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水下面一双鱼儿在游玩嬉戏。
如今你要远行到陇州去,谁与我在一起?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它一直就在这水中安居。
寄语悠悠飘荡的浮萍草,你能时刻相随,我却不能如浮萍般相随君去。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短小无法伸出水。
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出行的人与我相隔千万里。
青青:形容颜色很青。
蒲:即菖蒲,一种很美的水生植物。
陇:陇州。
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相随:伴随,跟随。
行子:出行的人。
第一首诗写送别情景。诗人以青青的水中蒲草起兴,衬托离思的氛围,又以蒲草下有一双鱼儿作比兴,以反衬思妇的孤独。鱼儿成双作对,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诗中女主人公却要与夫君分离。她触景生情,不禁依依不舍,深情地说:您如今要上陇州去,谁跟我在一起呢?语意真率、朴素,是民歌格调。短短四句诗,上下两联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地域上看,“青青水中蒲”,是风光明丽,一片蓬蓬勃勃的中原河边景色;而“君今上陇去”,却是偏远荒凉的西北边境。从情调上看,“下有一双鱼”,显得非常欢愉而写意;而“我在与谁居”,又见得女主人公十分伶仃而落寞。
第二首仍言离情,诗人以不同方式作反复回环的表现。开始两句诗是比,以蒲草“长在水中居”象征女主人公长在家中居住,不能相随夫君而行。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的浮萍来反衬,言蒲不如浮萍之能相随。所以,思妇寄语浮萍,无限感慨。
第三首主题相同,一唱三叹,感情一首比一首深沉。“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这两句诗有兴有比。用蒲草的短叶不出水,比喻思妇不能出门相随夫君。“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在空间上距离那么遥远,女主人公孤单单的形象也就显现出来,而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诗中没有表示相思之语,而思夫之情自见。
这三首诗在体裁上属于“代内人答体”,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游丈夫的思念之情。三首诗是一脉贯通,相互联系的“三部曲”。第一首,行子刚刚出门离家,思妇只提出“我在与谁居”的问题,其离情别绪尚处在发展的起点上。第二首,行子远去,思妇为相思所苦,发出“相随我不如”的叹息。离愁比以前浓重多了。第三首,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感受随着行子“在万里”而与日俱增,一层深一层,全诗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是为寄其妻卢氏而作。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
凭谁画就沧溟,影连南极摇空碧。茫茫何在,云帆吹送,高秋今夕。
蛇种城遥,鳀人国杳,水天无迹。正银涛上涌,冰丸倒射,应笑岸临风帻。
为问乘槎此客。挹长庚、几经沦谪。一官寄耳,乾坤奇处,肯教轻掷。
身到清虚,胸呑云梦,旧闻嫌窄。看蛮童起舞,澄辉零乱,泻莲花白。
种松六万馀,千五百株活。长养二十年,大者仅如括。
西斋落日多,六月苦炎热。邻园树木稀,遮翳不可得。
顾言种树资,求用此时节。命儿召两佣,伐干并其鬣。
干以需柱梁,鬣以备周匝。四垂慎勿甲,凉风任超越。
时移一丈板,独踞文竹兀。伸纸二丈馀,举墨陡一泼。
左盘持蛑螯,右罍把饕餮。挂衣梅叶梢,绿阴洒晞发。
李白骑鲸飞上天,江南风月闲多年。纵有高亭与美酒,何人一斗诗百篇。
主人定是金龟老,未到亭中名已好。紫蟹肥时晚稻香,黄鸡啄处秋风早。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巨灵摩山洪河竭,长鲸吸海万壑贫。
如倾元气入胸腹,须臾百媚生阳春。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与神。
我曹本是狂吟客,寄语溪山莫相忆。他年须使襄阳儿,再唱铜鞮满街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