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昨夜身手和柔,今晨毛发飕飗。不堪早朝骑马,尚能夜起饭牛。
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凝尘澹素几,乍见閒居诗。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
吾宗雅语世所闻,何可一日无此君。汝今卜居但种竹,凡卉不敢骄相群。
箨龙个个迸春雨,尾凤枝枝干碧云。晨呼阿段汲溪润,洗出潇湘双泪文。
慎莫学辟疆驱大令,又莫学张廌逃右军。扁舟但过医俗士,把臂相将醉夕曛。
明时与物总为春,乐处陶陶即是真。胜赏不妨閒信马,名园莫问属何人。
圣代功勋著,天伦乐事专。位跻三品峻,义笃一门全。
致养惟殚禄,通财不计钱。永怀乌鸟哺,仍感鹡鸰篇。
萱草幽丛秀,棠花旧蒂连。冰盘鱼味美,綵服雁行联。
祥柰宁烦守,肱衾且用眠。老亲欣未耄,难弟爱弥坚。
茵褥重重榻,埙篪秩秩筵。寿觞更跪劝,猎骑并驱还。
橘堕犹怀陆,荆分谩笑田。侯封应有待,舆论谅无偏。
遐算慈闱健,同心贵介贤。雄文书盛美,燕许笔如椽。
灯火如星帜若云,眼中蝼蚁尚纷纷。三申平日严师律,一战明朝扫寇氛。
背水宜排平信阵,撼山难犯岳家军。料他破胆将宵遁,班马声喧彻夜闻。
朝登东海门,遥望槫桑暾。波涛浩无际,推出黄金盆。
河流九派来昆崙,百川朝宗皆骏奔。但见东南一花起,匹练界破青天痕。
鱼龙乘时亦变化,珠宫簸荡珊瑚根。初如峨眉山西太古雪,惊雷碾空地欲裂。
又如蓬莱巨鳌十五头,涌起三山白银阙。中有仙人驾飙车,遨游玄圃蹋琼琚。
长风破浪在咫尺,直跨鹏翼凌天衢。凌天衢,渡南海。
麻姑傥有寄来书,荔子船回早相待。
功名归堕甑,便拂袖,不须惊。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空、云影弄阴晴。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声。天际暮烟冥,正百二河山。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帝京风雨中,层阙烟霞浮。玉署清馀热,金城含暮秋。
水观凌却敌,槐影带重楼。
问酒村中酣雨意,题诗园里闹晴光。绿纱捻作柔条细,绛蜡融成艳蕾香。
府下莫非群隽,坐中不见三明。远意关河马首,静吟笔砚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