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