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游庐山,见隐者焉。为予言性命之理曰:“性犹日也,身犹月也。”予疑而诘之,则曰:“人始有性而已,性之所寓为身天始有日而已,日之所寓为月。日出于东,方其出也,万物咸赖焉:有目者以视,有手者以执,有足者以履。至于山石草木,亦非日不遂。及其入也,天下黯然,无物不废。然日则未始有变也。惟其所寓,则有盈阙,一盈一阙者月也。惟性亦然,出生入死,出而生者未尝增也,入而死者未尝耗也,性一而已。惟其所寓,则有死生,一生一死者身也。虽有生死,然而死此生彼,未尝息也。身与月皆然。古之治术者知之,故日出于卯谓之命,月之所在谓之身。日入地中,虽未尝变,而不为世用复出于东,然后物无不睹,非命而何?月不自明,由日以为明。以日之远近为月之盈阙,非身而何?此术也,而合于道。世之治术者知其说不知其所以说也。”
予异其言,而志之久矣。筑室于斯,辟其东南为小轩,轩之前廓然无障,几与天际。每月之望,开户以须月之至。月入吾轩,则吾坐于轩上,与之徘徊而不去。一夕,举酒延客,道隐者之语,客漫不喻,曰“吾尝治术矣,初不闻是说也。”予为之反复其理,客徐悟曰:“唯唯。”因志其言于壁。
过去我游览庐山,在那里见到一位隐居的人。他给我谈论性命之学的理论时说:“性好比是太阳,身体好比是月亮。”我怀疑这种说法,就追问他,他就说:“人起初只有性罢了,性所寄居的地方是身体。天起初只有太阳而已,太阳所寄托的物体是月亮。太阳从东方升起,当它升起时,万物都依赖于它: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见物体,有手的人都可以握持东西,有脚的人都可以行走。至于山石草木,也是没有太阳就不能存在和生长。到了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天下一片黑暗,万物没有不废止的。然而太阳却从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所寄托的物体,就有圆满和缺损,这一圆一缺的物体就是月亮。性也是这样。伴随生命而出,又伴随死亡而入。出生时,未曾有所增加,死亡后也未曾有所减损,性始终如一,保持不变而已。只是它所寄居的身体,却有死和生,一生一死的是身体。虽然有生有死,然而这个死亡了,那个又出生了,从不曾停息下来。身体和月亮都一样。古代研究学说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太阳在卯时升起称之为命,月亮所在之处称作身。太阳落入地下,虽然不曾变化,却不被世人所利用;又从东方升起,然后万物没有看不见的。不是命又是什么呢?月亮自己不发出光亮,由太阳的光才得以明亮。因为太阳远近造成月亮的圆缺,不是身体,又是什么呢?这种学说,是符合于道的。世上研究这种学说的人对以上说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我认为他的言论很奇异,念念不忘已很久了。在这里建了座房屋,把它的东南面开辟出来作为小轩,轩的前面空阔一片,没有遮挡的东西,几乎与天边相接,每个月的十五,打开门等着月亮的到来。月光照进我的小轩,我就坐在轩上,同它一道徘徊不离去。一天晚上,我置办酒宴请客,说出庐山隐居之人的话,客人完全不明白,他说:“我曾经研究过这类学说,但在这之前还没有听到这种说法。”我替他反复讲解那种道理,客人慢慢领悟道:“是啊,是啊。”于是我把隐居之人的言论题记在小轩的壁上。
昔:过去,以前。
隐者:隐居的人。焉:兼词,于是,在那里。
性命之理:性和命的道理,即性命之学,道学基本理论之一。
犹:犹如,好似。
诘:责问,追问。
寓:寄居,寄托。
咸:全部,都。赖:依赖,依靠。焉:于是,于彼。
执:握,持。
履:踏,踩。
遂:顺利地长成,这里是得以存在、生长的意思。
黯然:黑暗的样子。
废:停止,衰败。
盈:充满,引申为圆满。阙:通“缺”,缺少,缺损。
亦然:也是这样。未尝:不曾。
增:增长,增多。
耗:损耗,减损。
一: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息:停止。
治:治理,研究。术:思想,学说。
卯:十二时辰之一,等于现今的早晨五点到七点。
不为世用:不被世上人所利用。
睹:看见。
非命而何:不是命,又是什么呢。
明:发光。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异,奇妙。
志:心中记住。
斯:这里。辟:开辟。
轩:堂前屋檐下的平台。
廓然:空阔、广大的样子。障:障碍,挡住的东西。
几:几乎,差不多。天际:天边。
望: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须:等待。
徘徊:来回地走。去:离去,离开。
延:引进,迎接,引中为邀请。
道:说。
漫:遍,都,完全。喻:明白。
初:先前,此前。
反复其理:反复地讲解那种道理。
徐悟:慢慢领悟。
唯唯:谦恭的应答声。
这是一篇谈“性”论“道”的文章。文中的庐山隐者,实是一位道家人物,他讲的“日”“月”“生”“死”,反复变化,就是在阐明道家(老子)的理论。道学被后人称为“性命之学”。第一段记载庐山隐者畅谈道家的性命之理的言论,通过作者的诘疑,引发对道家理论的探讨阐发;第二段写作者将这篇记文题于待月轩壁上的缘由。这篇文章目的在阐发道家的玄理,而“道”是深奥、抽象的。作者运用比喻束贯穿全文说理,扣住“性犹日也,身犹月也”的中心来论述,这就将抽象、隐晦而难懂的哲理表达得比较清楚明白了,后一部分记事简洁而生动,对话之情景如在目前。
全篇文章,主要部分是记庐山隐者的话。“性犹日也,身犹月也”是全篇议论的中心。用比喻来讲道理,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好处,是用常见易知的事物,来比附所要讲的难于理解的道理。他说人的“性”是依附于“身”来表现的,“日”之性是依附于“月”来表现的。文章既以日、月之出入与盈阙来打比方,就先将喻体讲清楚。日出则万物皆遂,日入则万物皆废;太阳虽然有出有人,但太阳是没有变化的。月虽然有盈有阙,它只是证明日的不变,不变就是一,“性一而已”。接下去讲“身”,“身”当然是人,人有生有死,“虽有生死,然而死此生彼,未尝息也。”就好比月亮有盈有阙,循环不止。这就是“道”,也就是道家“无一有一无”的循环论。在论述了生死不息的正题之后,庐山隐者说:“世之治术者知其说,不知其所以说也。”归根到底,“日”的出入,“月”的盈阙,“人”的生死,都是合于“道”的,世界没有增长,没有消耗,“性一而已”,“道”也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说到底是客观唯心论,这些道理,在隐者的讲述里,是玄而又玄的。难怪在苏辙讲给友人时,“客漫不喻”,就是客人听的很糊涂,经反复解释,最后客人也不便再说其他了,只好“唯唯”算了。苏辙之所以给他的小轩命名为“待月轩”,正是他从道家的玄理中取来的。
苏辙相信道家学说。他游览庐山后,对庐山隐者的一番话,常记不忘,并且反反复复地向友人宣传,还把隐者的话,记在他那“待月轩”的墙上,并为此作记。
千金匕首土花斑,儿女恩仇事等闲。他日与君论剑术,要离冢畔买青山。
高人遗世情,抗志谢圭组。几闻田隐君,出山见人主。
韬迹依林泉,阒寂如太古。夷然万乘前,仍作烟霞语。
敝庐寄嵩阳,一廛蔽风雨。晚结由东邻,高踪追负黍。
束帛遍幽岩,斯人独冲举。山空猿鹤愁,白云莽残础。
篷底远山叠叠,船头新水滔滔。烟暖已舒岸柳,春寒未放溪桃。
浮世空嗟扰扰,逝川莫驻滔滔。且从远老栽藕,肯学刘郎种桃。
独树村边落照,短篷江上回风。沙草微含烟碧,溪花半带雨红。
吟处有山有水,归程无雨无风。何须竹叶浮绿,自喜灯花吐红。
夜泊歌邀明月,晓行帆送东风。峨峨山殿衔碧,隐隐驿楼露红。
客路柳条拂露,官河荇带牵风。渔艇横浮萍绿,酒旗斜映桃红。
风岸青摇弱蔓,露汀绿蔼芳条。赋诗已盈一箧,客路才远数朝。
人家竹里树里,客路山边水边。夜榜桅头挂月,晨炊船尾生烟。
钟动锡山驿外,帆收浒墅桥边。两岸晓风残月,几家古木寒烟。
等閒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