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遽遽。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空将降瑞雪,湖面上阴云密布;层叠的楼台与青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见水底的石块,游鱼来往,历历可数;幽深的树林没个人迹,只听到鸟儿喧闹相呼。

今天是腊日,我不在家陪着妻子儿女,说是去寻访僧人,其实也为的是自乐自娱。

僧人的禅房坐落何处?喏,就在那宝云山前,小道狭窄,弯弯曲曲。

孤山独自耸立,有谁肯在这里结庐?只有僧人,道行深厚,与山相傍护。

到了,那纸窗,那竹屋,幽深而又暖和,惠勤与惠思,裹着僧衣,正在蒲团上打坐。

天寒路远,仆夫催着回家,告别时,还未到黄昏日暮。

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树木都笼罩着烟云,一片模糊;有一只野鹘,在佛塔上空盘旋回互。

这次出游虽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着快乐。回到家中,神思恍惚,真像是刚从梦中醒来,那山中状况还历历在目。

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

注释

⑴腊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十二月一日,有的说是十二月八日。孤山:在杭州西湖。惠勤、惠思:均为余杭人,善诗。

⑵明灭:依稀模糊,似有若无。忽隐忽现。形容楼台山峦。

⑶鸟相呼:一作“鸟自呼”,言鸟相和而鸣,如自呼名字。

⑷名:名义上。道人:有道之人,此指和尚。

⑸宝云山:在西湖北面,有宝云寺。

⑹团蒲(pú):即蒲团,和尚坐禅的用具。

⑺晡(bū):申时,黄昏之前。

⑻云木合,云和树迷蒙成为一片。

⑼野鹘:属鸷鸟类,飞翔迅疾。浮图:佛塔。

⑽怳(huǎng),恍惚。遽遽(jù):惊动貌。

⑾亡逋(bū):逃亡者。

赏析

  这首诗分入山和出山两个片断来写,而以访惠勤、惠思贯穿连缀。

  首起点出时间地点。二僧结庐孤山,孤山在西湖边,所以诗从西湖展开,说自己在一个昏沉欲雪的日子出行,见到西湖上空满积着阴云,低低地压着湖面,西湖边上的楼台与重重叠叠的青山,笼罩在烟雾之中,若有若无。这样,抓住气候特点,略加点染,展现了一幅光线黯淡的水墨图,朦朦胧胧。接着,诗人眼光从远处拉回,写近处山中,水流清浅,人迹不到,只有鸟儿啁哳宛啭。虽是近景,因为极静,又显出了山的幽深。同时水清、无人,又与节令、气候相关。

  以下诗入题,写访僧。先写未见僧人所居时,说明自己腊日不和妻子儿女团聚,特地入山访僧,是为了陶冶性情,自我娱乐。僧人住在山中,山路盘曲纡回,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纸窗”二句,写见到僧人所居后。僧人所居只是纸窗竹屋,僧人则拥褐而坐。轻轻点染,写出景物的幽旷与僧人淡泊生活,揭示了僧人高尚的品藻;诗人访僧的经过,与僧人的交谈,就隐藏在会心之处,不写而写了出来;同时,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天寒”句起写回程。天寒路远,所以天未晚就回家。不说是自己要回去,而说是由于僮仆相催,又点出自己与二僧谈得很投机,依依不舍。出山一看,只见云木回合,野鹘盘旋在佛塔之上。云木合,说雪意更浓,垂暮光线更昏暗,树木隐在迷雾之中;野鹘盘空,又在迷离之中点染一二清晰之景,使画面饶有深趣。这一景色,与起首四句相呼应而不重复。

  结末四句,写到家后的感受。“欢有余”应接前“实自娱”而来,说明不虚此行,游之乐及游之情都表达了出来,自己的人生观及僧人的清净无为也得到了再次肯定。而火急作诗,更加深了自己的欢快感。“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不仅写了自己的心情,也是苏轼文学创作观形象的表达。苏轼作诗强调敏捷的观察力及翔实的表达能力,善于捕捉一瞬间的情感与景物,这首诗也正体现出他的创作特色,从各个角度描绘出景与情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情画意。

  此诗的用韵也显示了苏轼诗娴熟的技巧。诗除了少数几句隔句用韵外,通首一韵到底,音节畅美自然。清纪昀批说:“忽叠韵,忽隔句韵,音节之妙,动合天然,不容凑拍,其源出于古乐府。”其中“孥”、“遽”等字都是险韵,尤为难得。

赏析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同年十二月,苏轼游孤山访惠勤惠思后作此诗。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一轩名野非尘境,嵩少烟岑送好风。
日月岁时都属已,更於何处觅壶中。
有士才如此,流光驶若何。
笔端风雨快,胸次古今多。
止止杯中物,鸣鸣耳后歌。
低头聊小忍,唾手即高科。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情尊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恍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何处行云去,逍遥出洞房。月里傥并色,镜中无此妆。

所思望不见,稿袂日边扬。

径入荒畦僻,相携支许俦。院凉烟起翠,林净叶惊秋。

杞橘浮香细,葴莎向晚幽。绀园淹对久,萝月已如钩。

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扈从銮舆三万里,谟谋凤阙九重城。

衣冠异域真余志,礼乐中原乃我荣。何日功成归旧隐,五湖烟浪乐馀生。

阴云破腊不曾晴,瑞雪随风落五更。积玉未平鳷鹊瓦,飞花先满凤皇城。

润深农亩千畴平,尘压龙沙万里清。最好寿杯浮喜色,明年洗眼看升平。

衔悲向南浦,寒色黯沈沈。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

独飞时慕侣,寡和乍孤音。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

离心多苦调,讵假雍门琴。

风雨两乡难缩地,小窗时读去年诗。九龙何处云深浅,一雁不来人别离。

老树引藤秋结子,黄猿窥果昼呼儿。遥知句就无人解,月落山灵堕泪时。

苍崖压境竹缘坡,疏雨苔花两屐过。童子候门施问讯,老僧入座说伽陀。

茶屏古翠连枝巧,萝屋繁阴蔽暑多。百丈泉头借禅榻,尧天安乐有行窝。

居近蓉城满县花,三春渐见拂桐芭。缁帷问字风生座,碧幔传经月映纱。

峒麓遗言用断简,浦城馀泽属名家。双仙别有延年术,冰谷休寻汉武瓜。

东方禀易象,玩世隐廊庙。栖心抱清微,混迹秘光耀。

玄览寄数术,纳规在谈笑。卖药五湖中,还从九仙妙。

八尺方床织白藤,含风漪里睡瞢腾。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

海底金鸡唱夜阑,扶桑捧出一轮丹。朝朝不是咸池浴,那得常新万古看。

江头春水多,汤汤今复古。不载落花回,只载斜阳去。

杏花已过桑叶稀,禁中清昼双掩扉。官人不来吏卒散,我独兀坐蟠孤罴。

榻尘小拂试方麴,砚垢细涤研隃麋。唐贤著作稿盈屋,制诰一体尤乖离。

王言首辑冠众集,治水先冀余梁岐。编排鳞次苦芜秽,乱发未斩犹棼丝。

割裂苦碎百衲锦,合并强集千羊皮。缺文颇疑石鼓古,误字恐受金根嗤。

参以众书见同异,覈以正史无纷岐。删除肯使禾莠杂,选择要辨熊蛙肥。

当时承旨况专职,燕许手笔何淋漓。翰苑诸集幸可考,奚必掩取臣工为。

麻沙百过目生眩,铁擿三绝手尽胝。胡为宋五惯坦率,张目不见千珠玑。

有时强作解事语,武断若判公堂词。古人饮泣后人笑,餐钱月给真虚麋。

鲰生持论少同调,赖有孙楚堪我师。纠谬时时恕吴缜,列衔往往容臣祁。

晨趋共听禁钟细,暮归每趁归鸦迟。穷通岂恃三寸管,秘文校理臣所司。

谢安捉鼻恐不免,读书要及投间时。上方笔札敢轻费,好趁官烛㸐双枝。

诗成火速付急递,新月已照黄琉璃。

东涧岩谷秀,粲然金碧丽。亘野丹气明,向曙霏烟霁。

磴泻红玉泉,林纡赤凤髻。日出诸峰上,月皎半天际。

幽谷纾绛缯,层崖荣锦罽。羡此山居人,萧然远尘世。

老去心何用,题诗满粉墙。
空庭夜待月,静室昼焚香。
策杖闲寻水,移床卧向阳。
自怜衰病者,雅称住闲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