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棕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蜀中多产棕榈,十有八九都长得很高大。

棕毛虽多但割开剥下太多,树也容易枯朽。

棕榈尽管具有大如云的树叶和经岁寒而不凋谢的生命力。

但是如果过量地砍伐,它将比易衰的蒲柳更早地凋落。

当时军用物资缺乏,连棕毛也要取尽(编为马具)。

可怜你们江汉人所生产的东西还剩什么呢?

就好像割剥过甚的枯棕一样,不能不使我深深叹息。

死者也就罢了,生者又凭什么保全自己的性命呢?

见到啾啾的黄雀不停地啄着棕榈,棕毛如同飞蓬一样乱飘。

不禁想到如此高大的乔木也被摧残得形影枯于,埋没在杂草中了。

注释

蜀门:犹蜀中,即成都。

棕榈(lǘ):也作“椶榈”,常绿乔木,棕榈皮上有毛,称棕毛,可制绳帚刷等,故下有“割剥”语。

十八九:十有八九。

割剥:割开剥下。

如云叶:如云样的棕叶,形容棕叶甚大。

岁寒后:指棕榈和松柏一样,虽经岁寒而不凋谢。

斧斤:伐木的工具。

先蒲柳:比蒲柳先凋落。蒲柳,生在水边的水杨,又称蒲杨,易生也易衰。

军乏:军用缺乏。

一物:指棕榈。

取:此处读zhǒu。

江汉人:四川人。汉,指西汉水,即嘉陵江,此处用江汉代指蜀中、蜀门、巴蜀。

生成:指上文以“棕榈”为代表的地之所生、人力所成的“物”。

复何有:还有什么。

啾啾(jiū):虫、鸟细碎的叫声。

啅(zhuó):鸟雀叫声,一作啄。

蓬:草名,又叫飞蓬。

形影干:形容棕榈枯干,一作枯形影。

没:埋没。

藜莠(lí yǒu):恶草的通称。

赏析

  此诗二十句,可分三段。

  前八句为第一段,写棕之枯。

  首二句直入“棕榈”以应题,并用“蜀门”加以限定。棕榈树生于秦岭以南,蜀地自然多见。此诗既慨蜀中百姓之不堪繁赋,因托当地多见而平凡之树种来作载体,又能以“割剥”相贯,使二者形、意吻合。表里如一,主旨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空间。如任取一物加以咏叹,便不能使作品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四两句紧扣题中“枯”字,用抑笔,言棕皮因割剥得太厉害,纵然这树很多且十有八九长得高大,也难逃厄运,会很快枯萎的。在结构上,此处用“众”呼应前文“多”,又以“虽”、“易”二字形成逆笔转折,造成开合之势,宕出下文,由叙述转为描绘,进一步刻划其“枯”:“徒布”二句用宽笔,言棕榈本来其叶如云,如松柏经霜雪而不稍减其青翠之色;“交横”二句用紧笔,言其枉自具备了耐寒的品质,终因斧斤交集,先于蒲柳凋零了。此处用不耐寒冷、至秋即衰的蒲柳作反衬,用笔一松一紧,将棕榈惨遭割剥的不幸作了立体的描画,构成丰厚的意象,使主题能植根于其中并得以深化。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述棕枯之由。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二句承前启后,为全诗过脉。前已言棕被“割剥甚”,先于“蒲柳”而凋零,至此顺势一接,道出其所以出现如此反常情况,是因“军”兴而物“乏”之故——战乱频仍,军中自然匮乏,故凡有可用之物,皆被搜刮以充军实,棕皮当然不能幸免。这两句又是诗眼。句中一“伤”一“苦”,构成全诗的情绪基调,与题中“枯”字暗扣:棕若不“枯”,何以令诗人既“伤”且“苦”?二字将诗人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与衰败的国运的深深忧虑全盘托出。而一“尽”字,又是全篇立意的关键:棕因“尽”剥而枯,民因“尽取”而不欲活,这正是诗所要表达的主旨。“嗟尔”以下由“物”过渡到“人”。既然“官”已“尽取”一切有用之物,蜀中百姓已没有什么剩下的了,就与那因割剥过度而枯死的橡榈树命运相同,这是多么的令人吁嗟、叹息。此处继“伤”,“苦”之后,又连出“嗟”、“叹”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之辞,将诗人一腔忧国忧民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接着“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两句,一笔双关,既写人,又写树,意谓:无论是树是人,死去的也就罢了,那么活着的又靠什么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呢?断绝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死者的今天不正是生者的明天么!诗至此立意又深一层,不仅哀伤死去的,更是担忧活着的。从诗人奏响的情感音符中感受到了他那颗赤子之心的搏动。就章法言,此处由人而及于树,又提起了未段。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是感慨之辞。

  《诗经·秦风·终南》有“交交黄鸟,止于棘”之句,起兴之语。此处“啾嗽黄雀”与之异曲同工,为见景生情,进行气氛渲染与情绪烘托。黄雀呜叫,其声“啾啾”,好不凄惨。这与《兵车行》结末“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嗽啾”实为同一种意境,所异者一写战场,一写后方,可见偌大中国,已无安宁之地。“寒蓬”句,言枯棕经黄雀一啄,棕毛纷飞,如蓬草般随风飘散,景象亦不可谓不凄凉。两句同为场景描写。

  结尾两句由此而生无限感慨:“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既写树,又言人,仍是一语双关——被“摧残”者,何止于棕榈树,而“形影干”,也是对被榨干血汗与骨髓的劳动者的真实写照。“形影干”与前文“割剥甚”首尾照应,扣“枯”字,是点题之笔;一“念”字,寄托着诗人对惨遭“割剥”的树与入的无限同情;“摧残”之辞,又表达出诗人对官府横征暴敛行径的无比激愤。然而,诗人一介书生,阻止不了这场悲剧的上演。结局只能是“没藜莠”——树枯而人亡,一同埋没于荒草丛中l此处与前文“如云叶”、“青青岁寒后”构成形象与色彩的强烈反差,从而使全篇主旨得以凸现:蜀地棕榈树本是干拔而叶茂,其色青青,终因过度割剥而形销影灭,埋没荒草;蜀中百姓本是丰衣足食,太平安康,终因战乱军兴而惨遭掠夺,生计断绝,竟然会因冻馁而死。正如王嗣爽所说:“因军而剥棕,既悲棕之枯;因枯棕而念剥民同之,因悲民之困。”(《杜臆》)

  这首诗托物而寓意,主旨直露,是杜甫咏物篇什中现实性很强的佳作,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关心民瘼的博大情怀。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则以比为主,借树言人,使全诗所要表达的主旨形象化,从而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又在比兴中兼用赋法,时而直陈其事,摒弃了一般咏物诗的含蓄,这既是抒发强烈感情的需要,又得“为民请命”之旨,使诗歌增强了针砭现实的意义。此外,在章法结构上,注重了前、中、后的关联与照应,又多用双关,使出入转化更显自然而不露痕迹,足见诗人驾驭是体的非凡工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上元二年(761)秋,当时中原战乱未平,蜀中又有藩镇割据之患(如不久前的段子璋之乱),加上西面吐蕃屡相侵扰,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交集。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军兴而赋重的局面,下层百姓被重赋盘剥而欲活不得的悲惨处境,不能不引起杜甫的深切关注与同情,遂借物言情,托棕榈之被割剥过甚以至于枯死,来寓蜀中百姓的惨遭暴敛而生存无路。作者由棕之枯,看出了剥削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于是写了这首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卢敖夫归骖鸾侣。相敬如宾主。
森然兰玉满尊前。举案齐眉乐事、看年年。
我家白发双垂雪。已是经年别。
今宵归梦楚江滨。也学君家儿子、寿吾亲。
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残月色低当户后,
晓钟声迥隔山来。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
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
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名为淮郡实江城,采石江心郡吏迎。
一苇横通秋浦近,双旌何异昼衣行。
承平豫事疑生事,缓急图成岂解成。
我有{内双豚去月外囗}风桑土句,聊当束帛赠先生。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去年骑鹤上扬州,意气平吞万户侯。
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
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己求。
记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门下至今羞。

临江国城多侠儿,?翿锦韝冠雄鸡。跪推王毂中尉府,中尉府前乌夜啼。

不如蜩推江头燕,犹解衔来坟上泥。夷门少年隐酒屠,将身付心心不孤。

淮南金椎辟阳颅,匈奴偶人射郅都,若曹冠韝胡为乎。

驴背诗情古,天涯破锦囊。风尘嘲杜老,衫笠画襄阳。

人困乡愁集,春寒酒力强。竟遭长官骂,应坐太颓唐。

风前不见玉壶冰,追想欷歔泪欲横。官小仅能离令尹,家贫还祗似书生。

深沉每见仁人勇,惠爱常留长者名。不负铭诗并篆字,千年松柏共佳声。

寒。涧水粼粼白石间。终难去,沧海作波澜。

琼香一片委轻埃,犹忆春时傍砌开。肠断江南陈叔宝,丽华身后恰归来。

从来性,本来命。无形无质怎生惺。啰哩凌,哩啰凌。

汞中明,铅中莹。霞光里面通贤圣。啰哩凌,哩啰凌。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
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兴阕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空城索索,鼠穴狐栖。
白骨不葬,悲风凄凄。
嗟尔黄雀,何不去此逃?朝鸣啾啾,夕呼嗷嗷,慊慊长苦
饥,尔生一何劳。
雀闻心中苦,口噤不能语。
大泽饶风波,其上鸱鸢多。
东人挟弹,西家张罗,各自怀机智,爱惜田中禾。
覆车之粟人尚收,官仓之储宁汝由?何如霝蹋空城里,草
根木实无人主。
经年不见有行踪,蓬蒿跳踉谁禁汝。
蚩蚩尔黄口,慎莫生咨嗟。
待得毛羽成,努力自为家。

万家忙馈岁,一叟念初元。排闷诗宁野,邀眠酒又村。

故乡山水隔,世事雨云翻。欲作挥戈想,其如若水昏。

胜迹三天洞,清游五字诗。悬泉垂马乳,暗谷隐龙池。

坐久禽声集,吟残树影移。贤侯兴不浅,应有后来期。

西域星槎远取将,青门五色想难方。金刀切落水花冷,沁透相如渴脉香。

紫蒂黄苞破腊寒,清香旋逐角声残。

琼林春暖记分违,叙好如公在昔稀。
鱼腹一书劳远寄,鹊枝三匝幸相依。
初筵虽负兵厨约,馀爱终分赵日晖。
从此吴门书盛事,即看丹诏凤衔飞。
洛阳才子旧交知,别后干戈积咏思。百战市朝千里梦,
三年风月几篇诗。山高雁断音书绝,谷背莺寒变化迟。
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