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湖上画船儿”一曲写西湖夏景。与第一首春景写法不同,它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盛暑已不是游赏的最佳时节,不写游人,正是注意到了景物的季候特点,同时也使这首小令在全组曲中显出自己特殊的艺术风貌。
第一、二、三、五句都是眼前景物的形象描绘,它是作者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形态不同、风趣各异的西湖景物之侧面。这里形成四幅远近高低、结构成立体的空间图景,加上六、七句所写看不见而可触到嗅到的凉爽的熏风和纯净的荷香弥漫其中,给人心醉神迷之感。这四句,描绘的画面是各异其趣的,但它们又统一在一个基调上,那就是优美宁静,与春景的热闹喧腾迥乎不同。画中其实并非无人,然而都隐在自然景物之中了。宁静即生凉爽,虽在盛夏,亦觉不出炎气的熏蒸,有的只是清洁和和谐。因此说西湖是“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而第四句“笑王维作画师”,插在前后都是写景的句子中,似乎不够协调,但正因为前后都是一般的写景,显得有些平板,加进这一句,便使曲中有如异峰突起,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这正是最见作者匠心处。
滔滔汩汩,莫知其出。汪汪洋洋,随圆随方。故八万四千偈不离于当处,而五千四十八卷皆作戏于逢场。
山谷老人所以强名之而无愧,姑溪居士又从而雪上加霜。
咄,只这便是灵源叟,何须更上炤默堂。
菩萨游戏于神通,六道四生咸可入。为欲化导诸有情,故于异类而出现。
谛观此雀化微渺,每食一粒栖一枝。卑飞不出蓬蒿间,远举安知鸿鹄志。
而能坐脱与立亡,依彼金容及香火。屹然而化不震动,如以木石镌刻成。
非诸菩萨威神力,孰能现此希奇事。我观三界诸众生,惟人实具大智慧。
妄想颠倒造诸业,失身沦入横生中。重为毛群轻羽族,破碎一切诸蠕动。
虽云妙觉不销亡,无那沉迷益玄远。菩萨慈悲哀悯故,化身与彼为导师。
缘终寂灭显示人,使知佛性无有二。佛子若有瞻礼者,愿言悉发敬信心。
勇猛精进趣菩萨,皆具如是菩萨行。
烟迷鄂渚,露湿樊山,小春时候。琥珀才浮,滉漾酒船如绉。
月落声随雁柱涩。影怜人比黄花瘦。最堪愁,把衣香褪了,薄寒初逗。
叹蓬瀛、一番清浅,铅泪消磨,青衫依旧。擪捺骊珠,喁喁儿女窗窦。
骚屑漫须抛玉笛,欢娱且自拈红豆。更难忘,屏风立地,个人还幼。
十分风味似诗人。有些子太清生。只应最嫌俗子,消瘦却盈盈。
风乍静,雪初晴。月微明。泊然疏淡,莫是无情,作个关情。
门前梧柳长新围,雨暗空林客到稀。几欲持竿溪上去,滩头昨夜没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