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昔日我在宋中一带游历,汉梁孝王刘武自梁徙都睢阳,修园林、扩建城池。
当今的宋中仅次于唐代著名的商业交通发达的城市陈留,而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则和贝州、魏州相等。
一个城邑中就有数万户人家,街道两旁的高楼互相辉映。
船和车马占据大半的天下,主人和宾客都十分欢乐。
白光闪闪的刀刃用来杀光不义的坏人,把所有的黄金都拿出来酬谢英豪。
此地富庶繁华,闹市仇杀,会带来迅速报复。
回忆起在安置酒瓮的土台,结交了高适和李白两位好友。
两位公子的写作才能十分了得,让我十分的和颜悦色。
情绪高昂的时候登上繁台,遥望长满青草的平原感怀汉高祖之事。
砀山县这个地方,汉高祖一死,这里就没有人了,只有雁鹜相互呼应而已。
玄宗尚武好战,当时国家尚未衰颓。
英勇的将士收复西域蛮夷之地,安禄山、张守琏战胜契丹民族。
蒙蔽邀功,用百万人攻打一城,只报胜利,不报失败,所以虽败而报捷。
把战士看作泥土一样贱,为争取尺土,不惜牺牲一百个人的性命。
开拓边疆未成功,天下大乱,升平和悦的景象离开人间乐土。
时光流逝不停,而自己的朋友们却分散凋零。
我将一腔的愁思寄托在哪里,好友相继去世,十分悲悼。
李白和高适已经离去,我空怀有诚恳的心,却徒劳无用。
不再看望颜延之和鲍照,乘坐一艘小船在荆州巫山漂泊。
勉强加餐,常常担忧自己无力照顾朋友的遗孤。
宋中:今河南商丘市南。
梁孝王都:汉梁孝王刘武自梁(今开封市)徙都睢阳(即宋州),修园林、扩建城池。
陈留亚:仅次于陈留。陈留,是汉、唐以来商业都会。
剧:政务繁重之地。
贝:贝州,故地在今河北清河。
魏:魏州,故地在今河北大名。
通衢(qú):大道、交通要到。
雠(chóu)不义:杀死不义的坏人。雠,仇杀。
倾有无:倾其所有。“有无”是复词偏义,偏在“有”。
红尘:指人世间。
斯须:片刻。
高李:指高适、李白。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称高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论交:结交。
酒垆:酒家安置酒瓮的土台。
藻思:写作的才能。
色敷腴(yú):颜色和悦的样子。
气酣(hān):情绪高昂。
吹台:即繁台,在今河南开封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期师旷吹奏之台。汉梁孝王增筑称“明台”,因此称为“吹台”。
怀古:即下面所提汉高祖之事。
平芜:长满青草的平原。
芒砀(dàng):唐时砀山县属宋州。
雁鹜(wù):亦作“鴈鹜”。鹅和鸭。
先帝:即唐玄宗。
寰(huán)海:海内、天下。
长戟(jǐ):比喻军队将领,这里指安禄山、张守琏等。
林胡:汉时匈奴种族名。
百万:指兵力。
献捷:报喜不报忧。
组练:组甲练袍,这里指精兵。
拓境:即开拓边境。
元和:太平和乐的气象。辞:离开。大炉:天地、人间。《庄子》:“以天地为大炉。”这里指天地间。
朋友尽:指除高、李外,如郑虔、严武、苏源明等人。
合沓(tà):相继重迭的样子。
徂(cú):逝。
存殁(mò):指活着的自己和死去的友人。
呜呼:恸哭。宝应元年(762)李白死,永泰元年(765)高适又死,所以说“再呜呼”。
益堪愧:一作“病益盛”。
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喻指高李。
凡马:杜甫自谓。
徒区区:空怀有诚恳的心,却徒劳无用。杜甫十分爱才,因此对高李之死,十分痛惜。
颜鲍:指颜延之和鲍照。
荆巫:荆州巫峡,指漂泊夔州。
违抚孤:无力照顾朋友的遗孤。
这是一篇缅怀往事、抒发乱离之感的诗。在诗里杜甫怀念乱前宋中的繁华,伤盛世的消失,讽谕唐玄宗好武功所造成的恶果;忆恋同李白、高适游宋中时的友谊,痛挚友相继死亡,叹自身的衰老飘零。
全诗分四段,开头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宋中地区的繁华;十三句至二十句为第二段写与高适、李白的邀游;二十一句至二十八句为第三段写唐明皇开边之事;最后十四句为第四段,叙写乱离死生,而深痛高李之亡。既有现实经历的生动描述,又有几十年来郁积于心中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此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秀而不冶,艳而不妖。
此诗前十二句,写昔时宋中梁孝王都的风物人情。当时的商丘古城名声仅次于陈留,而与贝州、魏州齐名。这里人口众多,有高楼、大道;水陆交通便利,以至于“舟车半天下”;人们热情好客、行侠仗义。次八句,回顾与高适、李白游览的情景。他们在酒瓮的土台跟前畅饮,“登文台”赋诗,观梁园雁池,望芒砀云烟,追思汉高祖斩蛇起义创业、梁孝王主宾相得作赋。再十句,写唐玄宗当年穷兵黩武、四方征伐,致使生灵涂炭、天下混乱。后十一句,表达对高、李的悲念和哀思。由于岁月流逝、遭逢离乱,朋友已经亡故。李白死于宝应元年(762年),高适也卒于永泰元年(765年),而今自己亦到了衰落之暮年,又“独在天一隅”“系舟卧荆巫”,真是“存殁两呜呼”。诗人以“乘黄”“颜鲍”指高、李,以“凡马”自比,而且常常愿尽“抚孤”的义务,对高、李的尊恭和思念,也表明了三人之间的情深意笃,同时也看出商丘之游对诗人来说是美好,不能忘怀。
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居留夔州。诗人故地重游,触动诗人对李白、高适亡友的怀念,作《昔游》续篇。
更深坐久烛花短,人静红炉火初煖。朔风吹得笙簧寒,碎剪霜华上银管。
揽衣拭目雁行细,梅梢月到松梢未。敲冰化水浇醉肠,写向吟窗敌寒气。
鼓鼙冻损声不动,别院人添翠衾重。笔尖欲挽阳和回,蝴蝶无情入春梦。
朝来閒倚阑干立,忽听林鸦报晴日。殷勤细读中夜诗,一笑云边乱山出。
二月芳郊春草生,故人相送蓟门城。知君归奉中涓教,应促平反使者行。
偕隐曾传,潜渊妄托,休猜绵上娉婷。十笏荒祠,凝尘谁扫朱棂。
春松秋菊东阿赋,问宓妃、甚事干卿。枉思量,罗袜凌波,翠羽扬灵。
千年梦雨空飘瓦,怪胥涛遗恨,历劫难平。唤渡蛾眉,等闲风浪还生。
茂宏九锡徒相笑,怕短辕、到此须惊。赛村巫,一勺椒浆,好荐鸧鹒。
先生统大业,玄化渐八维。仪刑孚万邦,内训隆壶闱。
皇英垂帝典,大雅咏三妃。执德宣隆教,正位理厥机。
含章体柔顺,率礼蹈谦祗。螽斯弘慈惠,樛木逮幽微。
徽时穆清风,高义邈不追。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馀晖。
银鲈重引江湖兴,金掖初分鸳鹭群。白水春帆瞻细雨,青天绝塞送孤云。
初晴池阁暖无尘,花落丝飞不避人。秖爱年年好光景,须知华发一番新。
初觉烦虑清,便忘疢疾患。抚序秋正深,惊时岁将晏。
俄看雷霆过,仰瞻云霞烂。无心警晨鸡,有意侣寒雁。
凉飙轻袭裾,新月忽窥幔。启涂信云首,言旋直如半。
未问季主卜,岂邀隶首算。平生感瞿瞿,虽休毋敢慢。
恐辜眷旧恩,忍怠垂成宦。观往起遐思,知来自深玩。
忧至时读书,兴发一遣翰。近窗罾网施,傍楫葭菼乱。
戋戋念未申,耿耿坐待旦。抱迹义取韬,执德理终焕。
谁无依恋情,岂兴迟暮叹。生还傥可期,厄酒召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