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楼头望着残破的天地,忧国忧民一筹莫展竟使人焦虑得不断地在抽拔着头上的白玉簪。
想到君王乃是在这三极以北,而我却飘泊在五湖之南,难以报效国家。
依恋君主,思念之心极其苦切,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
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
空搔(sāo)首:一筹莫展,搔头也无法解决问题。
白玉簪(zān):戴朝冠时用来插定发、冠的器物。
皇舆(yú):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
三极北:东西南三极之北。地有四极,长安在北面,故称。
五湖:指洞庭、青草、具区、兆滆、彭蠡五个湖泊。五湖南,写自身所在,远离京都,难以报效国家。
恋阙(quē):心恋京都,即依恋君主。阙:皇宫门前两边供嘹望的楼,此指皇帝居处,借指朝廷。
劳肝肺:五内俱劳,形容思念之心极其苦切。
论:一作“抡”。愧杞楠:愧对栋梁之才。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才。
乱离:因动乱而飘泊。
终:终究。老:老死。湘潭:县名,属潭州,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今湖南省湘潭市。这里泛指湖南。
诗人登楼远望,联想到现实是“乾坤含疮痍”,而自己却是“无力整乾坤”,一筹莫展的诗人唯有“空搔首”。颔联写京城远在极北之地,自己却身在五湖的南面。颈联写诗人始终将救民于水火的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尾联直抒胸臆,写在动荡乱离中,诗人自己尚不能自救,更以何来报国,只怕会老死湖南,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取境阔大而描摩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全诗感情深婉悲切,是杜甫忧国忧民胸怀的真实反映。
首联以“天地”二字点题,登楼四望,俯仰苍茫,念天地之悠悠,伤祸乱之未已;虽济世有心,而回天无力;于是搔首踟蹰,凄怆感发。这就是此诗首联的意境。 “天地空搔首”句,笼罩全篇,有涵盖乾坤之势。冠以“天地”二字,喻搔首太息非为一己之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跟题“楼上”来,下着“空搔首”三字,上大下小,句法甚奇。立意既已高远,读来自觉苍茫浑厚。“空”,著此一字,体现了老杜空怀报国之志,沦弃草野,无可如何的心情。次句具体描绘搔首之状。古人束发戴簪。散发搔首,故抽簪。搔首本喻焦虑之状,频频抽簪,则更见焦虑之情切。在楼上俯仰天地,国家多难,竟一筹莫展,只有频抽簪搔头,而搔头无济于事,故说“空搔首”。语极淡而意愈悲。
颔联承接登楼而写远望之状:朝廷远在三极之北,而自身处于五湖之南,极力拉开两地距离。在于叹息个人于国事无补,明搔首之故。由此写出首联细节的情意内涵,领起三四联,是全诗关键。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论上中下三等“对子”时曾指出: “必具正反合之三阶段”,“词类声调”,“能相当对”,“有正又有反”,所表现之意义,复能互相贯通,因得综合组织,别产生一新意义”。“此新意义”,虽不“显著于字句之上,但确可以想象得之。所谓言外之意是也。”此即对子中“最上等者”。对了解杜律佳处,有启发帮助。皇舆对身事,三极对五湖,北对南,平仄两两相对,铢两悉称,词类声调皆适当。朝廷在三极之北,关山阻隔;自己在五湖之南,身世飘零。分开看,两句各具一意义,一正一反。合起来看,则新意义出。两句虽无一动词,而意义贯通,诗人系心君国,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之情毕现。 “皇舆”、 “身事”二语,包含了多少情事,虽不著于字句之上,但意在言外,可以想象得之。此联极尽对偶文字之能事。
颈联正面表述恋阙之情,申足颔联之意。“恋阙”句从自己角度说。古人以君代国,爱君即是爱国,爱国之情出于肺腑,忧思之极,五内俱焚,故曰“劳肝肺”。“论材”句从朝廷角度说。“杞橹”当此非常之际,朝廷需材,而己非栋梁之任,故曰“愧”。关心国家人民,至于长劳肺肝,而自愧无大才力,整顿乾坤。见得诗人把忧国忧民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此联由“皇舆”句领起。
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自己,自叹身世飘泊,预料将老死湘潭。是其登楼搔首的另一原因。处乱离之际,此身飘飘如天地一沙鸥,自救不暇,不能致君尧舜。只能终老于湘水之滨、潭州之地,赍长恨以没世了,感叹极深,一结苍凉。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出沉痛悲凉的离愁,身世之事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现于目前。
杜甫时常处在一种矛盾与无奈之中,天地之间疮痍满目,一向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杜甫却莫可奈何,从杜甫个人愿望来看,他希望天下太平,也希望自己能为救世救民尽绵薄之力,这正是杜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及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使然,可是杜甫漂泊天涯,生计都要依靠朋友,自顾尚且不暇,不能为国为民做什么。因此诗人常愁苦不已,往往频抽玉簪空搔首。皇舆三极北,指帝王、首都、心中的寄托在北方,身事五湖南,指自己却漂流南方,距离太遥远。心恋廷阙、国家、君主,故而肺肝劳伤,反观自身却愧无经世大才。因此矛盾而又无奈的杜甫,只有老死湘潭之地。
这首诗于唐代宗大历四、五年(公元769—760)漂泊长沙时所作。代宗永泰、大历(765—766)之际,安史之乱虽已平息,唐帝国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盛世。河北地区为安史余孽的蕃将集团所控制,成了国中之国。吐蕃仍占有河湟,威胁京师。唐朝腹地的东西川、荆南等地,诸将拥兵自重,时有争斗。杜甫虽是在野之身,无官守,无言责,面对这样的情势,忧国情殷,不能自已,时发于诗。杜甫于大历四年正月中旬自岳州南行,经青草湖,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投奔老友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刺史韦之晋,而到达衡州时韦之晋已改任潭州刺吏,于是又折回潭州。四月,韦之晋病没,四月初八夜,长沙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臧玢之乱”,杜甫连夜逃难,这年夏秋他又在湘潭度过,时年老多病,处境困难,登楼远望,有感于家国之忧,于是赋成了这首悲怆的《楼上》。
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
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终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
近闻西山西,深谷开平畴。茅茨十数家,清川可行舟。
风俗颇淳朴,旷土非难求。誓捐三径资,往遂一壑谋。
伐木南山巅,结庐北山头。耕田东溪岸,濯足西溪流。
朋来即共欢,客去成孤游。静有山水乐,而无身世忧。
著书俟来哲,补过希前脩。兹焉毕暮景,何必营菟裘。
往年见君黎州城,荒林明月尾虎行。凸杯百罚醁醽酒,么弦四犯玲珑声。
十六年来若反手,天涯白发递相惊。君今结舫渔矶宿,愁霖我住痴禅屋。
空江瑟瑟萦霜葭,湿磴层层阻云木。晴风何日飏茶烟,策杖相求慰幽独。
帅府潭潭堂壁上,白閒少我一松幛。寄将雪茧照眼光,笔未成挥意先放。
徂徕缩地落此间,古意萧森立青仗。清宵明月待开门,白日风云与摩荡。
将军仰面挥羽扇,思静神閒兀相向。老夫更活三百年,岁岁逢人问无恙。
骨节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随神仙去紫府,与我共结林壑盟。
宁甘饥渴守我分,饮啄肯与群鸡争。竹间花外每独步,风前月底时一鸣。
有时向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诗声。君不见弋媒徇食良可耻,卫国乘轩何足荣。
愿言与尔共卒岁,不必云霄驰远情。
房星委地生神□,众马不得相俦匹。千里风轻白玉蹄,平渊春浴丹砂质。
自从长养入天闲,振鬣常陪乘舆出。未知赴敌见戈矛,所惯承恩闻警跸。
嘶当落日近尊严,气抹长林动萧瑟。不惭刍豆饱微躯,尚觊朝家三品秩。
宣和殿里图书□,亲见圉人事爬栉。当时青海九万馀,未有一匹当宸笔。
临轩睥睨迥出群,落纸须臾?奔逸。内侍传宣赐近臣,再拜奎光欲腾室。
秋深沙苑多蒺藜,夜半河南吹觱栗。已诏民间置牧地,如此龙媒敢轻失。
青城道上尘眯人,六宫粉黛无精神。此时此马□□□,□□□□□不能。
追随天子向南去,哀哉委骨俱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