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歌

先秦·佚名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注释

弹歌(dàn 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宍(ròu ):“肉”的古字。

赏析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加深对上古歌谣的认识和了解。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制作工具共分两步。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由这两个字指引,读者仿佛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写打猎。

  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至于泥弹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弹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宍”,为古“肉”字,指代飞禽走兽。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容量很大,对狩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当然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且容易唤起人们对“断”、“续”、“飞”、“逐”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韵字“竹”、“竹”、“宍”,以入声“-K”收韵,更增加了诗句的凝重感,令人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颇不轻松的劳动场面。

  猜你喜欢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人从福州来,接得江西信。
报道雪峰木扑,辊入育王鳗井。
怒浪翻空,鱼龙乞命。
秋风吹落惺惺石上,惊触主人翁酣睡醒。
掀眉一笑千峰静。
满坡翠竹閒梅花,梅竹中閒住几家。
本为牛羊安著脚,近来狼虎肆磨牙。
青山绿水成烹鼎,白纸乌薪等撒沙。
邂逅老农聊慰劳,且随时刻做生涯。
岩霏逗绿。又凉入小山,千树幽馥。仙影悬霜粲夜,楚宫六六。明霞洞窅珊瑚冷,对清商、吟思堪掬。麝痕微沁,蜂黄浅约,数枝秋足。别有雕阑翠屋。任满帽珠尘,拼醉香玉。瘦倚西风,谁见露侵肌粟。好秋能几花前笑,绕凉云、重唤银烛。宝瓶空晓,珍丛怨月,梦回金谷。
嫖姚何日破重围,秋草深来战马肥。已有孔明传将略,
更闻王导得神机。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鸢饱不飞。
何事小臣偏注目,帝乡遥羡白云归。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白田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
讼息但长啸,宾来或解颐。
青橙拂户牖,白水流园池。
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万里移春海亦香。五云扶舰渡花王。从教綵笔费平章。

萼绿华尤标俊赏,藐姑射不竞浓妆。遍翻芳谱只寻常。

不辨翠微色,秋山红叶重。褰裳随去鸟,拄杖倚孤松。

人卧半床月,风传万岭钟。晓攀天际阁,目断白云峰。

季夏盛炎节,多雨变凉候。繁柯滞层阴,衣夹卫形瘦。

隔岁南朝寺,竹林敝晴昼。虚窗度涧羽,元偈咨神秀。

别来运忽周,念注迹如觏。石上闲清飔,烟中翳遥岫。

远怀清净子,篱扉复谁扣。

降鹤池前回步辇,栖鸾树杪出行宫。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
轻舟漫趁落潮东,为吊孤坟半亩中。
荒草断边人种麦,浮图高处鸟呼风。
生多寄迹眠僧院,死合招魂傍梵宫。
一束生刍一杯酒,几人曾酹若敖翁。

客氏拜,拜阿谁。东厂义儿,时乃义儿母,何拜为。

仙子凌波去,天风生暮寒。片云留太古,孤月在层峦。

幡影石坛静,涛声大泽宽。不知前路近,五老隔江看。

斑斑罗袖湿啼痕,深恨无香使返魂。
豆蔻花存人不见,一帘明月伴黄昏。

北固金陵指掌看,吴山遥接楚云端。大江潮落孤帆急,幕府秋深万马寒。

南国文章收杞梓,美人《骚》怨问椒兰。何当重献《明光赋》,回首觚棱夜倚阑。

香雪消残烟草平,鹭行桥畔鹁鸪鸣。小轩易地听春雨,寒瘦一枝墙角横。

别久重逢问濯缨,尊前相对夜灯明。异乡骨肉堪流涕,故国交游半死生。

富贵谁无桑梓念,江湖久负鹭鸥盟。何时粗了乾坤债,归去青山学耦耕。

冶春怕唱恼春词,憔悴新来病不支。除却狂歌兼痛饮,何曾开展一丝眉。

秋容淡薄晚烟孤,千里谁开水墨图。欲借扁舟乘兴去,卧看月影弄风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