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兵的战尘污染l了长安的宫殿,圣上西巡来到了蜀道。
高耸的剑门高达五千余尺,石壁像楼阁一样昂首九天。
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南京:指成都。至德二载(757年),以蜀郡(治成都)为南京。
建章台:汉代长安宫有建章宫,宫中有建章台。此代指唐代宫苑。
本诗是写上皇西巡绿由和剑阁天险。
安史叛军威胁都城长安,故有圣主西巡蜀道之事、“轻拂”,表明诗人态度,对圣主玄宗弃京西巡不以为然。
剑门,“《旧唐书》:剑州剑门县界大剑山,即梁山也,其北三十里有小剑山。大剑山有阁道三十里《一统志》:大剑山,在保宁府剑州北二十五里,蜀所恃为外门户。其山悄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壁,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剑门高耸,崖石嶙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一入剑门安全可保。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此组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中唐朝收复长安后的至德二载(757年)岁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西幸,是谓西巡。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757年)十月,肃宗还长安,遣使迎玄宗。十二月丁未,玄宗还长安,戊午,以蜀都(成都)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长安)为中京。此时李白在寻阳被判为长流夜郎徒刑,他忍着悲痛写下这组诗。
秋云翳长空,微雨饯残暑。新凉入郊墟,中田熟禾黍。
秋虫自知时,入我床下语。西风几何时,秋意遽如许。
晓色催鸣鸡,孤砧急寒杵。游子未得归,留滞在江浦。
生理思田园,饥寒念儿女。持此两鬓霜,世路复焉取。
起视夜何其,江月方欲吐。便当随孤鸿,云霄肃双羽。
感人惟杨柳,飞花皎如雪。如雪岂不芳,所忧本根绝。
昔我与亲辞,五岳将寻师。乃觏姑射人,赠我青莲枝。
青莲合为丹,能生明月姿。岂敢自恰悦,万里其持归。
丁庸收直马成群,清节谁如独立君。奕世高风谁得似,赐田堪自老耕耘。
立尽黄昏,任吹我、西风凄切。偏无奈、绮罗不胜,肌寒如铁。
别后閒情频入梦,枕前旧恨空啼血。向人前、岂是故相瞒,原难说。
灯黯黯,长欲灭。心耿耿,空悲咽。尽三更银漏,声声听彻。
雁帛鳞书难问取,冰弦玉管成虚设。到不如、醉里了生涯,拚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