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诗均以乌鹊自比。这组诗写的坚定、明快;第一首诗通过描写北山张网捕南山之乌,来说明康王欲拆散夫妻是白费力气。第二首通过描写乌鹊不和凤凰一同飞翔栖息,来比喻自己虽然贫贱,但绝不爱有权有势的宋王。诗中比兴得体,抒写了作者忠于爱情,不贪富贵,不畏权势的坚贞情操。
第一首,以传统起兴手法开篇:“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但兴中又含比。南北二山,相互对立,毫无关涉,喻示何氏与宋王乃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虽毫无关系,捕鸟之人又偏要在北山张开罗网,去捕那南山之鸟,这分明是毫无道理之举动。同时也表明这是南辕北辙的作法,“乌”是何氏自喻,“罗”喻康王的阴谋,暗示宋王想强占何氏,逼她就范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南山的“乌自高飞”,北方的“罗当奈何”。罗网虽有,但对那不贪恋富贵、坚贞不屈的女子来说,也就形同虚设。这里是在嘲笑,在追求自由爱情的女子面前,权势与荣华都变得苍白无力。何氏最后以死明志,使宋王的计谋完全落空。
第二首也是用比兴手法来写自己坚贞的情怀。“乌鹊双飞,不乐风凰。”乌鹊与凤凰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立。乌鹊是一种平凡的鸟儿,凤凰则是高贵的鸟中之王。但乌鹊虽然平凡普通,但却双飞双宿,情深意笃。而有此真挚的爱情,他们已心满意足,谁也不愿去与凤凰同居一处。这就是何氏这一普通女子的爱情观。因此,她明白她告诉暴君:“妾是庶人,不乐宋王。”我是平民百姓,自愿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愿意来侍侯你这无道的宋王。这种不慕荣华、不畏权势的气骨,表明了她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忠贞。
这两首诗妙在质直。它们都用比兴手法,直接了当地表明劳动人民的爱与憎。第一首侧重于嘲笑暴君的痴心妄想,第二首侧重于表明自己追求淳朴爱情的心迹,但都十分鲜明地塑造了一位忠于爱情、蔑视权贵、勇于反抗的女子形象。
这两首诗共八句,前六句是比兴,后两句是“赋”,直抒胸臆。前后相贯通,兼有婉约、刚正之美,意象清新,音韵谐和,含蓄隽永,感情色彩鲜明。
相传战国初期,宋康王偃是个荒淫残暴的君主,他贪杯好色,群臣中有敢于劝谏的,他就将其射死。当时,他有个舍人(官名)叫韩凭,韩妻何氏非常美丽,康王就起强占之心。他逮捕了韩凭,命人筑一青陵之台,将何氏夺来关在上面。何氏便作了这两首《乌鹊歌》以表明自己的心志,随即自缢而死。
方丈仙人定好奇,行吟合璧作琼蕤。兔园且就如今赋,凤沼重看异日诗。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
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
幽人肥遁厌烦哗。云水生涯。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
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
穷山避乱敞军门,威望遥遥万马屯。不战岂能收杀运,无功先已负君恩。
祇闻怨毒归诸将,可有心肝奉至尊。一样沙场征戍死,模糊敢信是忠魂。
青山长许白云遮,林霭多端拥石霞。晓山素面朝天出,暮山微黛使人誇。
朝暮看山山不厌,山容山意为我赊。混沌胸前时凿窍,虚空眼际日生花。
独秀峰头烟抱玉,七星岩顶月飞华。虞山遥对湘山竹,漓水微同汨水沙。
幽人占尽看山眼,山不远人人自遐。愿作山泉通落涧,愿随涧水入天涯。
岭梅开遍催秾李,篱菊飘馀压露葭。相思江畔几回立,银河阻绝断星槎。
惟有寒山朝暮色,飞光滴艳满清洼。此日看山兼忆水,使予愁绪益参差。
茜罗轻裹玉肌寒,吹尽南风露未乾。一寸丹心无与寄,为凭图画入长安。
黯黯度寒云,皎皎淡明月。贞心无改移,明月有圆缺。
庭外秋风一夜生,因君归去不胜情。故园松菊犹存否,鸿雁来时好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