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东风吹来了美好之气,水与树木荣耀着春天的光辉。
太阳照耀着绿草,花儿在枝头散落飘飞。
孤云在日暮时还回空山,众鸟也各自还巢而归。
这些物体都有所寄托,我的残生却孤独无依。
对着这映在石上的月光,无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长歌沉醉。
现在惟有对着面前的这壶酒,淡然万事而落得孤闲。
倚着高松且将弦琴横放,把着酒杯伫望着远山。
飞鸟在长空中飞尽,孤云在落日中回还。
只是悲伤我老衰如同这光景已晚,转眼间已成了凋悴的容颜。
这两首诗抒写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的孤独之意。
第一首诗前四句写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爱惜,也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慨。东风吹来美好之气遍于天地之间,树木在春光中欣欣向荣。灿烂的阳光照耀得芳草遍地生绿。但到了暮春之时,花朵散落飞扬,因此感叹自然规律的不可转移。后六句从日暮时孤云众鸟各有所归,想到自然中的万物皆有所托,而自己却漂泊无依。因此举杯对着石上之月,邀之共饮,以达长醉歌春日之芳菲。情调既是感伤,也是豁达。
第二首诗开头说自己原有隐居之意,想象自己对着一壶酒,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接着具体描绘隐居的生活图景:“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这几句满含出世之意,甚似王维的诗境。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叹,隐含了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情。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贫病来投当涂令李阳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转,起居有能,但终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这组诗即创作于此时。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似中晚年之作。安注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谓:‘似本年闲居安陆时作。’恐非。”
历年有攸归,脩短良亦异。天乎不祚梁,斯人乃即世。
于皇元良资,盛德真岂弟。高文贯百家,妙学穷六艺。
悠悠悲徂年,凛凛尚生气。伟哉千载人,享此百世祀。
金朱焕灵宫,奔走恭祀事。遐瞻俨森寒,神雨倏复至。
伛偻奠椒浆,悲风肃兰佩。想像折芳馨,兹焉独长喟。
假道庐陵郡,薄游青原山。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
三泉湛寒玉,洗我襟抱烦。况与二三子,杖屦同跻攀。
笑观颜黄碑,笔势惊飞骞。昔也有高士,妙指穷玄关。
心花五叶开,法炬千灯传。当时寻思人,一见心不澜。
至今三百载,水碧山苍然。嗟我爱山水,所至必纵观。
聊于戎马际,偷此半日闲。适野慕裨谌,命驾睎谢安。
规模寂寞滨,折冲谈笑閒。矧兹湖湘盗,钩锄本元元。
弄兵潢池中,岂足劳戈鋋。愿宣天子德,往使疲瘵欢。
龚遂理渤海,营平破先零。威灵及襄汉,恢复从荆蛮。
国恩粗可报,乞身返田园。持此问祖师,神交当解颜。
南国有佳人,皎皎怀芬芳。被服纨与绮,五色何煌煌。
容仪希世有,音响流四方。我怀往从□,晨征越河梁。
喜遇诚独难,欢爱两相当。愿得常携手,终岁不相忘。
寻芳倦也携船,还到画中祠宇。雾阁烟屏,合付华山神女。
入门两树银龙活,鳞甲尚合残雨。向回廊、细绕疏篁丛蝶,尽成幽趣。
指山光、水帘漪半卷,叶叶新荷堪数。一榻茶烟,静对落花无语。
十年未破闲烦恼,难定东风飞絮。愿蒲团、借我焚香听法,镜尘休污。
祝融南来司火令,大地郁蒸如坐甑。蓬莱宫中夏日长,南薰有歌思解愠。
尚方新造宫扇成,削玉裁云形制精。内侍传宣赐卿士,一挥顿觉炎尘清。
鲁公诗句平生志,愿与君王除酷吏。安得牧守皆循良,远播仁风慰黎庶。
草美秋先腯,沙平夜不藏。解绦文豹健,脔炙宰夫忙。
有肉须供世,无魂亦似獐。少年非好杀,假尔试穿杨。
侯治吾封好,奎文满璧宫。台州先正事,左氏古陈风。
比屋冠裳雅,盈门桃李红。诗书敦上国,端养豫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