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月记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亮在中秋之夜最明亮,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然而,中秋大多数时候又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的少有之处。果真有好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在金沙滩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宁静,远离世俗)吗?

  我大约在8月15日去看过洞庭湖,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滩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徒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湖面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本文原题《观月记》。

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

观:观赏。

宜:适宜,应当。

去:距离。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假设,推测。之:指代有中秋月而又近水的城郭宫室。

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者“要么……要么……”。

诚:果真。

独行以夜:在黑夜中独行;“以”:于。之:去。

蕲(qí):通“祈”,求。

玩:欣赏。

“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尽却:全部褪去。却,退。童隶:书童仆役。

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激射:喷射。

目眩(xuàn):眼花。

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身:亲自。

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赏析

  金沙堆是一个“堆阜隆起”的沙洲,位于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夏秋水涨,洞庭、青草二湖相连,沙洲隆起部分显露水面,高达数丈。其上宽衍,有青草庙。张孝祥虽是罢官而归,但他登洲祭庙、赏月,饱览湖上风光,游兴浓厚,接连写了《金沙堆赋》《念奴娇·过洞庭》以及《观月记》等纪游之作

  这篇文章写作者罢官北归,途径洞庭湖,登湖中金沙堆观月所见。作者开篇先不写观月,而是以议论的方式层层递进,提出观月“四美”之说,体现了不同凡俗的审美趣味。后半部分叙写观月经过,先写中秋之夜的晴空明月,次写金沙堆空旷幽远的环境,再写孤舟停泊,独身而登,恰好满足“四美”的条件,表现了作者金沙堆观月时的舒畅心情,也透露出罢官后欲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以排遣烦恼的心态。全篇将议论、叙述、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笔法多样,见解独到,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颇见作者匠心。

  文章题虽为《观月记》,但对于观月经过、月下景象却记得很少,重点是写作者观月所产生的感受。文章前半部分强调金沙堆观月机会的难得,表现的是作者这次观月的满足心情。从表现艺术的角度看,这对突出湖上月色之美有一种衬托作用。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观月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他认为观月有四种境界,即看中秋极明之月、临水观中秋明月、独往临水观中秋明月、独往离人远处临水观中秋明月,而以后者为高,且最难实现。叙述中,句子由短而长,句式富于变化,或直言,或反问,或慨叹,一任情感流泄,显现出作者审美经验的个性色彩。而后续上一句:“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既点出作者此番观月达到最高境界的特点和得意心理,又对下文写观月起到引带作用。

  作者写洞庭观月所见,文字较为简略,仅言“天无纤云,月白如昼”“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及“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而已,可谓点到即止。但读后却能进入美好的想象世界,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其因一则是作者写其所见,取材典型,纵然一点两点,却能构成一幅富有意味的完整画面;再则是作者写景是和抒发领略景物之美的强烈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写景是在抒发感受时带出来的。不但文章前半部分的议论是写作者观月感受,在写景之中也有之。如写沙上观湖上月,即“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这类文字,既以想象之词拓宽美的境界,又抒写作者赏心悦目之感,映现出神思飞越之态,自有感发作用。

创作背景

  张孝祥是南宋力主抗战的爱国词人。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乾道二年(1166)六月,张孝祥因言事被罢官,自桂林北上,八月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当时正值中秋之夜,作者登上金沙堆,独自登临赏月,写下了这篇游记。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你喜欢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东华车马日滔滔,始觉三高分外高。
吴越衣冠几春梦,古今身世一秋毫。
临流久立迷烟艇,驾月归来认雪涛。
琢句不成风又起,寒蒲霜鬓两萧骚。

谁云涸辙困波臣,合脱青鞋立缙绅。寄与有司高著眼,后来文格待渠新。

山公游何处,白马鸣翩翩。
檀栾十亩碧,五月浮寒烟。
留客听其间,风吹江海县。
出樽不见日,竹外空青天。
焚蜡助月出,酒光发金船。
狂客惜不去,醉翁舞回旋。
何必吹箫人,玉枝自婵娟。
归路借红烛,雨星低马前。
英掾柳家郎,离亭酒瓮香。折腰思汉北,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

小诗落纸粲春葩,传遍侯家与主家。未怪东来将只影,十年囊笔饭京华。

衣囊缄鐍竟胡为,只与偷儿便挈携。
髻重得无猜祖珽,璧亡遮莫议张仪。
馆人求屦古未免,有力负山人得知。
不用经营办春服,旧纫兰芷扈玄蓠。
颈若琼钩浅曲,股如碧管深翘。
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

阙下千官貂玉间,羡君簪笏侍仙班。五云深护蓬莱殿,宫扇开时识圣颜。

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
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天际半规月,阶前独立时。霜风快如剪,不得断相思。

春城楼观列仙家,五夜杯餐五色霞。庾亮从来为明月,玄都不是看桃花。

无田妻啼饥,有田稻蟠泥。等为饥所驱,贫富亦两齐。

雨中窗下眠,窗外芭蕉语。置书且安眠,催租吏如雨。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十五宫娥鬓发清,霓裳初着性偏灵。
百花丛里春风静,学诵玄门诸品经。

石磴行崎曲,缘云入翠微。山寒惊岁晚,渚绿认春归。

绝境为谁设,清欢如此稀。轩窗生夜气,檐角有星飞。

伯夷有宿世契,子猷结千古交。烟外三叶五叶,雨中一梢两梢。

玉箔雕栏俯禁池,君王曾此驻云螭。南薰殿迥曾钧乐,北斗城高闪羽旗。

千仞暂翔灵凤翼,万年长拂古松枝。从来天语多严密,祇许当时扈从知。

根枝不入灵和殿,枉为人间拂马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