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花儿在寒冷中还没有开放,鸟儿也没力气的叫着,我骑马随意而行游玩到了太阳西落。

哪里还不是春天,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魏王堤的柳丝垂的很长。

注释

魏王堤(dī):洛水流入洛阳城,溢而成池。贞观中以赐魏王李泰。池有堤以隔洛水,名魏王堤。

慵(yōng):懒,没气力。

信马;骑马随意而行。

柳条无力:形容柳丝下垂很长。

赏析

  诗的起始两句:“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写冬去春来,但仍春寒料峭,那种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远未出现。看不到一点可以驻足观赏的春天景象,诗人也只好在长堤上信马闲行,颇为无奈地消磨时光。但春天

  《魏王堤》诗意图 不可能没有一点踪影,细心而敏感的诗人突然发现了春已到来的迹象,那就是长堤两旁的弱柳,已嫩枝轻拂,给人间带来了一丝春意。

  从全篇诗意来看,这首小诗可以说是一首寻春、觅春诗;在春天来临之前,诗人已动春思,来到魏王堤觅春、寻春。这时虽仍然寒锁大地,不见花影,未闻鸟声,但从已变得柔嫩的柳枝上,看到了春的踪影。诗中用“懒发”、“慵啼”来形容花、鸟,以“无力”描写柳条,都给人一种娇不胜寒的感觉,但春既已萌动,毕竟是锁不住的,“何处未春先有思?”“先有思”,就是说,春天已在不易察觉中迈出了她的脚步,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凭着诗人的敏感,在本无春景可写的记游中,却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意。“诗以奇趣为宗”(东坡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引),实际也未必尽然。白居易诗惯以平淡语写日常平淡事,但凭着诗人的情怀和敏感,写得别有意趣,令人喜读,这首小诗正是一例。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年)春,此时诗人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作者在魏王堤春游时,见到洛阳城郊的冬末景色后写下了这首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指麾能事回天地,
训练强兵动鬼神。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燄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岩居便独行。志业尝探绝编义,
风尘虚作弃繻生。岁储应叹山田薄,里社时逢野酝清。
惆怅中年群从少,相看欲别倍关情。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万事浮云卷。猛回头、盲风噩浪,尽情麾遣。烽鼓舳舻江海泪,袖手棋枰恒泫。

忧国鬓、烽成霜茧。与我命,同磨蝎住,薄湘潭、憺耳遭谗浅。

长信簟,怯秋展。

谢公丘壑风流显。自登梯、看山读书,笑题楼扁。有客到门频信宿,迎惯东桥园犬。

公健在、吾官甘免。闲日君王亲赐予,拜青鞋、布袜新恩典。

檐雨烛、对床剪。

赐得龙田不种花,自携瑶水灌烟霞。谁将玉树双枝换,只得春前一寸芽。

浮游南北与西束,不出区区斗水中。何似巨鳞居大海,波涵天地浪摇风。

从来吾道本虚公,雒蜀何因有异同。端礼门前书姓氏,原来都在党碑中。

空水潮色净,澹然湖上心。舳舻轻且进,汀洲如可寻。
秋风洄溯险,落日波涛深。寂寞武陵去,中流方至今。

鸣驺杂遝款庭中,宴罢扶携看醉翁。禁钥锁深秋院月,天香吹湿露华风。

终宵倚树怜吴质,何处登楼觅庾公。挹取清光照方寸,此时分散莫匆匆。

逝川无力可能攀,又送先生葬碧山。化鹤不归华表上,鸣鸡倘在白云间。

空歌楚水巫阳些,不见蓬洲使福还。毕竟修文阴有待,玉楼何许泪潸潸?

芳塘水满绿杨风。台殿隐朦胧。几度春来幽径,马蹄踏碎残红。寂寥广坐,尘埃漠漠,客散堂空。讲石雨苔侵遍,九原谁起生公。

高树疏阴送晚晖,桑榆路近鹤先归。披襟偏爱秋风爽,碧叶满山云乱飞。

休把诗来只管催,也曾对菊赋归来。闲云自笑出山去,未雨如何便得回。

将才本天授,生为梁栋资。次亦历兵间,深识行阵机。

自从三季来,世降风逾漓。杀机迭相胜,权谋日以滋。

苟未历锋镝,乌能工指麾。识途有老马,卒伍咸可师。

古今兵家言,方策犹昭垂。胸中罗武库,幻出风云奇。

绝学非师授,抵掌承平时。父书纵能读,勿为赵母悲。

君卒逾年我未知,渡江犹寄赠君诗。梦乖元伯真惭负,书达刘侯已悔迟。

伊洛渊源周士贵,国朝文献《汉宫仪》。一编曾为《商遗集》,他日订吾更倚谁。

良宵秋半,好早邀,皓魄湘帘捲起。清供小陈金粟下,香爇博山炉里。

谙性妇新,慰情女弱。拜罢眉生喜。冷辉贪玩,不知莲漏馀几。

遥想对景思家,露庭立处,有客雕栏倚。那及臂寒鬟湿者,犹有娇雏解意。

蟾彩流笺,兔华绕管,且共幽怀寄。酹他月姊,兴来倾盏重洗。

腰金上太行,贼眼尽惊慞。
不因遭毒手,谁肯夜烧香。

满袖炉香拜玉除,日华长捧五云居。曾依阿阁惭凡鸟,未浥洪波感涸鱼。

魏阙觚棱空有梦,远方端绮久无书。液池多少垂垂柳,换叶移根总不如。

举家并泛驾扁舟,万舸邻同一样愁。满目烽烟和夕照,去留难决叹鸥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