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歌

先秦·佚名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注释

弹歌(dàn 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宍(ròu ):“肉”的古字。

赏析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加深对上古歌谣的认识和了解。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制作工具共分两步。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由这两个字指引,读者仿佛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写打猎。

  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至于泥弹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弹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宍”,为古“肉”字,指代飞禽走兽。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容量很大,对狩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当然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且容易唤起人们对“断”、“续”、“飞”、“逐”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韵字“竹”、“竹”、“宍”,以入声“-K”收韵,更增加了诗句的凝重感,令人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颇不轻松的劳动场面。

  猜你喜欢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閒对茶经忆古人。
广文负才名,闭户从莫干。
长安不肯近,讵肯卑小官。
爨无欲清人,日昃未及餐。
借书纷满席,不顾坐客寒。
欺人抱长饥,我辈亦厚颜。
可当置君侧,用表贤士关。
羽化自仙骨,延年资养生。 ——皎然
金经启灵秘,玉液流至精。 ——潘述
八石思共炼,九丹知可成。 ——汤衡
吾心苟无妄,神理期合并。 ——皎然
封灶用六一,置门考休京。 ——潘述
浮光含日彩,圆质焕云英。 ——汤衡
持此保寿命,服之颐性情。 ——皎然
跂予望仙侣,高咏升天行。 ——潘述
鹤驾方可致,霓裳定将迎。 ——汤衡
不因五色药,安著七真名。 ——皎然
挥妙在微密,全功知感诚。 ——潘述
与君弃城市,携手游蓬瀛。 ——汤衡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僧朝五台去,毛孔皆文殊。及乎五台返,文殊为有无。

清凉即烦恼,欲界是仙都。吾爱仰山弟,从他来意孤。

春工试手雨初晴,遥见莓莓曲埭青。间道东陂新涨好,来将衰发照星星。

两篇藻思敌青春,开拨尘昏向此身。道旧悠悠言易感,论心炯炯谊还亲。

光阴似毂悠难转,事物如环且谩循。白雪调高知寡和,强歌徒愧郢中人。

沉檀香植在天涯,贱等荆衡水面槎。
何必为槽饲鸡犬,不如煨烬向豪家。

韦平传庆裔,方召起隆名。塞上天声远,帷中庙算精。

众期调玉铉,时忽丧金城。朝野悲何甚,邦家重老成。

城西有寺忽如林,伏地卬霄苔藓侵。古人题字看欲遍,今我杖藜来相寻。

潜蛟在壑不多见,飞鸟过岩时一吟。斫破荒祠山鬼怪,祇饶游览重千金。

白首殊方客,奔驰戎马间。时危忧母老,岁晚寄书还。

冻雪连荒野,寒云出乱山。苍茫西日外,痛哭倚柴关。

新元六日三陪宴,黼扆前头御榻横。
紫袖旁阑宣乐节,金貂当殿赐杯行。
四夷来致三呼祝,万舞驭同九奏声。
谬忝词臣无补报,丰年惟愿稼如京。
日出天气清,山中怅幽独。
登高一眺望,风物凄以肃。
流水映郊扉,炊烟散林屋。
秋原一何旷,薄阴翳丛竹。
时闻鸟雀喧,因念禾黍熟。
悠悠沮溺心,千载犹在目。
飞鹭落凫渚,山花灿如绣。
爱闲人不来,柴门掩春昼。
蓬阁清虚称野情,华阳巾稳葛衣轻。
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
小桧影中铺砚席,矮槐阴下著茶铛。
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

缠绵雨,秋思上眉梢。裙系疏罗拖凤尾,书摊生纸涩羊毫。

旧稿懒新钞。

参禅人,多逐妄,不用起模仍画样。春风吹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

晨窗染烟岚,夕枕响风涧。客心在山川,剧若遗刍拳。

山山识之遍,坐阅云气幻。大云腾駃騠,小云舞鹅雁。

连云一匹帛,离云双角丱。亦雨而亦晴,悠悠七朝晏。

山下有舠子,生计恃罩汕。何当从汝曹,如许一舟办。

芳草去天涯,高楼更回盼。

我家江渎池边水,每爱名从北宋传。却怪放翁当日句,满街丹荔不论钱。

连山望不极,况复楚云长。
万树含春色,孤村带夕阳。
解鞍当古戍,投袂及空堂。
去国日方远,怀君意敢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