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自从我做官,已经在长安呆了七年了。
所交到的朋友只有元稹一个,这才知道成为挚交有多艰难。
难道没有小人物么?有却经不住一年一度的寒风。
难道没有身居要职的大人物么?近在咫尺,但脸色说变就变。
元稹与他们的不同就是,即使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誓言。
像是没有波澜的古井之水,又像是秋天节节分明的竹杆。
我们结为好友已经满三年了。
二人一起骑马赏花,也一起在雪中共饮。
在家中迎接彼此,根本不需要穿戴发带与发冠。
二人既可以在春日睡到太阳高照,也可以在秋夜畅聊到深夜。
二人交好不是因为一起登科,也不是因为同署官位。
只是因为二人心意相契合,内心深处没有异念杂想。
宦游:做官。白居易从二十八岁时考科举,开始走上入仕道路。
七年:从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白居易均在长安先后参加进士、特科等考试。
元君:元稹。
定交:成为挚交。
山上苗:比喻奸佞小人,以同利为朋。经不得风吹雨打。
要津:比喻显要的地位,其本义指水陆冲要之地。
之子:这人,即元稹。
谖(xuān):忘记。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说结为好友,已满三年。岁阑,岁终。
衡门:指代白居易长安居所。
具:穿戴。
为:因为。
方寸:指心。
心源:内心。
这首诗通过写二人一同出游,一起饮酒,畅谈至深夜的经历,写出作者对元稹的欣赏之情,以及对他们友谊的珍惜之情。诗句短小精悍,情真意切。
从这首诗可以见出,诗人在长安做官的这几年,在交友方面是有教训的,他曾真诚地想结交一些年相若道相近的同辈人,但在政治的风浪中很多人都放弃了自己的节操,也曾为了事业、前途而去攀附过一些达官贵人,但人家时不时地给脸色看。正是在诗人处于交友的怪圈时,元稹出现了。
元稹是白居易最好的朋友之一,二人同登科,同署官,又有同样的文学观念,他们共同倡导了中唐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史称“元白”,是彼此一生的知己。这首诗写的就是作者与元稹的友情。唐诗中吟咏友情的诗很多,此诗当属其中佳作之一,诗中所谓“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的生活情状,是二人交游生活的生动描绘。只有相知甚深的朋友,才能如此不拘俗礼。这样的生活大有出世之感,充满了一种士大夫式的理想情致。在这样的描写之后,篇末突然一个简括的收笔,点出了二人友谊的实质:“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只有知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当是亘古不变的交友之道。
“有节秋竹竿”是全诗的主旨。元稹在后来的和诗中,也拈出此句着笔。这是元白彼此对“孤且直”的赞许,也是元白为人处世做官的原则,足以说明元白的相同志趣及其在当时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
从《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题下作者原注知,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元年(806年)。元和元年元稹以左拾遗屡上疏论时事直言,被贬为河南县(今属洛阳),这首诗就写在这个时候。
万缕乱愁绪,一块大疑团。任尔风轮旋转,难破此重关。
贤圣几多苦趣,仙佛几多恶难,旧案怕寻看。细想不能语,老泪湿栏干。
收白眼,持翠管,写乌栏。偶谱断肠情事,举一例千端。
不管周郎顾曲,谁道醉翁嗜酒,作者意漫漫。一切有情物,如是可参观。
政术平生欠讲明,赖公关决可蒙成。食新虽有丰登望,阖郡宁无叹息声。
因为赛神携一榼,暂能择胜驻双旌。归来依旧尘劳在,不尽逍遥物外情。
洞庭林屋聚群山,问讯曾逢卖橘船。湖上白鱼多满尺,山中朱果不论钱。
仙家犬吠云连屋,泽国龙吟月满天。辟谷有方烦寄我,吾将多与世人传。
琼玖相要结,光辉比明月。佳期倏弦望,昭质匪圆缺。
云裾振丹陛,章甫滞诸越。忘年感绸缪,揆予伤薄劣。
所期峻明德,离合弦与括。
山城阳动日初长,快对飞鸿锦字香。玄酒载赓康节咏,梅花新赋广平章。
堪知吸露冰为骨,想见凌霜铁作肠。最是陇头无限思,一枝分得满庭芳。
一峰傍倚两山朝,云里龙孙响佩瑶。长与幽人发高兴,不辞雨雪过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