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张公多有飘逸之兴致,我们一起共泛舟于沔城边。

时值秋季夜空阴月朗照,比之武昌也毫不逊色。

座中诸君陶醉于清亮的光辉中,一意为欢为自古以来所无。

郎官喜爱这里的湖水,因此命名己郎官湖。

诸君风流倜傥一如当年,英名将与大别山同存。

注释

沔州:州治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郎官湖:原名南湖,在今汉阳城内东南隅,明正德以后渐涸。

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

张谓:字正言,河南人,唐代诗人,时任尚书郎。夏口:即鄂州,今湖北汉口。

牧:州刺史。宰:县令。杜公、王公名皆未详。

练:白色的熟绢。

酹:以酒泼地。

郑圃:指管城县之李氏坡。管城唐时属郑州,故称。

大别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沔州汉阳县:”鲁山,一名大别山,在县东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带汉水。“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东北汉江西岸。

张公:指李白友人张谓。

武昌都:三国吴帝孙权改鄂县(即今湖北省鄂城县)置武昌,迁都于此。故言武昌都。

此山:即大别山。诗人泛舟南湖可望见大别山。

赏析

  小序一百五十七字,诗五韵,共两百零七字。诗序互相补充,叙述简畅秀洁。开始,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中间,叙述为郎官湖命名的经过;最后以赞作结。

  此诗首二句“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说他有逸兴,是作者对朋友高度的肯定和赞美。这两句交代与朋友们游湖之事。“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先表现湖光山色不亚于武昌,再说明良辰美景,兴致颇好。“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说明为湖命名因由。据说沔州南湖自李白更名郎官湖后,声名大噪,直至明代前期,“官湖月夜”为著名的“汉阳十景”之一。“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是这首诗中比较令人心动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湖名垂史的愿望。写湖也是写人,显示了诗人自信和豁达。

  南湖是无名的小湖,地方不过一城之隅,没有雕砌的楼台,但有天生的水月。而此时此刻,凉秋午后,月光如练,水天一色。天月水月,与人相随,光彻明媚,可入怀抱。故人重逢,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今夕何夕。诗人不禁觉得这里的月色极其美妙,兴味无穷:”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虽在流放途中,兴致亦未稍减。

  可是,南湖年年秋月,多少贤豪身历佳景,只因湖小而无名,无所称道。而第一个爱上南湖的,是尚书郎张谓,此便超越了古人。此湖,就应叫”郎官湖“。无名即有名,而首先引为知言的,是文士辅翼、岑静,两个无名无位的小人物,正说明论是确论,笔是妙笔。

  全诗”文小指大“,赞颂的不移的友情,标举了自然的奇美,也是一曲无名者之歌。

创作背景

  根据诗前小序可知,《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秋,当时李白流放夜郎。乾元元年,在今湖北武汉停留时遇到了老朋友张谓。当时张谓以天子使臣的身份出临夏口,地方长官沔州刺史杜公、汉阳县令王公,作东道主,一同欢宴沔州城南湖中。此诗就作于此时。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今年生日,庆一百省岁。喜趁烧灯作欢会。问先生有甚,阴德神丹,霜雪里、鹤在青松相似。
总无奇异处,只是天然,冷淡寻常旧家计。探袖弄明珠,满眼儿孙,一壶酒、□向花间长醉。且落魄、装个老人星,共野叟行歌,太平时世。

玉屑金波各眼尘,如何牵役不知勤。往来扰扰天机乱,那似端居对此君。

将发沔鄂间,尽醉竹林酒。
二三石友辈,未肯弃老朽。
借问坐客谁,卢溪紫髯叟。
此翁今惜醉,旧不论升斗。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
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
埋骨千年近路尘,路傍碑号晋将军。
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寒消浦溆催鸿雁,
暖入溪山养鹧鸪。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蛾眉。

金波鳷鹊丽秋光,高下空明水一方。天净不知河汉转,玉阶风露觉新凉。

怀抱人难测,衣冠自不迂。
传经多弟子,结友半屠沽。
死去文章在,年凶产业芜。
故林沧海畔,鸣噪尽饥乌。

綵舟风软蹙波澜,草草杯盘略解颜。绿蚁浅斟金凿落,青娥低唱玉连环。

忘机鸥鸟心情好,信美江山眼界宽。老矣相逢拚一醉,正须丝竹写馀欢。

岂敢效叔孙,所至馆必葺。
吾侪有阖庐,第欲避燥湿。
旧居非爽垲,方暑讵可入。
尚幸屋西偏,升墟下临显。
揆日遂诛茅,土木颇难集。
面南创小亭,聊纾九夏急。
不妨种花蔬,未免抱瓮汲。
犹恐地势卑,版筑加一级,
恍如到会稽,山川获顾揖。
云雨出高峰,燕坐观吐噏。
我来已二年,敬活匪成邑,
将命负何辜,胡为久见执。
除馆至於三,块然形独立。
今兹喜卜邻,风猷朝暮挹。
对酒有良朋,邀月饮无及。
新斋跬步间,乘兴袂宜袭。
拜新月,拜月顾月圆。
新月有圆诗,人别何时见。

吐蕃回纥使何如,冯翊扶风守太疏。范蠡不辞句践难,乐生何忍惠王书。

银河珠斗低沙幕,乳酒黄羊减拂庐。北陆渐寒冰雪早,六龙好扈五云车。

提来电掣风千里,放下云沉月五更。
举似坐中三百众,定从何处有风生。

胡麻叶大麦穗黄,百株垂柳干株杨。东村西村垂桥梁,鸡鸣犬吠流水长。

养蚕作茧家满筐,种豆绕篱瓜绕墙。趁墟日出驱马羊,秧哥杂沓携巴郎,怀中饼铒牛酥香。

巴郎汉语音琅琅,中庸论语吟篇章。阿浑伯克衙前忙,分水雇役兼征粮。

衣冠大半仍胡俗,郡县从新隶职方。轮台之悔思汉皇,穷兵西域晚自伤。

后来岑著作,歌词尤慨慷。城头吹角雪茫茫,边风夜吼不可当。

一川碎石挟之舞,误惊群燕翻空翔,至今诵之心悲凉。

荒微忽变丰乐乡,天时地气应蓄昌。轮台之歌我继作,人间何处无沧桑。

夹道皇华列锦茵,转移文运仗词臣。才量玉尺恩逾旧,命拜金门宠自新。

爱日未遑工戏綵,谈风长此懔书绅。一条水署交相庆,两度珊罗擅席珍。

自怜今老大,空忆旧欢娱。翻覆看时事,艰危涉世途。

客身湘浦雁,归梦越乡鲈。安得神仙术,行藏寄一壶。

文昌老仙绝俗姿,爱山成癖非儿痴。
胸中况自有丘壑,槛结瑰异常恐迟。
坤维谋畧出分阃,江山致助争出奇。
寻幽选胜上巫峡,断崖怪石悬参差。
十二峰前弭征楫,枝藤直上穷所之。
云烟变态千万状,过眼神动惊天随。
人疑跻攀欲力尽,公自乐此良不疲。
瑶华真妃似夙驾,风马昼下扬旛旗。
层峦好处起苍壁,丹霞望门开赤帷。
登坛定可拾瑶翠,却老未应无玉枝。
仰天一笑晲寥廓,俯视培塿丘陵低。
颇疑游龙出飞跃,恍若栖凤犹娱嬉。
乔松跨鹤远近集,云雨济人朝暮为。
坛罗野翠有余润,泉拖修帛无穷时。
一经盼睐便改观,阳台价重当由兹。
惜哉牙纛不久驻,鷁首未转樯乌驰。
轻缣素练欲摹写,画师难著五色施。
笔端机杼始潜运,悠然寄兴沧洲湄。
章成密简绣衣使,绣衣翰墨今白眉。
珠酬玉唱两相尚,三叹尽解骚人颐。
好刊苍珉示千古,磨而不磷涅不缁。
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
待从两公奠西极,安南嶷,
收关河百二之险,劖岷峨万仞之嵋。
大书有宋中兴颂,东还更和巫山诗。

唇齿江山作胜游,旧衔新拜古藤州。狄梁士气从今盛,安定文风在此收。

笔架龙山呈秀色,莲花蘋水出双头。都门话别飞三爵,转盼天南紫气浮。

越王台上几年游,岂有千金一橐售。欲向井心藏日月,已成网目续春秋。

看多岭树诗中画,归去湖光山外楼。穷路唯倾双涕赠,参天鸿鹄可相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