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轩记

  昔予游庐山,见隐者焉。为予言性命之理曰:“性犹日也,身犹月也。”予疑而诘之,则曰:“人始有性而已,性之所寓为身天始有日而已,日之所寓为月。日出于东,方其出也,万物咸赖焉:有目者以视,有手者以执,有足者以履。至于山石草木,亦非日不遂。及其入也,天下黯然,无物不废。然日则未始有变也。惟其所寓,则有盈阙,一盈一阙者月也。惟性亦然,出生入死,出而生者未尝增也,入而死者未尝耗也,性一而已。惟其所寓,则有死生,一生一死者身也。虽有生死,然而死此生彼,未尝息也。身与月皆然。古之治术者知之,故日出于卯谓之命,月之所在谓之身。日入地中,虽未尝变,而不为世用复出于东,然后物无不睹,非命而何?月不自明,由日以为明。以日之远近为月之盈阙,非身而何?此术也,而合于道。世之治术者知其说不知其所以说也。”

  予异其言,而志之久矣。筑室于斯,辟其东南为小轩,轩之前廓然无障,几与天际。每月之望,开户以须月之至。月入吾轩,则吾坐于轩上,与之徘徊而不去。一夕,举酒延客,道隐者之语,客漫不喻,曰“吾尝治术矣,初不闻是说也。”予为之反复其理,客徐悟曰:“唯唯。”因志其言于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过去我游览庐山,在那里见到一位隐居的人。他给我谈论性命之学的理论时说:“性好比是太阳,身体好比是月亮。”我怀疑这种说法,就追问他,他就说:“人起初只有性罢了,性所寄居的地方是身体。天起初只有太阳而已,太阳所寄托的物体是月亮。太阳从东方升起,当它升起时,万物都依赖于它: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见物体,有手的人都可以握持东西,有脚的人都可以行走。至于山石草木,也是没有太阳就不能存在和生长。到了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天下一片黑暗,万物没有不废止的。然而太阳却从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所寄托的物体,就有圆满和缺损,这一圆一缺的物体就是月亮。性也是这样。伴随生命而出,又伴随死亡而入。出生时,未曾有所增加,死亡后也未曾有所减损,性始终如一,保持不变而已。只是它所寄居的身体,却有死和生,一生一死的是身体。虽然有生有死,然而这个死亡了,那个又出生了,从不曾停息下来。身体和月亮都一样。古代研究学说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太阳在卯时升起称之为命,月亮所在之处称作身。太阳落入地下,虽然不曾变化,却不被世人所利用;又从东方升起,然后万物没有看不见的。不是命又是什么呢?月亮自己不发出光亮,由太阳的光才得以明亮。因为太阳远近造成月亮的圆缺,不是身体,又是什么呢?这种学说,是符合于道的。世上研究这种学说的人对以上说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我认为他的言论很奇异,念念不忘已很久了。在这里建了座房屋,把它的东南面开辟出来作为小轩,轩的前面空阔一片,没有遮挡的东西,几乎与天边相接,每个月的十五,打开门等着月亮的到来。月光照进我的小轩,我就坐在轩上,同它一道徘徊不离去。一天晚上,我置办酒宴请客,说出庐山隐居之人的话,客人完全不明白,他说:“我曾经研究过这类学说,但在这之前还没有听到这种说法。”我替他反复讲解那种道理,客人慢慢领悟道:“是啊,是啊。”于是我把隐居之人的言论题记在小轩的壁上。

注释

昔:过去,以前。

隐者:隐居的人。焉:兼词,于是,在那里。

性命之理:性和命的道理,即性命之学,道学基本理论之一。

犹:犹如,好似。

诘:责问,追问。

寓:寄居,寄托。

咸:全部,都。赖:依赖,依靠。焉:于是,于彼。

执:握,持。

履:踏,踩。

遂:顺利地长成,这里是得以存在、生长的意思。

黯然:黑暗的样子。

废:停止,衰败。

盈:充满,引申为圆满。阙:通“缺”,缺少,缺损。

亦然:也是这样。未尝:不曾。

增:增长,增多。

耗:损耗,减损。

一: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息:停止。

治:治理,研究。术:思想,学说。

卯:十二时辰之一,等于现今的早晨五点到七点。

不为世用:不被世上人所利用。

睹:看见。

非命而何:不是命,又是什么呢。

明:发光。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异,奇妙。

志:心中记住。

斯:这里。辟:开辟。

轩:堂前屋檐下的平台。

廓然:空阔、广大的样子。障:障碍,挡住的东西。

几:几乎,差不多。天际:天边。

望: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须:等待。

徘徊:来回地走。去:离去,离开。

延:引进,迎接,引中为邀请。

道:说。

漫:遍,都,完全。喻:明白。

初:先前,此前。

反复其理:反复地讲解那种道理。

徐悟:慢慢领悟。

唯唯:谦恭的应答声。

赏析

  这是一篇谈“性”论“道”的文章。文中的庐山隐者,实是一位道家人物,他讲的“日”“月”“生”“死”,反复变化,就是在阐明道家(老子)的理论。道学被后人称为“性命之学”。第一段记载庐山隐者畅谈道家的性命之理的言论,通过作者的诘疑,引发对道家理论的探讨阐发;第二段写作者将这篇记文题于待月轩壁上的缘由。这篇文章目的在阐发道家的玄理,而“道”是深奥、抽象的。作者运用比喻束贯穿全文说理,扣住“性犹日也,身犹月也”的中心来论述,这就将抽象、隐晦而难懂的哲理表达得比较清楚明白了,后一部分记事简洁而生动,对话之情景如在目前。

  全篇文章,主要部分是记庐山隐者的话。“性犹日也,身犹月也”是全篇议论的中心。用比喻来讲道理,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好处,是用常见易知的事物,来比附所要讲的难于理解的道理。他说人的“性”是依附于“身”来表现的,“日”之性是依附于“月”来表现的。文章既以日、月之出入与盈阙来打比方,就先将喻体讲清楚。日出则万物皆遂,日入则万物皆废;太阳虽然有出有人,但太阳是没有变化的。月虽然有盈有阙,它只是证明日的不变,不变就是一,“性一而已”。接下去讲“身”,“身”当然是人,人有生有死,“虽有生死,然而死此生彼,未尝息也。”就好比月亮有盈有阙,循环不止。这就是“道”,也就是道家“无一有一无”的循环论。在论述了生死不息的正题之后,庐山隐者说:“世之治术者知其说,不知其所以说也。”归根到底,“日”的出入,“月”的盈阙,“人”的生死,都是合于“道”的,世界没有增长,没有消耗,“性一而已”,“道”也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说到底是客观唯心论,这些道理,在隐者的讲述里,是玄而又玄的。难怪在苏辙讲给友人时,“客漫不喻”,就是客人听的很糊涂,经反复解释,最后客人也不便再说其他了,只好“唯唯”算了。苏辙之所以给他的小轩命名为“待月轩”,正是他从道家的玄理中取来的。

创作背景

  苏辙相信道家学说。他游览庐山后,对庐山隐者的一番话,常记不忘,并且反反复复地向友人宣传,还把隐者的话,记在他那“待月轩”的墙上,并为此作记。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绣节荣分使,斑衣喜拜亲。
方将昌厥后,岂必在其身。
其馆仙游远,佳城瑞气新。
九原看厚报,衮衮耀丝纶。
家在东湖湖上头。别来风月为谁留。落霞孤鹜齐飞处,南浦西山相对愁。
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负菊花秋。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
语言道断转玄枢,千圣机关尽密符。
接向上人通一路,拳头竖起莫嫌粗。

暖足番君老更便,摩挲笑问阿婆年。聊吟夜月移花影,肯向春风逐柳绵。

自有散花居丈室,何妨姹女共壶天。铅华列屋诸君事,乞与寒梅了世缘。

江南好,寒掩小窗纱。积雪红垂天竹子,微泉碧注水仙芽。

幽事属谁家。

云开远见彩云州,一片烟岚鸟外浮。还见前年山下路,密蒙花发艳新秋。

牂牁南去乱峰连,滇海藤江一带悬。
纵谓蛮封堪画地,不知汉将若从天。

雪销吐膏润,日出春意归。蔼蔼多时趣,融融含夕晖。

徘徊终林下,彷佛田野期。天欢颇不减,吏隐亦庶几。

岁宴竟何事,浊酒但当挥。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
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
满目繁春事,题诗寄所思。
轻寒欺酒力,宿雨褪花姿。
经世知无术,追欢要及时。
郊原剩晴景,莫负去年期。

鸾回凤翥,似连城返赵,珠还合浦。二百年来无恙在,旧事前朝细数。

玉斧谁磨,金瓯易缺,此物犹如故。沉沙戟在,鬼神应为呵护。

当日被黜归山,壮怀激烈,起逐鸣鸡舞。耿耿孤忠悬日月,百战雄心最苦。

燕子窝边,凤凰山上,勋业嗟迟暮。专祠清惠,至今犹仰遗宇。

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凭栏徙倚要眇,万里雄无穷。

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

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

祗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还记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牛饮芳陂鸦立背,马过秀野蝶随蹄。

雉堞迷离映夕阳,城西原是古敦煌。榛苓已作今时慕,禾黍谁怀故国伤。

最羡三秋呈霁色,依然四郡镇岩疆。闲来纵目荒郊外,一阵清风晚稻香。

朔风扑面冻云垂,引鹤冲寒出郭迟。却忆西湖霜月下,美人相伴立多时。

秋草湖边稻未齐,蓼花汀上雁难栖。荆榛世路行休早,恐惹寒蛩怨玉蹄。

狼毒肝肠,生铁面具。
满口乡谈,唱喏破句。
灭临济正宗,起东山门户。
恁麽出世为人,未免秤鎚蘸醋。

点点轻圆去复旋。成行逐队舞楼前。东风不断有情绵。

一片飞来寻客恨,数枝落去问谁怜。天涯踪迹一溪烟。

好山看不尽,游罢更须登。
石屋晴犹雨,天池夏亦冰。
寻仙碧霞里,飞步白云层。
松花飘满地,归路喜逢僧。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