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的开头便写得颇有趣味:“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揞颐看,容我偷闲。”作者倚着阑干欣赏美景时,发现山林里又新长出了两三竿竹子,这一细致的观察描写说明作者常常到这里游玩,而且心情悠然闲适,以至于对林子里长出两三竿新竹如此细微的变化都能发现。接着,作者又写自己倒拿着手版,用手拖着脸颊,欣赏亭外景色。“倒持”两字写得很细致,“手版”是官员用来记事的物品,而倒持手版这一动作,意味着这时的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官员,而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观览美景。这正是对自己忙里偷闲、身心愉悦状态的活脱脱写照。
接下来的三句是对爱山亭上迷人景色的细致描绘,分别从动、静、远、近的不同角度来描写青山景物:“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这三句描述了清凉的山风吹过松林,白石上长满了青苔,雨打芭蕉、疏花初放等美景。这些描写从动到静,从外到内,写得非常有趣。
曲子末尾,作者不禁感叹道:“青山爱我,我爱青山”。青山给了作者这么多的美景,足以见“青山爱我”;作者为青山流连忘返,可见“我爱青山”。在仕途之路上郁郁不得志的作者,能在这片清静幽雅的游赏之地发出这样自然的心声,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张可久在德清县任属吏期间,闲暇之余常常去往爱山亭游览休憩。作者曾在《木兰花慢·德清县圃爱山亭》写道:“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 可推断此曲是作者游玩于爱山亭,一时兴起而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老蟆蚀月缺,破镜掷道边。金枢坏一夕,玉斧斲千年。
何人挟寸铁,插羽飞上天。但令蟆磔死,重看十分圆。
地卤不敏树,珍植何由畅。斸根移芭蕉,美荫跂可望。
芳心日卷舒,翠叶忽张王。偏工鸣秋雨,疏密眇难状。
霜风一以厉,狼籍坐惆怅。谁言褴缕中,秋子得佳饷。
缃囊贮瑞露,厚味天所贶。怀哉腊毒言,节口畏生瘴。
年年日至为谁至,忽忽时来愁又来。惜寸惜分凭一线,观微观动倚诸灰。
未知人事长和短,且任天心去复回。满目寒烟空际搅,暮光谁许数峰开。
杜陵寂寞几经时,遣兴空留卷里诗。早觉冰霜成岁晚,可怜松菊后秋衰。
秦城楼阁千年思,蜀道烟花万里悲。异代那知亦同感,古台寒日雨丝丝。
蓝溪南去到蓝洲,水底崭崭石不流。回望朱宫云雾里,白云深处更高楼。
三生文采赵公子,四海声名仇使君。弹琴不作《广陵散》,焚香遥驻博山云。
玉署春来莺漫语,繻衣人去雁空闻。龙蛇两纸光如玉,即是安西与右军。
折兰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
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
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
正目渺、骞情愁予,又吴潮、吹上竹枝词。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
西园渐届清商节。疏林一声凄切。叶底潜流,枝头乍送,常向空庭纷聒。
齐姬恨结。正无限伤心,晓风残月。寥落高天,满身凉露响还歇。
故园旧曾听处,柴门闲依杖,清韵飘忽。翻入云深,传来院静,不数哀蛩啼鴂。
悲秋自说。任南陌东城,斜阳明灭。更忆闺中,鬓丝真髣髴。
草色王孙路,柳条天下春。鸿宾高念侣,鹰絷曲随人。
问俗衣冠拙,杜门谈笑真。相驱饥有力,靡骋乱无因。
伐鼓中原贼,炊珠吾土贫。稻粱啼寡妇,烽燧亘征尘。
月旦评黄宪,沧洲挈惠询。断金数轻薄,抱玉与沈沦。
海出珊瑚气,霜知栝柏乡。素交原有属,别恨为重陈。
忆昔书堂聚,逢君早岁亲。盟心俱落落,逐队各振振。
文史三冬益,恩情千载新。音余山水意,迹自駏蛩伦。
风日开轩好,家庭置酒频。莱衣朝烂缦,缟带坐逡巡。
榴叶青于染,荆华艳似紃。铜镮留紫燕,碧井狎文鳞。
物态婵娟足,交期脱略信。嫌都忘弟妹,欢不间宵晨。
世事翻云雨,浮生感溷茵。药笼遗小草,车毂是劳薪。
绝塞飞狐险,高台骏马珍。关河惨幽蓟,战伐阅燕秦。
白日辞乡树,黄流暗去津。江南载书剑,天北指星辰。
恻恻倚闾望,飘飘去国身。之官依夏馥,惊座到陈遵。
浩荡游无色,萧条笔尚神。故人多落魄,远道独含辛。
作客山陬晚,违时跬步迍。田问叹鸿鹄,地上走骐驎。
谋食惩书卷,登场易笑颦。儿曹且纨绮,昼气亦金银。
乡县浮云隔,荒斋暝雾屯。壁昏蜗寄窄,檠浅鼠窥嗔。
归梦迷难觉,离居意未申。出门春黯澹,伏枕母嚬呻。
深涧松根郁,孤芳兰佩纫。洪炉金莫跃,洴澼手还龟。
羁旅空骧首,天涯送去䑳。江云飞缥缈,岳树望嶙峋。
壮志看青镜,君行近紫宸。圣贤闻赠处,韦布待经纶。
龙眠图画孝经真,萟苑流传拱斗辰。镌石鸿堂称二妙,神超诣绝照千春。
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
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