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首联先是抒发人生感慨,人越老,生活中乐事也越渐稀少。颔联写桥畔村头的集市风光,有桥畔莼丝担和村中小酒店。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尾联以“郊行”应题以结束全篇。全篇无一“喜”“乐”等字眼,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
首联以抒发感慨的议论提起:人老了,感到生活中乐事不多。时间一年年地过去,眼下春天又完了。这两句诗,联系陆游的经历来看,不应视作叹老嗟卑的陈词。诗人有志难伸,被迫赋闲,光阴空逝,欲挽无由,当此之际,不会没有“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陆游《醉歌》)的激愤,只是这首诗没有触着这方面的话题,因而出语平和罢了。不过,“容易”和“又”二语,还是约略透出了一丝感慨之情。
中间两联就承接“春归”二字落笔,具体展示初夏时分平水道上的景象。
颔联写集市风光:桥上莼丝担,路旁小酒店。陆游生于江南,对于其味深有体会,一个“滑”字,最能表现莼菜特色。桥头是过往行人必经之路,莼丝担停在桥头,可谓善于选择地址。从“压”字可见,担中莼丝数量不少。在这桥畔村头,酒店自然是少不了的。初夏时,豌豆、黄豆相继粒绽。江南村俗,带荚水煮,用以佐酒。村店中常可以见到用粗瓷碟子堆起几盘以招徕顾客。二句颇能表现时令特点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
颈联转而写初夏自然风光:傍水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不说“莺语”、“蝶飞”,而说“莺语语”、“蝶飞飞”,动词叠用,情景热闹,读来更有亲切之感,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时当初夏,郊行稍久,即感暑气侵人。于是诗人便取出单衣,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换下了夹衣。“小立桐阴换夹衣”,是这首诗中最动人之句。诗人描绘了这一生活琐事,而换衣之处是历来以喻清节的梧桐之阴,则更增添了几分雅致。
圣道如太极,品汇自生成。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
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千载寄遐思,光景无边春。
一潭鉴寒碧,方寸洞虚明。执卷恍瞻前,舍瑟铿有声。
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风醇。穹舞丽景舒,琴歌南薰清。
谁知此中乐,天理皆流行。
先公作宦古齐东。此地当年见汝翁。恂恂敦朴古人风。
六十四龄闻抱汝,今朝见汝与翁同。昨宵偶尔梦罴熊。
九日潭空龙独眠,三春雷雨建阳天。荔枝花发啼黄鸟,闽海迢遥望日边。
春日深宫静,闲观女史箴。倦来俄起立,蝴蝶下庭心。
公诗态度霭祥云,绮语天香一样新。楮叶雕锼空费力,杨花轻薄不胜春。
老成此日名园主,俊乂同时上国宾。乐事赏心涵造化,拨根未逊洛中人。
金鳌之山金碧浮,重玄宝坊居上头。钟声夜度海门月,树色远揽丰山秋。
龙伯国人真妙手,掣此巨灵镇江口。丹丘逸士来跨之,石洼为尊江当酒。
黄须天子七宝鞭,黄头渔郎棹江船。百年尘迹果何在,芒砀云去山苍然。
历试诸难固天造,中兴开国何草草!腹心有疾日月昏,英雄无声天地老。
两宫不归汴水流,此地空传帝子游。惜无健笔驱风雨,一洗江山万古愁。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
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
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
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
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
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
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
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
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
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
故人却聘逃临安,有叟西台击竹还。相逢静听啼鹃哭,石君洒泪比人寒。
斜飞半角都安在,朱鸟魂归朝局改。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
会稽山南宝气空,妖僧一炬烧云红。六丁独抱石君去,多年稳卧冯夷宫。
老渔大笑呼君起,有似蕤宾跃池水。清光耿耿照秋霜,错道文山犹未死。
吁嗟乎!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斲研赵承旨。
相如未用尚文园,暴胜威名世已传。揽辔一时高莫挹,著书千首浩无边。
顾惭局趣何能驾,望绝骐骝不得前。圣世料材方责实,便应归泛五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