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此曲抒炽热的离别之情和乡关之思,步步有情,景物含情,直率自然。运用隔离反复的修辞手法,别具韵致。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作品突兀而出的这两句看似无端,却交代了丰富的内容。它尽管没有主语,不见动词,但读者不难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风尘仆仆的远行人,龋蹈独行,经过了一条又一条的岔口,迎来了一处又一处的荒骚,走不完的路途,遣不散的疲倦。一前一句固然是写途中所见的路径纵横,却通过不同朝向的“路”的反复,同时也隐含着目的地的茫然感。后一句虽未说明“五里铺”、“七里铺”等地名的具体景象,却通过数字的变化反映了途程的漫长辽远,且从“铺”字的提示中,衬现出远行人得不到休憩之所、无家可归的悲哀。三字词组以大同小异的形式迭现,不仅没有重复拖沓之感,反而传神地写出了旅人的长途跋涉,甚而使人感觉到步履的沉重。“行间字里皆文章”,不能不叹服作者构思的巧妙。
三、四两句,进一步将旅人的“山行”具体化。“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三个“一步”合起来其实只移行了一步路,这与上句“五里”、“七里”、“十里”的数字对映,见出了旅程的举步维艰,令人触目惊心。“行”、“盼”、“懒”三个动词的交叠,更刻画出旅人瞻前顾后、步态踌珊的形象。明明是他强抑着旅愁和困乏,拖动步子耽搁了行程,作者却在“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前加上“霎时间”三字,仿佛暮色的来临是一瞬间的事。这就将倦行的主人公猛然惊觉时光不早的惊疑和焦虑,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晏温解船去,暮夜舣船歇。横斜隘梅村,玉蓓粲将发。
城中三辅豪,指日承明谒。高怀妙康济,未试君前笏。
周南又小春,微温入花骨。我瞻浮丘亭,山高璿柄没。
飞鸟正飘荡,空绕南枝月。
日日骑云向武夷,芙蓉千尺插天池。池边白鹿春无数,叱向高岩耕紫芝。
郭索蹒跚隐深泽,百尺寒丝谁钓得。双鳌落刃碎青霞,满壳流脂泛金液。
感君特寄到沙堤,竹篓乘来不涴泥。尊前正值霜橙熟,堪笑吴王一蟹低。
桐阴如水环阶清,秋云压住帘波平。碧空飞下一轮月,虚堂飒飒凉风生。
是谁剪出齐纨洁,素影团圞傲霜雪。半施彩笔半金针,烘出婵娟真丽绝。
扇中美人好容华,赠扇人亦娇如花。海棠姿态梅风格,压倒群芳绝代夸。
感君宛转云情重,未曾识面先承宠。一握绸缪寄合欢,携来直当瑶华奉。
招凉徙倚绿窗前,望断银河渺渺天。寄语西风休报冷,秋凉忍向箧中捐。
离居苦无乐,回慕心凄凄。要途访赵使,闻君仕执圭。
杜蘅色已发,菖蒲叶未齐。幂历蚕饵茧,差池燕吐泥。
愿逐东风去,飘荡至辽西。
学士悬车自日边,太常先已得云泉。政如洛社尊诸老,曾听虞廷奏五弦。
礼乐雍容清庙祀,丝纶紬绎玉堂仙。归欤好结山中友,来往风流白发年。
我来正值西风时,千林红叶舒清姿。禅房花木颇不俗,况复黄菊开满篱。
更登小山骋远目,杈丫老树皆十围。云际阴阴日明灭,嗷嗷天末鸿雁飞。
徘徊且倚石上酌,清霜已降蟹螯肥。茱萸满杯新酿绿,无言独自延清晖。
此时微雨断复续,苍然湿翠沾人衣。落叶满山万籁寂,惟闻松间时涓滴。
微风作冷客欲归,清磬一声寒烟夕。
封章夕奏早批朱,清昼谭经到日晡。讲幄新移弘德殿,天人称绝董江都。
少年意气,脑燕兵胡革录,虏王区脱。眼底朦胧,腹中空洞,不著曹刘元白。闻道殊科八中,也要彩卢连掷。收拾尽,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铁。
天付,真奇特。口静神充,双眼胡僧碧。楚国离骚,唐朝词学,未信芳尘□歇。结取佳人香佩,截断儿曹绮舌。归去也,且斓斑戏彩,好春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