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贫困而担忧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注释

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主张。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见:谒见。

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攻打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在苏教版中,“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先王:指周之先王。

东蒙主:指受封于东蒙。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

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社稷之臣意译为附属于大国的小国。

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以何,凭什么。为:表反问语气。

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止:不去。

危: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摇晃着要倒下)。持:扶持。

颠:跌倒。扶:搀扶。

相(xiàng):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辅助者)。

兕(sì):独角犀牛。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一说读fèi,当地人称费(fèi)县。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辞:托辞,借口。

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人(东西)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患,忧虑,担心。寡,少。

盖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和无寡:和平了,人口就不会少了。

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安:使……安定。

相:(xiàng)辅佐。

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守:守国,保全国家。

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这里借指宫廷。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是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2、疾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辞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4、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曹刿请见(拜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拜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受到。)


5、过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 

过犹不及(超过,过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 

是谁之过与(过错)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二、词类活用

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2、疑问句 

(1) 求!无乃尔是过与

(2) 何以伐为

(3) 是谁之过与


3、省略句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 既来之,则安之

(4)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四、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把它作为;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用兵;今义:有事情。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①“国”古义:邦国;今义:国家。

②“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

赏析

  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臾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臾,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听到孔子的质问,冉有不得不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说:“是季康子想要发兵,作为家臣,我们也不希望他这样做。”

  冉有急于为自己开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没有就此作罢,继续说“冉有啊,古时的史官周任有一句话:‘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任职,不能胜任的便不要担任。’站不稳却不扶着,要跌倒了却不搀着,那么扶着瞎子走路的人还有什么用处呢?况且,你的话不正确。老虎和独角犀从笼子里出来了,龟板和玉器在盒子里被毁坏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孔子引经据典,以两个问句的句式对弟子发出请问,以比拟的修辞方式责备了弟子。在孔子眼中,他的两位弟子没有辅佐好季氏,就是严重的失职。

  在孔子的责问之下,冉有开始为季康子侵略颛臾寻找合适的理由,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严厉斥责道了冉有,孔子明确知道,季氏想要对颛臾动武,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但他不会被这样的借口蒙蔽。

  揭穿了季氏讨伐颛臾的真相,孔子没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开始论述正确的治国之道,借此来反衬季氏的无道。一席话道尽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他所主张的礼义制度。

  孔子最后又将话锋转向两位弟子,此话意在提醒季氏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将会引起鲁哀公的猜疑,进而引发内乱。联系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可知孔子的一番驳斥和规诫具有现实意义。当年,季氏权倾朝野,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鲁国国君哀公心有不满,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权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颛臾,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担心哀公会联合颛臾一起讨伐自己。这样看来,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形势有着冷静的体察,对季氏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对季氏发兵,是为了不使季氏与哀公的矛盾公开化、激化,进而造成国家的内战。孔子批评两位弟子,也是希望他们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篇文章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辩论,篇幅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写出了孔子的义正词严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词穷。对于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这一文学技巧,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义,是后学者可以学习、模仿的典范之作。

  猜你喜欢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深院停春雨,庭空鸟不鸣。自然清昼寂,尽是绿阴生。

满眼成青幄,无人惜绛英。轻风低鼎篆,迟日上帘旌。

远水明鸂鶒,平栏绕杜蘅。小窗临晋帖,误落剪刀声。

清都五云天,天中飞紫琼。
上皆青琳府,中有白玉京。
风露凄且冷,蕊宫云冥冥。
玉童折珊瑚,下弄银河星。

花气袭人喜欲狂。花前对酒乐非常。美人名字有余香。

粤海炎天才菉蔌,燕京腊月已芬芳。从今休说小南强。

忠顺昔受封,慕华款贡市。功惟不内犯,而无臂指使。

石柱白杆兵,勤王万里行。征播剿楚豫,解围成都城。

奢安以次定,噬蜀贼锋横。西南半壁天,孤撑一掌劲。

夫瘦云阳狱,阵亡者季孟。老寡百战馀,安然考终命。

平生娴翰墨,笳鼓叶竞病。木兰女儿身,戎装拖朝绅。

伞盖拜汉赐,于铄冯夫人。

车马西来自泽州,思君不见十经秋。
相逢把袂成悲感,明月当前两白头。

我游京国去,君向邺城来。自拂灯前剑,谁传花下杯。

停云虚夜馆,落月旷秋台。鸿雁飞何处,相思赋七哀。

古昔典礼崇圣贤,墓有卒守祀有田。粪除封殖严省谒,邦伯政教急所先。

文昭德业盛湖学,道统得与洙泗传。堂封近接萧寺侧,儒墨利钝纷戈铤。

城堙隧塞宰木仆,忍见图牒埋苍烟。吁嗟士气久不振,笾豆有享来墓前。

使君下车申大义,坐使故里开新阡。逃空设教事两立,共际明治相昭宣。

高薨伟表动原色,松槚一夕回清妍。愿输笔札为公赋,要与灵光嵂兀俱岿然。

行尽天涯鬓欲霜,又来姑孰过重阳。
试登翠巘邀珠履,更唤红裙侑玉觞。
野菊有花供客眼,公庭无事恼人肠。
诸君莫惜长鲸量,且伴衰翁入醉乡。
连峯竟无已。
积翠远微微。
寥戾野风急。
芸黄秋草腓。
我来岁云暮。
于此怅怀归。
霜雪方共下。
宁止露沾衣。
待余两岐秀。
去去掩柴扉。

旴溪水暖楮藤连,练作云衾与老便。补幅全胜羊续布,裹身疑是邓侯毡。

温欺枲絮娱霜夜,洁与梅花共雪天。要识故人淘莹意,可贪一暖但高眠。

千里旌旗接轴轳,王师日久费供需。秪知天下金如土,岂谓人间米似珠。

此日论功犹受赏,何人报主肯忘躯。讵无执法如公者,能上封章亦丈夫。

恶湿偏宜燥,孤高性独成。托根从石骨,结缕挂雕楹。

野烧不须畏,春风应有情。爰居下流者,污辱总偷生。

万家灯火六街尘,漉酒何妨脱角巾。绝似芳园桃李宴,鹿门春色十分匀。

朱门多好景,全宅在园林。
席上攀红艳,阶前蹋绿阴。
牡丹疑国色,孔雀是家禽。
珍重主人意,开樽日易沈。

风雪十日不放晴,城南裹迹年峥嵘。胜流走简辱蓬筚,招我来莅新诗盟。

今年太岁建丙子,支干正协眉山生。酌取寒泉设嘉祀,选胜近就糜都兵。

是时园中梅破萼,玉龙起舞笛吹落。主客忘形倒浊醪,酒香花气侵帘幕。

恍疑身在小罗浮,醉起折枝酬玉局。公昔信宿来吴中,实惟甲寅之春癸丑冬。

观镫曾和王规父,饮酒还过闾邱公。三瑞堂与虎邱寺,城西往往留雪鸿。

可怜命宫坐磨蝎,九死孤臣海南谪。蛮唱黎歌客倦听,吴天回首渺何极。

契顺远来询起居,十颂寒山慰岑寂。当年置酒赤壁矶,江上献寿豪情飞。

紫裘王郎奏新弄,惊起乌鹊无枝依。八百卅年一弹指,笠屐丰神尚如此。

泂酌亭上识遗像,须眉雅与陶庐似。清都道士径幽琳,与公生年同丙子。

更有幕府老沈逵,飘泊广南穷不死。三人踪迹渺难详,皆以生年显骥尾。

先辈风流赋乐神,良会自昔推绵津。后来冶城更继起,孙郎才调高绝伦。

我吴坛坫久无主,题襟谁复联今雨。家家膢腊祀黄羊,不为髯翁荐芳醴。

风雅主持赖寓贤,玉梅花下分朋笺。醉写松鹤为公寿,南飞一曲娱神弦。

若准贾岛祭诗例,迟鸿最是呕心篇。下走深惭与雅集,围炉欢笑驱烟黑。

但愿朋好不分张,白发年年作生日。

隆寒正北风,飘飘任此身。

郡城西去三十里,万树梅花一溪水。日出烟销不见人,人家隐约梅花里。

东风几日吹林薄,茅舍板桥春漠漠。娟如静女倚修竹,瘦若癯仙卧寒壑。

陂塘寂寂花愔愔,清溪仿佛桃源深。了无尘埃污履迹,时有雁鸭惊挐音。

天怜此境太幽绝,特倩我曹为搜抉。载酒晨冲古渡烟,寻诗暝踏荒林雪。

轻舟荡晴花正开,入花渐深迷路回。月明疏影掠篷过,风起暗香随棹来。

十年无复经河渚,回首同游半今古。重看水墨意茫然,始觉严兄用心苦。

雨溪云碓杂村舂,万顷腴田绿海中。绝顶日晴堪野眺,稻粱馀粒落征鸿。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