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这是台州(今浙江临海)、温州、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农民大起义时写在旗子上的歌谣,故称树旗谣。
元朝统一江南之后,对江南地区的汉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据《元史》记载,当时带兵南下的军官“皆世守不易,故多与富民树党,因夺民田宅、居室”。这些北方来的蒙古贵族统治者与当地的豪绅富户互相勾结,欺压百姓,人民的生活之困苦就不难想象了。而“天高皇帝远”,寄托着人民诸多希望的皇帝高高在上,仿佛不可企及,唯任那些官僚机构日益膨胀,“民少相公多”,贪官污吏四处繁衍。悲苦无告的人民受尽这些官僚地主的剥削压迫,他们只好起来造反了。
正如这首歌谣所唱的: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受尽苦难的民众再也无法忍受非人的生活,群起而反抗。自古以来官逼民反,势所必然。 于是在元末,浙江东部一带的农民,纷纷举起义旗,进行反抗。接着,江淮流域的农民也起来响应,并影响到红巾大起义。明代黄溥《闲中今古录》对这段历史有所记述: “元到末年,数当乱,任非其人,酷刑横敛。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云云。由是谋反者各起。黄岩方谷珍因而肇乱江淮,红巾遍四方矣。”
这首写在起义旗帜上的歌谣正是揭示了劳动大众当时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起而反抗的原因。于此我们今天仿佛还能看到当时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斗争浪潮席卷着大江南北,强烈摇撼着危机四伏的元朝政权。 这首歌谣虽只短短四句,却能抓住主要的方面,揭示出在那种环境逼迫之下人民不得不反的历史现实。四句之中,前三句展示了当时严峻残酷的环境。相公,指官吏。后一句则逼出处于这种环境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诸多的原因导致最终“不反待如何”的后果。而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前三句是铺垫,最后一句收束,因而具有言简意赅、调促情切的感人效果。
治郡愧坐啸,归田服躬耕。始觉少年误,浪作万里行。
书传极古汲,词艺争先鸣。岂知老欲死,一事终无成。
之子初游远,物务思经营。北望中原阔,东视长江倾。
金陵冠盖地,岂无倒屣迎。心赏少不至,谨无负平生。
琼楼十二无消息。返魂难觅鸿都术。一卷箧中诗。心情只自知。
十年馀涕泪。忽忽成憔悴。依旧月光寒。谁教特地圆。
昔闻轩辕纪官以云名,今见钱塘云卿之弟兄。弟留江南兄在北,两地共坐塞坛青。
先生岂是悠悠者,气高不肯居人下。黄河倒卷上青又,开口何曾让班马。
平生交义重如山,汪意倾情不作难。男子当图匡济事,人生岂叹别离间。
屈捐九年何草草,杏花坛上青春好。诸生队队占笼头,多士翩翩腾鹄表。
先生与予交有道,每一相逢即倾倒。负郭宁无二顷田,恨身不向盥官老。
云大子,听戎歌。买臣富贵年己过,功名到手苦蹉跎。
洪濛开天圣人作,神龙出河柝出洛。先生奇才玉在璞,愿如阳城登太学。
天江水落秋冥?,送者既醉行者醒。请从天上看除目,白雁前头须寄声。
文正千年士,精忠凛不亡。勋名山岳重,翰墨日星光。
乔木参天古,幽兰叠砌芳。我来拜祠下,端欲濯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