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

  〔哀江南〕〔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哰哰。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从山间的松树和野草间戴着花挑着柴草走来,猛然抬头才发现我又回到了南京。残败的军队还在将废的堡垒中驻守,瘦弱的老马肚子躺在空壕沟中。村落已经是一片萧条之景,城墙和古道在夕阳下互相映衬。

  那野火烧了一次又一次,守在孝陵旁的高大树木大多都烧焦了。山羊一群群跑来跑去,看守孝陵的老太监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满堂都是鸟的羽毛和粪便,台阶上全是枯枝败叶。又有谁来祭拜打扫呢?牧童连龙碑石的帽饰都给打碎喽。

  (而那故宫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那白玉柱全都倾倒了,红色泥墙坍塌了只剩下原来一半的高度,琉璃瓦碎的比完整的多,翠绿的翡翠窗棂所剩无几。丹墀中只剩下飞舞的燕雀常年上朝,宫门里长满了浓绿的蒿菜,还住着几个乞丐和饿死的流民。

  我又来到秦淮河当年繁华的地方叩问,如今窗户上的纸已经破了迎着风瑟瑟作响,腐朽了的门外潮水一阵阵的拍打。当年让人眼神望断飘飘欲仙的地方的美女佳丽,如今在哪里演奏笙箫?端午节的夜晚河上没有了灯船的热闹,重阳节的日头市集上酒馆也关了顿显无聊。只剩下秦淮河上不变的飘摇的白鸟和滔滔流去的绿水。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但是已经没有闲人再去观赏游玩了。

  你还记得跨过青溪的半里长桥吗?当年的旧红板一条都看不见了。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没有行人路过,夕阳落下冷冷清清,只剩下一颗柳树垂弯了腰。

  走到当年曾经的庭院,哪里需要轻轻敲门?(门早就颓倒了)也不怕护院犬嗷嗷的向你叫,只剩下枯竭的废井和颓败的鸟巢和长满青苔的旧砖和瓦扉间枯死的杂草。亲手植下的花朵和柳枝,没人打理,如今已经可供砍柴了,这一堆黑灰,又是哪户人家的炉灶?

  我曾经见过南京早晨流莺在玉树间穿行歌唱,我曾经见过秦淮河边亭台上的芬芳在早春绽放,而谁又能想到这一切会消散得像冰雪融化那么彻底。我眼看着他大兴土木,我眼看着他大宴宾客,我眼看着他大厦倾塌!这爬满苔藓的碧绿瓦砾堆,我曾经在里面睡过风流觉,把这五十年兴盛衰亡都看在眼里。有名的乌衣巷不再姓王,莫愁湖边夜里真的鬼魂哭泣,凤凰台上只有猫头鹰栖息!曾经在残山上的梦境反而像是真实,旧日的心境难以忘却,不愿意相信这江山已经易主!只好作一首哀江南,将这悲伤的声音一直传唱到老去。

注释

秣(mò)陵:今江苏南京,秦朝称为秣陵;

楸(qiū):一种高大的乔木;

阿监:太监;

翎:羽毛;

丹墀(chí):宫殿前红色的台阶以及台阶上的空地,这里指皇帝接见群臣的地方;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窗寮(liáo):泛指窗户;

端阳:即端午节;

重九:即重阳节;

哰哰(láo):象声词,形容犬吠声;

采樵:砍柴;

乌衣巷:位于南京东南,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士族在此居住;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古称横塘,相传美丽的少女莫愁在此投湖自尽;

枭鸟:比喻恶人或逆子;

舆图:疆域地图;

诌:胡乱编造。

赏析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余韵》中的一套北曲。曲子通过描写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全曲风格沉郁悲怆,多次被选入教材。

  第一支曲子〔北新水令〕,写写重到秣陵(南京),傍晚时南京郊外的荒败景象:人物首先出现,苏昆生肩挑柴草,走在通往故都的路上。“山松野草带花挑”,一笔点出老艺人此时的身份是亡国归隐的樵夫。“猛抬头秣陵重到”从动作写感情,人物满怀亡国之痛,一路低头沉思,重见故都,引起感情上的强烈震撼,不禁抬头凝望。“重到”两字,包含了无限的今昔之感,在结构上提挈全篇,整套曲子由这两字逐层展开。接着由人及景,“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两句,勾画了南京郊外景象,十字四景,景景使人怵目惊心。物事全非,所见无非残军废垒、瘦马空壕;孤村夕照,一片凄凉。“残,废、空、瘦”四字,贴切地写出了战乱后的凄清阴森,山河破碎,满目萧条,又衬以夕阳孤村之景,犹同大场面的摇镜头。这人和景被夕阳的昏黄余晖所包孕,更显黯淡凄惨,令人伤心惨目。作者写人绘景,突出了国破山河改的时代特点。第一支曲给整套曲子定下了悲怆的基调。

  而〔驻马听〕写苏昆生凭吊孝陵。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为一代社稷的象征,由神宫监置兵守卫。这一神圣地方如今却是一片败坏:作者写孝陵残破,无人守护,山羊成群,飞鸟成阵,败叶枯枝,岳火迹存,更是令人目不忍睹。这里突出它由神圣不可侵犯变为人走树焦,动物任意横行之地,“山羊群跑”一句所呈现的纷乱、喧闹,一扫圣地的庄严肃穆。“鸽翎蝠粪满堂抛”一句,化动景为静景,作者用满地的鸽翎毛和蝙蝠粪,极写鸽子、蝙蝠的成群飞行、栖息,堂堂皇陵已成为禽鸟的家了。老艺人目睹此景,沉痛之情油然而生。“谁祭扫”的轻声自问,暗含了对误国君臣的谴责,充满了无限辛酸的故国之思。最后一句“牧儿打碎龙碑帽”,写石碑被毁。孝陵石刻甚多,随山路起伏排列成一条长约800米的神道石刻,蔚为壮观。那最具象征意义的龙碑石的帽饰,已被无知的牧童打个粉碎。曲尾的这点睛之笔,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味。

  老艺人离孝陵,到故宫。故宫建于明初,极其雄伟华丽。〔沉醉东风〕一曲,描绘了一幅“故宫颓景图”:作者用白描手法,以强烈色彩,画出了白玉柱子倾倒,红泥墙委地,澄黄的琉璃瓦破碎不全,翠绿的翡翠窗棂所剩无几,宫门里长满了浓绿的蒿莱,丹墀中飞舞着燕雀。这幅图色彩明艳,寓今昔之景于一体。眼前的荒凉中残留着昔日的豪华,过去宫殿主人的穷奢极侈,酝成了今朝的柱倒墙摧,国土更姓。与上曲相承,皇陵宫禁,是封建时代宗庙社稷的象征,是国家的象征。如此庄严扫地的景象,更能引起人们的山河之感、禾黍之悲,因此,这悲哀,绝非一己之愁怨了。所谓大明江山隳于何人,败于何事?作者在《小引》中说“不独使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语意虽隐微,但意寓却分明。故宫本身的巨变,说明了南明政权好景不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曲尾乞儿身于皇宫的这一镜头,把老艺人故国不堪回首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

  〔折桂令〕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此时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破纸迎风,坏槛当潮”两句,以声音衬寂寥。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接着,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作者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 “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节日尚且如此,平日就更可想而知了。作者把人民亡国哀痛心理,挖掘得多么深,表达得多么活啊!秦淮河舞歇歌罢,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在对比中,加深人们的兴亡感触。今昔对比后,“白鸟飘飘”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进一步开拓意境。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的表达。

  〔沽美酒〕一曲描写的长板桥,在迥光,鹭峰两寺之间,景色极佳:一弯小溪,澄澈如洗,夹岸绿柳,丝丝垂翠。一道红色板桥掩映在万绿丛中,真是幽雅宜人,秀气可餐。而如今呢?曲子用“你记得”三字领起,苏昆生问柳敬亭,以唤起回忆。接着,他感慨万端地介绍长桥。作者选用了无桥板的空桥、一树衰柳、水天一色、落日几样典型景物,画出了板桥残景,用笔极简。“一条”、“一树”两词中,极小的数词“一”,突出了美景的零落殆尽,扩大了荒芜、萧瑟的境界,真是以少胜多,耐人寻味。“冷清清”一词极富神韵,既描绘了深秋夕照的自然景色,也传达出老艺人身心俱寒的主观感受。它写出了板桥的秋意,透视了老艺人深埋于心中的亡国丧土之悲。作者着一“冷清清”,境界全出,造境之精,令人叹服。

  绕过板桥,就是旧院。〔太平令〕一曲写旧院的荒芜。旧院是秦淮歌妓聚居之处,过去苏昆生义出阮家,天天来此授曲教唱,他对这里的庭院小楼,一草一木,十分熟悉,怀有深情。作者抓住人物和环境关系密切的这点,写老艺人在面目全非的小院中,深感陌生,努力寻找旧日的痕迹:旧院的庭院已是门墙颓倒,人去楼空,满目凄凉。苏昆生怀着怅惘的心情,踯躅在断井颓垣之间,穿行于蛛网尘封之地,感叹亲手种的花、柳,已成可砍伐的柴薪,困惑一堆黑灰,无法判定是谁家的厨房。真是物物皆非,连一点可供辨认的痕迹也找不到了。作者通过塑造摩挲、寻觅的人物形象,把旧院的荒芜之景和升沉变替的感叹,结合得水乳不分,富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感人的力量。《桃花扇》从第五出开始,一味渲染繁华热闹,却在末出做一大结,所谓“热闹局就是冷淡的根芽”,“孙楚楼边,莫愁湖上,何尝没有过一段笙歌旖旎的热闹繁华”,相观而读,可看出,作者是经过一番惨淡经营的。

  以上六支曲以写景为主。随着景物的逐处展现,老艺人的感情渐渐激昂、高涨。在〔离亭宴带歇指煞〕中,他放声悲歌,尽情发抒:〔离亭宴带歇指煞〕一曲,将感伤情绪推上了极至,其妙处恰在强烈的对比。

  第一层,从“俺曾见”至“把五十年兴亡看饱”,以反复强调的手法,谴责统抬者的豪奢腐朽。前四句,写美景不长。“金陵”两句,用典型景物概括了前面曲中所回忆追述的美景。“金陵玉殿”、“水榭秦淮”的地点,写明了是皇帝和达官贵人在赏景享乐。“莺声晓”和“花开早",谴责南明君臣在疆土日蹙形势下,昏天黑地,一味享乐。“谁知道容易冰销”,一针见血指出了享乐所带来的灭亡命运。“谁知道”三字,充满了对昏君佞臣的嘲讽。接着,作者用“眼见他”组成的排比短句,三个“眼看他”,无非兴、亡二字,这与《红楼梦》中的“忽喇喇大厦将倾”是异曲同工之调。作者把描写点集中在“楼”上,用紧承相连的“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雄辩地表明了荒淫腐化和亡国之间的必然联系。迫促的节奏表达了愤激之情。“俺曾睡过风流觉”,和开首“俺曾见”相呼应,说明了老艺人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在叙说亡国痛史。苏昆生曾说自己是“睁着五旬老眼,看了四代人”。他五十年的生涯,饱尝了万历、崇祯、天启、泓光四代的兴衰胜败。秦淮艺人的身份,使他对统治者的淫佚有更深了解。“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概括了他回顾历史、目睹现状的无限感慨。正是长吁短叹,无语凝噎了。“饱”字形象表明了他对这段兴亡史实认识的清楚、深刻、透彻。这个词,语气尖刻,语意丰富,感情容量大,为一曲之眼。“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在结构上起了总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层,作者用步步深入的手法,抒发了强烈的亡国之痛。“乌衣巷”三句扩大了上一层中“楼塌了”的景象,把统治荒淫无耻所造成的后果,由统泊者的垮台扩大到国家山河的巨变。“乌衣巷”句,借王导、谢安势衰,乌衣巷转换主人的历史感叹现实的兴废。“莫愁”两句,巧用地名表变化。从莫愁到哭,由凤凰到枭鸟,写出了人民对山河易色的深悲巨痛。“残山”、“旧境”、现实、梦境,物渺人非,江山换主,旧梦只有一晌之欢;残缺的山河在人们梦中清晰出现,过去的种种是欲忘不能,现实都是无限悲凄,这是悲限、痛极之言。这种爱国感情是多么深厚动人啊!“舆图目换稿”分明是冷峻的现实,却又冠以“不信”二字,实则是不愿相信。“不信”二字,伴泪和血,妙极天人,非大作手不能为。不信归不信,现实却是:“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袅鸟。”这又是—种对比,任你信与不信,严酷的现实已是无法改变了。“舆四换稿”的“换”字,包含了很多难言的内容。明亡后,清政权圈地薙发,清兵大屠杀,文字狱的广为连坐……这山河易色,人民血泪的种种,都在这“换”字中含混包括了。结句“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把感情再深化一步,表明了要永志不忘亡国的哀痛。更让人声泪俱下,全无掩抑了。原来于此有一总评:“天空地阔,放意喊唱,以结全体《桃花扇》。”

创作背景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魏忠贤在南方的余党马士英和阮大铖拥立福王为帝,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弘光王朝。福王登基以后,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他们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肆无忌惮地掠夺人民的财产。同时又迫害异己,党同伐异。南明只维持了一年。清军过河后,势如破竹,席卷了众多城镇,并攻陷了南京。虽然后来卢王、唐王、桂王又先后即位,但明朝气数已尽,大势已去,难挽颓势。《哀江南》为《桃花扇·余韵》中的最后一段套曲,展示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南明弘光一朝兴亡的历史画面。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猜你喜欢

狂吟乱舞双白鹤,霜翎玉羽纷纷落。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独坐溪堂上,炎天客少过。
红垂初熟果,碧捲未开荷。
曳絮云更坞,摇金日弄波。
一杯聊自举,凉意雨前多。
犹将歌扇向人遮。水晶山枕象牙床。彩云易散月长亏。几多深恨断人肠。罗衣消尽恁时香。闲愁也似月明多。直送凄凉到画屏。

宝墨楼前,赐麟堂畔,盆荷初放仙葩。翠盘擎玉,红艳夺朝霞。

的的明妆映水,迎风处、旖旎堪夸。午梦醒,湘帘半卷,清馥透窗纱。

玉堂秋梦好,谢池吟草,淹笔生花。把新词写就,柬寄东家。

我爱红衣渐褪,碧房内、玉子交加。更阶前,槐黄桂绿,次第到兰芽。

辞家学道入青冥,晓汲清泉昼斸苓。衣染春云同鹤色,剑涵秋水带龙腥。

吟成白雪风生席,歌彻青天月在庭。几度缄书寄仙侣,蓬莱空阔隔沧溟。

东园翁今六十馀,面常泥垢发不梳。身藏宝剑人不识,反闭衡门读古书。

此翁十五二十时,欬唾落地迸成珠。陆机不敢以伯仲,管辂警敏空嗟吁。

生鳞即与蛟龙伍,未汗宁同凡马趋。尔时射策黄金阙,三百人中最英发。

骅骝举足狭万里,便欲登天揽日月。岂知德尊常轗轲,独买扁舟泛吴越。

三十年来万事变,富贵于我直毫发。归来灌园种琼花,荷锄自理东门瓜。

夜眠海月挂丹牖,昼看江风滚白沙。辽东合有逢萌宅,齐西称睹陶朱家。

北郡李生三十六,摈斥高歌卧空谷。前辈后辈道岂殊,同坐同行限江麓。

东望东园乱心曲,安得逐尔骑鸿鹄。

欲要超离苦海,先须割爱忘情。从来坑堑划教平。不入荒凉斜径。幻景浮华识破,疑心妄念休生。潇潇洒洒向前行。步步蓬莱有准。

娄氓尚淫祀,祠庙遍村墟。疾病罔医药,奔走讯群巫。

椎牛酾酒醴,婆娑乐神虞。神不歆非类,传记言岂诬。

圣人制祭法,有功则祀诸。昆山汉娄县,旧邑禾与与。

娄县名尚存,今在城东隅。张昭洎陆逊,封娄肇自吴。

桓桓孙将军,仗钺东南驱。升堂拜昭母,情好昆弟如。

策薨受顾命,拥立运谋谟。谏猎止酣饮,礼下魏使车。

忠言不见听,托疾居里闾。举邦惮威严,卒年八旬馀。

伯言虽后出,智略雄万夫。权配以侄女,数数询良图。

一从吕蒙举,乃修荆州书。潜军克公安,径进守宜都。

走蜀夷陵城,蹙休夹石区。相吴柄国命,上疏陈立储。

赫矣两侯功,弥久而弗渝。太守念娄氓,报本昧厥初。

淫祠既撤毁,左道咸剪除。改祠祀娄侯,像设崇屋庐。

复睹汉威仪,清风肃贪污。遂令此邦人,车盖相填于。

雨旸及疾疫,走祷来于于。穹碑纪颠末,大刻龙腾拿。

于以告来者,并解娄氓愚。丽牲歌送迎,万世奠厥居。

苍苍落月井梧西,睡觉幽人自卷帷。只有林莺知梦断,晓庭人静语移时。

泰山天下山,方山屹相对。何时巨鳌趾,中断神斧快。

遂令齐与鲁,划若中作界。阳坡青磝磝,阴崖白硙硙。

众峰如环城,盘盘一都会。一径入灵岩,十里行竽籁。

飞泉何处来,石梁纳高派。金碧閟精蓝,未到气先迈。

钟鱼集万指,陈迹向千载。何人僧伽藜,入壁了无碍。

铁君岂知道,證此身不坏。异类服猛逸,草木动光怪。

信知像教力,超越范围外。年来笔墨废,政坐耳目隘。

不行万里脚,恐负三生债。济南山水窟,岩寺风烟最。

乞我一把茅,飞身入图画。

深染顽空病。未识修真命。徒昧阴阳变化机,密翳真心镜。念断为见性。正是沉空净。不炼成丹妙体全,久久难归圣。

皑皑山上雪,雪积还复灭。皎皎云间月,月圆有时缺。

周公大圣当国时,流言况也谗间之。结交以面心乃尔,白头不若新相知。

汉家宫阙长门道,花发年年怨春草。今朝宠固色未衰,明日怨多恩反少。

今人轻薄怀古人,古人轗轲常苦辛。兰陵废死不归楚,呜呼此意吾谁陈。

阿翁生儿如阿舒,少年不殊同队鱼。但见门前有人客,肯信箧中无积储。

敢云为善乐陶然,差了吾身补缀缘。古木溪边愁断石,危亭山半引清泉。

踏青裙屐喜寒食,唱晚渔樵渡野烟。几度寻梅诗思阔,灞桥骡稳小庵前。

永裕规模映万春,孝思今见圣心循。仁言尽集丝纶旧,细札初刊琬琰新。

盛比钧天张九奏,丽如华衮绘三辰。迩僚拜赐荣怀甚,亦辍馀编宠谏臣。

我前有万古,昨梦那无追。
我后有万世,未梦安可期。
欲知今现在,正似昨梦时。
梦中无实事,徒自劳心思。

盘古氏前生此松,栋材未入唐尧宫。孙枝早受大夫爵,祖干自匿高人踪。

太古甲子不记忆,曾见十二山初封。松高一层一千尺,五层已跨山尖峰。

七层拔起势不歇,再长将与天门通。倒身不瞰根托地,半截纯积烟重重。

仙真来斸茯苓白,鬼物时守虎魄红。雨夜辄化老龙去,游戏飞到东海东。

归来天晓鳞甲湿,尚带海气青冥濛。东丹王子藏书日,盘桓几度闲支筇。

耶律相公吟诗处,歌声定杂寒涛中。医闾万古不改色,古人可惜今难逢。

我今来此喜相值,见所未见惊双瞳。愿携枕簟卧朝夕,消受谡谡清凉风。

从赤松游意已足,何必十八为三公。

岁月去人如箭急,一年只有十五日。
雪砌禅人总不知,但见钵孟两度湿。
一半寒泉一半汤,同为此水异炎凉。
汤泉是处虽多有,钟阜斯池特广长。
谁说吹嘘如口鼻,或云底下有硫黄。
好寻旧亦重开凿,地宝无容久瘗藏。

  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灯中景物。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

  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恒内手持之。

  昔者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曰:“苏州此时有烟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众曰:“何也?”曰:“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