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潭唱和诗序

  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裴公的随从官员当中,有个人拿着《荆潭唱和诗》让我来看,我接过来诵读一遍,就仰起头说道:“太平安定的曲调平淡浅薄,可是忧愁伤感的歌声深刻精彩;欢乐愉快的文辞难以写好,可是穷困痛苦的作品容易成功。因此,文学创作,常常出自漂泊异乡隐居山林的人士。至于那般王侯显贵,官高禄厚,得意洋洋,不是自来擅长而又爱好作诗,那就没有功夫弄这个。

  如今裴公任荆南节度使,开辟镇守荆州地区,统辖九郡;常侍杨公,领有湖南一带,土地长两千里。他们两位,推行德政、执行刑罚都很努力,所得爵位俸禄也都极高。而且竟然还能留心研究文学艺术并且写作很下功夫,把文才运用在吟诗作赋上,往来不绝,有唱就和,搜寻奇字挑选怪词,精心雕琢文字,要与穿布衣、束皮带、住在里巷、生活困苦、专心写作的贫士争个高低。他们两位所写诗篇,音调铿锵,犹如金石之声,深刻精彩,足以感动鬼神,真是人们所说的才能全面、能力高超的诗人呀。两个幕府的随从官员,以及下属官吏,也都跟着他们的长官写了和诗,只要编进诗集的,都是值得一看的。这些诗篇,谱上乐曲,抄成书册,是应当的。”这位随从官员说:“您的话说得对。”禀告裴公,让我写下来作为《荆潭唱和诗》序。

注释

荆潭唱和诗:裴均、杨凭唱和的诗集。裴均:字君齐,河东郡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至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出任荆南节度使。杨凭:字虚受,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出任湖南观察使。裴、杨二人及其僚属,公务之余,诗歌唱和,编成一集。今已佚。

从事:州郡长官自任的随从官员,幕僚。

示:让……看。

卒业:诵读全书。

音:古代诗歌都能按曲歌唱,所以诗歌也可称“音”。

要妙:精微的样子。

羁(jī)旅:旅客。

草野:指代山林隐士。

不暇:没有空闲。

仆(pú)射(yè):唐宋两代朝中设左右仆射,辅佐天子议决国政,相当于宰相职位。

蛮荆:荆州居住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落后,所以冠以蛮字。

统郡惟九:荆南统制九郡,即荆南、夔、忠、万、澧、朗、涪、峡、江陵。

常侍:官名,又称散骑常侍。侍从天子,掌管文书、诏令。

壤(rǎng)地:土地。

崇:高。

咏歌:指作诗,因为古代诗歌既可吟诵又能歌唱。

德刑之政:古代统治者常以德政与威刑作为治民手段。

往复循环:指双方互相酬唱往来。

搜奇抉(jué)怪:搜索新奇,挑选怪异。形容刻意雕镂诗文。

雕镂(lòu):雕刻。文中指在文辞华丽上下功夫。

韦布:布衣皮带,借指生活贫寒。

里闾(lǘ):本指里巷的门,文中是指里巷,平民所居。

较其毫厘分寸:比较文章高下。

铿(kēng)锵(qiāng):金石之声。

幽眇(miǎo):精微。

信:的确,诚然。

两府:指荆南节度使、湖南观察使两个幕府。

属:随着。

在编者:收录在这本诗歌集里。

咸:都,全。

施之乐章:谱上乐曲

赏析

  作者在序文中对于上司官高禄厚、有志文学说了一番称颂之辞,但是主要在于阐述“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文学理论。揭示了封建时代达官显贵,骄奢淫逸,志得意满,不可能唱出时代的强音;相反有些仕途坎坷、备受压抑的贫士却往往能写出真实感人的诗歌。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练直快,立论雄健挺拔,颂扬而有分寸,爽直而有余味。

  文章劈头一句“从事有示愈以《荆潭酬唱诗》者”,显然是想讲清楚这篇文章是应人所请,并非主动邀宠。但行文中却有意隐去了“从事” 的主人,隐去了拿诗给作者看的目的,似乎从事是漫不经心毫无目的地拿来给我看看罢了,并非裴公有意求序,这就不露痕迹地抬高了裴公的地位,维护了他的自尊心、谦恭的态度无疑会使求序者高兴,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后面的感慨肯定是对自己赞扬的直感,而不去深究底层的蕴含。

  作者的感慨无疑是全文的主体,是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一段双关语性质的议论。从字面上看,作者真像是在运用常见的反衬手法,用写作的平常规律来反衬裴、杨二公的特殊性,从而得出“材全而能钜”的结论,在行文上又能做到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对方听了自然心满意足,深信不疑,不仅点头称是,裴公也欣然首肯,连忙命人“书以为《荆潭唱和诗序》”。这里通过强烈的对比,强调的是深切的感受,真实的内容。那些和平之音、欢愉之词,由于缺乏真情实感,哪怕在文辞上力求工巧,也是平谈无味,难以打动人心的;反之,那些愁思之声、穷苦之言。由于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即使在文辞上不刻意求工,也自然带有一种撼人心魄的神奇力量。这不单单是作者观察文艺现象的基本出发点,也给读者树立了品评诗文优劣的标准。作者把这个观点首先亮出来,作为立论的根据,接着又得出“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的结论。

  照对上述观点,再看作者对裴、杨二人的介绍,表面上虽然是一派赞扬之词,说得很热闹,但突出的只是他们的位高权重,只是他们的“搜奇抉怪,雕镂文字”,而对诗歌的内容却较少提及。 “统郡惟九”的荆南节度使,领“壤地二千里”的湖南观察使,明显是属于“气满志得”的“王公贵人”;他们虽然“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 “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但通过两者对照,读者不难做出客观而中肯的评价:作者在慑于权势、碍于情面的情况下违心地说了些恭维之词,通情达理的读者是会理解的,作者给后人提供了品评诗文的武器:他所序的《荆谭唱和诗》并没有因那些恭维之词而流传千古,而他这篇序文却因为深刻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而永放光彩。

  作者应友人要求为诗集《荆潭唱和诗》写序文,并借着这篇应酬式的序文,趁机阐明他的文学主张,间接而含蓄地评价了这部诗集。这篇序言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作者这几句话,其实是其“不平则鸣”之文论、“以文为诗”之技法的延伸,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翻开一部中国度学史,虽不乏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但感人至深的还是那些感时伤世、抒发优国忧民愁思的作品。描写愉悦之情的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样的作品,实属少见,而脍炙人口、比比皆是的则是抒写穷苦与愁恨的作品。这大概与中国古代社会乱离,民生多艰,知识分子大都具有忧患意识有关。

创作背景

  裴均于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五月升为荆南节度使,杨凭于公元802年(贞元十八年)九月担任湖南观察使。两人在此任职期间,常有诗歌唱和。后来把这些诗连同他们从事、部属的和诗一起集合起来,名之曰《荆潭酬唱诗》。但在诗坛上却多大名气,为扩大影响,于是就请求作者为之作序。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蠲我饎餴,絜我膋芗。有豆孔硕,为羞既臧。
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

山中烂柯樵者,世上负局先生。最是圣凡难别,欲烦橘叟题评。

艳粉奇葩照座隅,更阑醉墨点襟裾。
诗成平处犹元白,无限羁愁赖破除。

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千古事、几□遇合,几人流落。肝胆轮囷溟渤小,精神浩荡蓬莱薄。望拒霜、红处是东山,长如昨。苍苔迹,何曾削。黄叶梦,何难觉。等春云出岫,秋波归壑。老子婆娑风度远,佳人缥缈腰肢约。况登高、节过又登高,须多酌。

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

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

马蹄无日不风尘,万里征途历苦心。揽辔津头防雨滑,披衣石角带泥痕。

参差雁影平湖落,断续歌声隔岸闻。四顾关河云物异,十年世事语何人。

冒雪多劳勚,乘危亦苦辛。相逢如借问,不是探梅人。

当日曾移碧玉竿,缭坦交植竞檀栾。栽培尽力宜长盛,剪拂无人已半残。

洗出烟姿还雅力,削开龙影起幽蟠。此君高节殊堪慕,贤者来须著意看。

何年玉羽别昆丘,飞舞长亲十二楼。
警露夜窥瑶圃月,翔云高忆海天秋。
肯教渠略知遐寿,会向神区更远游。
正是溶溪烟水碧,好陪青凤饮澄流。

莫笑唐张我,心骄贾相门。无求驴背稳,难屈布衣尊。

名纸诚多事,归鞭稍避喧。宁知同魏勃,代扫夜初昏。

竹弟虽让客,不敢当客恩。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平生知己真不易,安丘谓新安郡丞曹公。北去公西适。

雪照秦山雁带书,梦魂夜夜高平驿。忽来赤堇驻旄旌,四月蒲帆惬良觌。

老柏霜皮溜雨寒,馔玉调金晋琼液。日斜引我展琅函,纸是澄心书铁画。

宋镌书。烟雨娥江大米图,米老《娥江烟雨图》。松雪萧疏写拳石。

赵吴兴《枯木竹石》。宣和图史绍圣书,开卷古香纷藉藉。

大雅不作吾道卑,公坐楼头俯百尺。秦青忽奏陇西歌,一声吹裂梅花笛。

人生聚散都晨星,秦越循环总行役。何年玳瑁更开筵,渭城甬水新都客。

镫前强尽手中杯,夜半寒江山月白。

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泎烈汉。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段。

三杰後,福寿两无涯。食乳相君功未既,妩眉京兆眷方兹。富贵莫推辞。
门两戟,却棹一纶丝。莼菜秋风鲈鲙美,桃花春水鳜鱼肥。笑傲霅溪湄。

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距关一舍分茅岭,汉家铜柱高岝崿。

伏波峻业何峥嵘,英风万古震寥廓。当日楼船下交址,疾扫狂童等残箨。

二徵授首传京师,九真革面复疆索。郡县其地中土同,螳背安敢复张攫。

五季陵迟世多故,部领邪行乃横作。宋元帅征屡无功,包荒无乃太孱弱。

蛮夷犷悍本性习,朝廷驾驭藉方略。将帅岂乏英雄姿,推毂无能专委托。

有明英公亦人杰,功与伏波庶相若。中官继镇求珠犀,纨裤握兵拥帷幕。

遂令封豕肆狂噬,内地旁州恣侵掠。惜哉用武功不究,议祖捐之满台阁。

爵予世及用羁縻,国威如斯亦稍削。今代圣神御区寓,六合以内并包络。

况乃近地非辽绝,岁修贡职尤谨恪。我来行部视边徼,义取诸豫严关柝。

顾瞻前烈迹未湮,来者树立当奋跃。肯念平生马少游,畏此毒气熏蒸瘴乡恶。

天然骨骼本孤高,耿介心情怀节操。数载驱驰耽客况,毕生怀抱托离骚。

功名竟为儒冠误,生计都从铁砚叨。剩有一编遗稿在,不随岁月去滔滔。

独坐终日闭寒庐,回首生年五十初。
岁月不知垂老至,惟从愤乐自如如。
七月浊暑气氤氲,天香忽堕明月轮。
一枝先入西风手,洗我三伏胸中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