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楚地的景色,眼睛力所能及看到的何止千里,遥远的路途让行人何其的苦楚。

春日的树木焕发生机,遇见北归的一群群大雁,接待官员的驿站,传来山中鸦鸟的阵阵叫声。

春色悄然拂过河边的青草,水面上开着一片槎花。

春风吹来,暂且饮上一杯酒,新的一年只能独自思念着远方的亲朋。

注释

楚:古代楚国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西、陕西三省的一部分。后来所谓“楚”,常常泛指南方的广大地区。

赊:遥远。

芳林:出自《初学记》,是春日的树木的意思。

旅雁 :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候馆:供瞭望用的小楼;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

槎:槎(chá),木筏,这里指水生植物。

新岁:新年。

赏析

  一首羁旅诗,描绘的是早春时候诗人正赶去南方的路上,想起以往在洛阳做官时结识的朋友,看到美丽的早春景物,不由得借景抒情,写了这首诗。衬托出诗人游子的孤独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极目千里,所看到的树色、天色,都在古代楚国的范围之内。远行的人最怕望不到边的路,他所要走的路却正有千里之遥。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我这个在外旅行的人(行人),是多么担忧这遥远的路程啊(何苦赊)! “赊”遥远的意思。在九百多年前,人们出门,最好的交通工具也只是船和马,多数人得靠徒步行走;要走千里路程,可不是一容易的事。知道这情况,这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穷千里”,就这样“何苦赊”了。

  在古时候,离家远行是很容易产生孤寂的感觉的,第二联正是写这种感觉:走近散发出芳香的树时,正好看到北归的大雁;到了行人宿夜的旅店(候馆),又听到山里的乌鸦乱叫(噪)的声音。雁是一种候鸟,冬天飞到南方,春天又飞回北方,到处漂泊。在外旅行的人,见到大雁,常常会触发自己孤独流浪的离愁。何况这雁在春天又是向北飞,而他却要往南行,这一对比,便更增加了他有家不能归的感慨了。一天走累了,本想在旅店好好歇一下,却又听到乌鸦烦人的叫声,心情怎么能平静下来呢?

  走了一段陆路,又改换成水路。第三联写在水路看到的景象:春意已进入到河边的青草,也就是说,青草已经抽芽,长出来了,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水上植物也已经开了花,就在木筏的边上。河边水上的这一派春天景色,倒是很美的,可是作者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来欣赏这良辰美景;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不能同亲友共赏,再好的景致,也如同虚设呀,所以心情不能平静。他在想什么呢?

  最后一联说,迎着春天的东风,喝上一杯闷酒,在这新年到来的时候,我只是想着家乡。逢年过节,一般都要同家人团聚,共贺新春。可是他在新春的时候,还要在外地长途跋涉,哪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呢?新年只能使他更加想念家乡了。

  整首诗被首联的一个“苦”字奠定了基调,以下的景物描写,无不透露出作者的情感来。早春景物虽然优美,可离家远行的诗人没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作者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把对亲友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孤独之情,都借助一杯酒释然自己内心的愁苦。

创作背景

 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去南方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教餐有效药,多愧独行僧。
云湿煎茶火,冰封汲井绳。片扉深著掩,经国自无能。
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

山色重拈出,秋云似削平。可怜松下路,月黑不堪行。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

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汉阳我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閒岁待我至。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

北极盱长策,南天眷重臣。节移闽海近,恩及岭头新。

睇望云霓久,沾濡雨露匀。旌旗皆改色,闾井自生春。

地阔衡庐接,星分斗庙邻。滇流东注海,横浦北封秦。

旧俗民瑶杂,遗风邹鲁醇。威行千里肃,纲举百城振。

文武趋莲府,溪山望画轮。诗须传乐部,德俟纪贞珉。

往日弦歌暇,清篇字句真。飞腾珠不胫,磊落笔如神。

世诵吟灯作,官闻酌水贫。孤标诚绝俗,高义久惊人。

法重催科考,时兼荐馑臻。后先羁旧尹,三五及迷津。

相戒车前辙,谁从井有仁。赖公垂恻隐,遂得免颦呻。

数万金钱负,多年簿责频。下车皆遣去,重任畀于身。

汤网开穷鸟,庄波借涸鳞。即云于物利,未或以财徇。

侠气过朱郭,名流仰乐歅。各期空冀野,争得望车轮。

银烛连开宴,瑶阶九列傧。攀留常累月,酬唱动兼旬。

阳羡多栽茗,江东自足莼。四鳃鱼入馔,千日酒沾唇。

白雪操常凛,芳兰佩自纫。骥才终必展,龙屈理须信。

令誉通黄叟,能声彻紫宸。九重恩破格,万里檄征闽。

爰自神明宰,高超岳牧伦。六条持法慎,九伐纪功纯。

堠火飞猿峻,妖氛紫帽屯。逆萌生带砺,缓死冀宵晨。

徵士时缄剑,搜财或算缗。莫为分玉石,终见共胥沦。

不枉闻清论,如丝拜御纶。绣衣明獬豸,高印跃麒麟。

受节初开府,兼官属代巡。澄清徐揽辔,光霁俨垂绅。

一鼓更弦瑟,先移曲突薪。万民歌乐只,多士荷陶甄。

桃李三山遍,韬钤列校悛。岛人宵自遁,荒土日加畇。

边计奇难测,雄功立不泯。撝谦师大树,克让协同寅。

忆昨杉关出,将过粤海漘。香花连水驿,涕泣洒山榛。

父老追邪谷,舆歌继洧溱。尚思崇俎豆,岂惮走嶙峋。

岭峤人何幸,皇天若汝亲。矧当凋瘵后,初过乱离辰。

乡落朝无火,郊原夜有燐。三毛名饭毳,百结号衣鹑。

元气公能补,民心愿莫因。经时虚远想,一旦下高旻。

疾痛难更仆,吁嗟自郁氤。顷从藩镇始,遂使利源湮。

淩杂供求取,纤毫见怒嗔。生民如草芥,王度渐缁磷。

丛借还无日,狐威假不驯。骄矜行自绝,骨肉且相狺。

竟启东南衅,同归朴灭均。馀波仍污染,囹圄日嚣龂。

孰市田文义,谁从郑侠陈。脂膏原粤物,鞭朴亦吾民。

世幸销兵革,恩宜用抚循。输将前不易,旸潦近加辛。

即尽敲民髓,何裨秉国钧。富强须有术,山海况多珍。

夷舶原交市,遐方旧贡蠙。有无通物产,声教暨弦夤。

盐铁书何密,耕屯计可抡。兵民如复合,风俗庶能淳。

夫子今豪杰,文章古孟荀。学能全体用,巧不事组紃。

诗礼趋庭得,风规昔驯遵。先公开棨戟,大节挺松筠。

善述真无忝,仁声美有洵。会吹寒谷律,终解捧心颦。

贱子何为者,其生亦已迍。在金惭跃冶,于木更轮囷。

好著登山屐,常冠折角巾。行藏依草野,出入远城闉。

欹案看书卧,颓颜揽镜皴。何知年冉冉,只爱石粼粼。

东渐曾过浙,西行未到岷。遥登太行上,亦泛五湖滨。

处处闻风烈,超超远世尘。溯洄心未已,向往足犹踆。

行部干旌出,防边介士蹲。飞扬明铁铠,镗鎝响金錞。

并集三江鹢,初停六辔骃。霜应生白简,风欲起青蘋。

北斗瞻今近,南溟气自申。扶携观教化,洗涤待咨询。

幕府多英俊,贤君爱笑嚬。肯容狂狷士,长揖列嘉宾。

在官七百二十日,只为台州不为身。
民事勤劳心力尽,世涂忧畏鬓华新。
离筵欲醉樽前月,美景难留洞口春。
他日相逢应更好,诸君皆是眼中人。

参横月落闻街鼓。指杨柳、天边路。冷澹梨花啼玉箸。

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稳上鳌头去。

吹箫台冷秦云暮。玉勒嘶风弄娇步。四雁峰前凭尺素。

壁尘香减,绮窗风静,记得题诗处。

君不见梁王富侈甲天子,国东筑园三百里。复道崛崎象河汉,曲池潺湲写海水。

诏里益赐膏腴地,羽猎常从千万骑。爵马珍奇外域来,宾客游谈四方至。

本期千秋乐未改,奄忽繁华不相待。金舆玉辇已零落,雁渚凫洲竟安在。

君不见异时邹阳趋阙下,出入雍容擅文雅。宁知谗人一开口,束缚翻为狱吏骂。

又不见汉廷不重马相如,谢病因上梁王里。浮沉颇与诸生伍,枉却当年赋子虚。

梁园一旦生秋草,二公坎壈何足道。人间万事皆虚无,讵用区区恶怀抱。

大梁李侯才绝妙,司马邹生尔同调。江海遥分刺史符,文章不待承明诏。

相逢问讯今如何,命也岂免常蹉跎。南归又复不得意,赠子聊作梁园歌。

翼翼高斋,秩秩群经。推辞绎义,必敬必诚。持心惟虚,是受是承。

立志惟笃,是毅是弘。恢廓其量,可吞沧溟。奋作其勇,若捍都城。

求之勿易,思之勿更。取之欲博,约之欲精。圣言何疑,不疑不明。

圣道何正,不正不平。融会其殊,操植其恒。朝斯夕斯,期乎有成。

外怯不足,小德微能。内有若无,盎溢缶盈。惟仁之居,惟义之贞。

霁月之明,止水之澄。天君明泰,我纵我横。道无不得,理无不形。

富贵敝屣,子女酷刑。难玷污辱,宁过㓗清。大之天下,小之家庭。

是经是纬,是章是程。圣读庸行,马牛冠缨。博览孔殷,书匮是铭。

允矣君子,夜寐夙兴。惟诚惟勇,有权有衡。圣训赫临,于几于楹。

圣经是读,圣德是行。

澹扫胭脂碎玉团,天生异物著江干。月边标格娇增韵,雪底精神巧耐寒。

春意祇应容易见,人情还作等閒看。可怜弃置蓬蒿外,倚杖东风鼻一酸。

双杵鸣,孤鸿没,仰视方山青一发。良夜迢迢何以娱,扣舷更酌歌明月。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同学张陈子,干戈竟相侵。去去请息交,鸥盟蚤当寻。

钟期或未死,吾且囊吾琴。

九龄起韶州,妻子家海滨。又如帝室宝,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无古今。迢迢龙江上,鸿飞万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不随黄叶秋,况争紫兰春。

依依抱晚节,冷艳排霜晨。日暮碧云滋,折花思远人。

鸣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愿言垂采摘,岁晏委荆榛。

杨赐岳所挺,严武金天晶。
二子为时出,雇我非炳灵。
维岳镇四方,气秀天骨青。
巀嶭立千仞,力能产公卿。
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
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
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
我质培塿耳,胸中固峥嵘。
谁言华岳高,我山摩玉京。
是中所包藏,丹碧参瑰琼。
平居蛰云雷,飞雨溢四溟。
此岂真有之,落笔纷纵横。
发我文物秘,象渠膏泽倾。
太华屹不摇,我山身载行。

丫头小女十三余,楚楚风姿画不如。山似黛痕波似镜,把竿间钓子陵鱼。

魂迥难招屈左徒,伤心忍顾藐诸孤。龙精带雨长鸣剑,鲛泪临风尽落珠。

八口丧归扶广柳,一官甑破见莱芜。不知寂寞高堂下,尚有青蝇吊客无。

霓旌天半护烽台,鸟道云迷望或开。水拥南河吹日转,门迎北斗过关来。

秦城万仞徒空说,汉骑千群莫漫猜。自昔禁中烦拊髀,将军尤亟守边才。

初晴池阁暖无尘,花落丝飞不避人。秖爱年年好光景,须知华发一番新。

九奏清新称玉斝,八珍和旨奉兰羞。
须知天子娱亲意,不为乘春事燕游。
衰柳迷隋苑,衡门啼暮鸦。茅厨烟不动,书牖日空斜。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沈忧损神虑,萱草自开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