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遇

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岳阳我恭敬地辞别了当地的主人,扬帆开船,乘驾波涛顺湘江南下。

春水涨满了南国,在阳光的高照下,湘江两岸崖壁赤红,山河显得绮丽。

船夫废寝忘食辛苦行舟,然而那回旋风掀起恶浪,不时地与船夫竞控船桨。

这次行船颇不顺利,特意多谢船老大及船夫一路辛苦了。

在途中我见到山间有一位采蕨菜的妇女,为向官府交纳税赋而到市上出卖蕨菜。

她的丈夫被各种劳役折磨而死,日暮时回到空荡荡的荒村中看到四壁皆空她号啕大哭。

所听到和看见的情况大致相同,官府的侵夺剥削已经到锥刀之末。

况且那班显贵的官员多么残暴,无仁厚之德,看待你们这些老百姓如杂生的野草。

收取钱税的门路真是多种多样,挣扎于死亡祸乱中众多的黎民百姓哀号声一片。

怎奈那些奸猾的小吏们,肆意掠夺老百姓的财物,造成老百姓在外逃亡。

自己庆幸还能顺从我生存的道理,尽管花开天暖,我甘愿穿着这破旧的绵袍。

注释

磐(pán):一种屈形的玉或石作的乐器。磐折:形容作揖时弯腰的样子,这里有恭敬意。主人:指接待宾客的人。

开帆:犹开船。驾:犹乘。

春水:春天的江河之水。满:指涨满。南国:泛指我国南方。

朱崖:即丹崖,赤崖,红色的山崖,绮丽的岩壁。云日:本指云和日,有时亦偏指日光,有时亦偏指太阳。

舟子:船夫。废寝食:即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常形容专心致志。

飘风:旋风,暴风。争:争夺。操:操纵。

行:(车船)行驶。匪:通“非”。不,不是。 利涉:顺利渡河。

尔:谓船夫。从者:随从人员。亦指仆从,帮忙的。劳:操劳。

石间:山间。石,犹山。采蕨(jué)女:采蕨菜的妇女

鬻(yù)市:上市买卖。输:交纳。官曹:官吏的办事机关;官吏的办事处所。

百役:各种战役,亦指各种劳役。

号:哭,大声哭。

闻见:听到和看见。事:事情,情况。略同:大致相同。

刻剥:侵夺剥削。及:至,到。锥刀:特指微利。

贵人:显贵的人。岂:副词。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相当于“况且”。

莠蒿(hāo):两种杂生的野草,这里指微贱。莠,田间常见的杂草,生禾粟下,似禾非禾,秀而不实。因其穗形像狗尾巴,故俗称狗尾巴草。蒿,即蒿草。

索钱:收取钱税。索,索取,讨取。 门户:途径,门径。

丧乱:死亡祸乱。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纷:众多。嗷嗷:哀鸣声,哀号声。

奈何:无奈,怎奈。黠(xiá)吏:奸猾之吏。黠:狡猾。黠吏徒,指奸猾的小吏们。

渔夺:侵占,掠夺。渔,掠夺、骗取。逋(bū)逃:本指逃亡的罪人,诗中指逃亡在外的贫穷人。逋,逃窜,逃亡。

自喜:自己庆幸。遂:如愿,顺从。生理:生存的道理。

花时:指作者作此诗时为春暖花开之时。甘:情愿,乐意。缊(yùn)袍:以乱麻为絮的棉袍。古为贫者所服。缊,乱麻或新旧混合的绵絮,乱絮。

赏析

  一至八句述舟行风涛之险.杜甫在岳阳受到当地朋友热情款待,在一个春水泛滥红日高照的时刻,躬腰告辞主人,乘着帆船,沿湘江南行。从岳阳到长沙是逆水行舟,朱崖澄澈,江涛汹涌,又遇恶风,可以想见,舟行极不顺利。诗人没有用夸张手法正面描写,“舟楫风涛之险”,却着力描写船夫、仆役废寝忘餐地与风浪搏斗,战胜艰险的经过。

  九至二十句描写沿途所见官府横征暴敛迫使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浦起龙说:“中十二句,从‘采蕨’寡妇触发出来,随以‘闻见略同’句,推广畅论,极淋漓恺恻之致。”作者见到沿江山石间采蕨的妇女,因无钱缴纳苛捐杂税,只得把采来的野菜送到市场出售,用卖得的钱向官府交税。而她的丈夫此时已被繁重徭役折磨致死,她疲惫不堪,回到人烟稀少的村子,触景生情,号啕不止。诗人由亲眼见到令人摧肝折胆的悲惨景象,而联想平日听见与此大略相同的事例,同情之心由然生起。很显然,出现在诗人笔下的是具普遍意义的典型。 “贵人”们视人民如“莠蒿”,他们残酷剥削人民,不放过“锥刀之末”的微利。他们和爪牙“黠吏徒”巧立名目,勒索,掠夺百姓财物,造成千家逃亡,嗷嗷告谁。他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表现了热爱人民的精神。

  最后两句带有总结性质。诗人说,此次乘舟远涉,历尽风涛之险,固然劳苦极了,但同繁重徭役赋税压迫下的人民相比,自己总还能生活下去。尽管暮春三月百花盛开的时节还穿着旧棉袄,但也感到心“甘”情愿。这当然是诗人无可奈何聊以自慰的话。一个曾经在朝廷任职的大诗人,在春暖花开季节尚无春衣更换,那么广大穷苦百姓当时生活的困苦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也反映了杜甫把个人生活置之度外,始终关心着广大人民的痛苦的博大胸怀。

  此诗是杜甫晚年之作,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精神不减当年,对黑暗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依旧放射出现实主义的光芒。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杜甫在由岳阳去往长沙的途中所作。安史乱后,为了弥补国用不足,同时也对兼并加以抑制,代宗不得不改租庸调之法为以亩定税,分夏秋两季完纳。然终因政治腐败,层层盘剥,人民不堪其苦。诗人舟行于湘江上,看到岸上有民女采摘蕨菜卖钱纳税,心怀抑郁,虽欲自遣,事不可泯,因而赋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闲花旧识犹含笑,
怪石无情更不言。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旧径已知无孟竹,
前溪应不浸荀星。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
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
涧松咽风绪,岩花濯露文。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
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

修竹林林贯四时,厖眉扶杖到期颐。子孙长忆当年事,留取轩楹客赋诗。

老境已駸駸,功名负壮心。
昏眸云雾隔,短鬓雪霜侵。
身为贫长客,诗因病懒吟。
春山归未得,门径藓花深。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人理有太合,太合及兹辰。束楚当星户,虹梁就鸟津。

彼其行结悦,予亦御周轮。从云来粲者,卺醴合良人。

永始承遥绪,昌图启后珍。?嘅山河誓,与子并千春。

邮筒寄后忆诗人,落落英才迥出群。试问槐花忙几举,可怜桂子落谁坟。

浮沈且与陪中立,喜愠何尝见子文。倾破葵心望天表,龙庭不日会风云。

寺通野阜转清幽,压户藤梢带叶抽。最好江洲浮远绿,孤悬塔影漾中流。

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天上广寒宫阙近,金晃朗,翠**。谁家花外酒旗高。故相招。尽飘摇。我正悠然,云水永今朝。休道斜街风物好,才去此,便尘嚣。

风雨虽如晦,鸡鸣不废晨。窗明惊次第,吾卧特逡巡。

泣豆因煮豆,柏人何迫人。为家疑宿业,旧学似前身。

人生须饱腹,农事其本根。安坐而取食,愧耻何可言。

我曹蒙祖泽,以有此田园。儒衣吓乡里,道义未能敦。

秋成属登稼,耞板响朝昏。间携小儿子,观获前山村。

割把汗流体,打取兼劳烦。岂敢惜艰苦,颗粒天地恩。

儿曹嗜果饵,且饭意不存。那知养命主,农夫尔宜尊。

古人出躬耕,立功弥乾坤。游闲了一生,不如犬与豚。

高楼凤去琐寒烟,风物江都已惘然。胡地夜笳惊戍马,汉宫春色怨啼鹃。

乌丝老去毡房冷,黄鹄歌残毳幕前。生入玉门犹腐骨,不知青冢草芊芊。

欲赋《高轩过》,门前到者稀。杨花冲幕入,犹落故人衣。

大路回且长,昆仑杳殊域。重华不可作,帝望何由塞。

世变纷相乘,民劳日以亟。积霖生涂潦,真宰久旷职。

饥溺如当平,敢云一士力。其咨呼仁人,孰是益与稷。

邈彼孙登游,高踪众莫识。苍蝇闻凤哕,大笑乃滋惑。

流俗好危言,细儒工外饰。遵时在明哲,抱道惟守嘿。

芝草歌汉恩,蕨薇荷周德。赠予惟此语,三叹奉嘉则。

落叶惊秋至,空庭大火流。雁来天外信,客老异乡秋。

玉笛他时恨,芙蓉此日愁。永怀江路渺,回首仲宣楼。

通灵骨相半衰翁,休怅繁华似转蓬。香粉生涯归净界,绿房辛苦到秋风。

前缘或者如来座,独立依然君子风。且共种花人徙倚,衔杯珍重郑家筒。

一从天谴红尘谪,阎浮那曾清净。秽迹难持,污流似海,郁尽兰心蕙性。

中宵自省,祗明月青松,万山深径。独抱瑶琴,今夜弹与鬼神听。

前身依约记取,向琼楼玉宇,丹灶金鼎。露下铢衣,霜凝佩璲,鹤背泠泠风冷。

离尘要猛,待觅个幽栖,共君觞咏。指日秋来,快乘烟外艇。

江城腊月雪花白,层冰峨峨照大泽。北风夜卷鸿雁号,念子犹为倦游客。

君家正对天目山,江涛日夜鸣潺湲。翻然仗剑游淮泗,中都旧是兴王地。

百战关河骨已枯,英雄割据何代无?昔人事业随流水,高歌击筑浮云徂。

吴子生平重然诺,百年意气真堪托。肘后常悬数石弓,腰间屡吼千金锷。

酒酣耳热兴飞扬,新诗往往凌寥廓。目下坎壈何足悲,人生富贵安可知?

乌啼哑哑鼓声曙,明朝匹马下邳去。

千仞峰头一凤翱,昌黎风裁冠诸曹。佛经忍乱垂裳治,宫市何辞缀简□。

□□□散斗星高,祇今遗有甘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