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当大家喝得高兴时,梁王请鲁共公举杯祝酒。鲁共公站起来,离开座位,选择了一番有意义的话,说:“从前,帝尧的女儿叫仪觞酿酒,味道极好,奉送给禹,禹喝了觉得很甜美,于是疏远了仪觞,并戒了酒。说:‘后世必定有因为饮酒而亡国的!’齐桓公半夜里感到饥饿,不舒服,易牙立刻烹煮烧烤,调和五味,进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吃得饱饱的,直到第二天早晨还没睡醒。说:‘后世必定有贪图美味而亡国的!’晋文公得到美女南威,三天都不上朝听政,于是将南威推开,疏远了她,说:‘后世必定有因为好女色而亡国的!’楚庄王登上高高的强台,眺望崩山,左面是大江,右面是大湖,俯视下面,徘徊留连,快乐得忘了死的危险。于是,他发誓不再登上强台。说:‘后世必定有爱好修建王室园林而亡国的!’现在,梁王你的酒杯里是仪觞的酒;你的饭菜是易牙所烹调;你左面的白台,右面的闾须,是南威般的美女;你前面有夹林,后面有兰台,是和强台一般的快乐。这四件事里只要有一样,就可以亡国。梁王你而今兼有这四样,难道可以不警惕吗?”梁王听了,连声称赞说好。
注释
1.鲁共公:鲁国国君,名奋。
2.梁王魏婴:梁惠王,即魏王,因魏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梁惠王十五年(前344)召集逢泽(今开封东南)之会,自称为王。当时,梁强盛,鲁、卫、宋、郑的国君均来朝见。
3.鲁君:鲁国君主,即鲁共公,名奋。觞:酒杯。
4.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身,离开座席,表示严肃恭敬。
5.帝女:似指帝尧的女儿。仪觞:美女名。旨酒:美酒。旨,味美。
6.不嗛:不满足,有饥饿感。易牙:一作“觞牙”,齐桓公宠臣,善调味。
7.南之威:一作南威,美女名。
8.楚王: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强台,即章华台。崩山,一作崇山。
9.白台、闾须:皆美女名。
10.尊:同“樽”,酒杯。白台、闾须:均为美女名。夹林、兰台:梁之宫苑、园林名。
本文记录的是鲁共公在梁王魏婴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辞,是诫言各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乐的诱惑,否则将有亡国的危险。言直意重,表现了鲁共公卓越的政治见解。
文章的表达,主要运用了譬喻说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仪觞而戒酒,齐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晋文公远南威而拒色,楚庄王不登强台而排乐为例,说明历代明主贤君都是拒酒、味、色、乐的引诱,而梁王兼有四者,足当警惕。理寓于故事中,以譬作喻,便于接受。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就内容而言,文章张扬的力戒酒、味、色、乐以强国兴邦的思想,不仅在两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现实意义。
文章开始先概括叙述梁惠王与诸侯宴饮的情况。“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一句,言虽简而作用大,既交代了当时情况,又总领全篇,文章皆由此而生,这一句表明了梁王的主人地位,而与会诸侯都是弱小之邦。一“觞”字点出宴饮,而“范台”又是魏国之名台,聚美女歌吹娱乐之所在。在此梁惠王自满自得,恣意作乐的情形自然表露出来了,为下文作了铺垫交代。接着写“酒酣”梁王“请鲁君举觞”,即请鲁共公为与宴的诸侯们祝酒,更突出了梁惠王在这些诸侯中的身份和地位,并引出鲁君的祝酒之辞。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写鲁共公非同凡响的祝酒辞。鲁共公起身,离开座席祝酒,“避席”这一举动不同寻常,认真严肃可想而知。“择言”一词更显示出鲁共公不是一般地祝酒助兴,而是大有用意。鲁共公的祝酒辞分两层,第一层先以“昔者”领起对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对酒色淫逸要提高警惕看法的陈述。文章分别以大禹饮仪觞所造之酒,觉得异常醇美,而引起警觉,疏远了仪觞,再也不喝美酒,并告诫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说明戒酒对一国之君的重要意义。又以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食易牙五味之调而感到舒适,引起警觉,告诫说“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又以晋文公得美女南之威,引起警觉,告诫说:“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庄王有章华台之乐,醒悟后“盟强台而弗登”,告诫道“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说明国君要警惕嗜欲女色等。文章在这里将禹与著名的春秋五霸中有作为的国君拈出,写他们也曾经受到过美酒、佳肴、女色、高台陂池之乐的诱惑,但他们都是有理智又贤明的君主,都能很快有所觉悟,戒掉酒色娱乐给他们带来的坏毛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治国安邦,给后世提供了榜样。这层以古人为镜,写得文辞严整,文势贯通,方面俱全,又有层次感,同时又具有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味道。
在第二层中,鲁共公极自然地将梁惠王与古代贤明君王对比,从以上四个相应的方面指出梁惠王奢侈淫靡俱全,已显露出亡国之兆,却还自恃强大,不知醒悟,点明其“择言”祝酒的深刻含义所在,突出文章的主旨。这段话也是分四方面排比写来,对照鲜明,劝讽之意自然显现其中,并在最后以“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告诫梁惠王,语言遒劲有力度,动人心魄,同时又自然得体,使梁惠王最终也不得不服服贴贴地“称善相属”。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整,笔法简练,以祝酒辞的形式,却说出事关国家兴亡的大道理,劝讽有力,含义深刻。文章语言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前后对应,有繁有简,如此短章笔法之妙,不可言喻。
一纸书来抵万金,天涯慰我念家心。只今王室犹如此,回首东吴涕作霖。
猗彼南州树,生在长江干。后皇命徕服,托根良亦难。
绿叶纷素荣,珍实垂圆槫。玉衡散其彩,金衣照成丹。
包厥内白姿,荐之登玉柈。有似修姱士,丘园贲盘桓。
茂植先代贤,葳蕤名考槃。吴氏有季子,礼乐华衣冠。
素封千户侯,释蹻趋金銮。力田已逢年,清霜保严寒。
宁论会稽箭,何但湘洲兰。嘉树诒明德,长友鄣南峦。
湿云泼墨,尽连宵做弄,碎琼零玉。滩雪惊飞流不定,轧轧水车翻轴。
出鬼荒祠,女郎遗庙,撮听秋坟曲。乱鸦枯树,峰腰犹抹青绿。
莫是洪谷云林,匆匆渲染,健笔能医俗。一缕炊烟来木末,篱落人家堪宿。
乌桕红销,棕榈叶散,掩映千竿竹。数杯浊酒,敌他檐际风肃。
洛阳美年少,朝日正开霞。细蹀连钱马,傍趋苜蓿花。
扬鞭还却望,春色满东家。井桃映水落,门柳杂风斜。
绵蛮弄清绮,蛱蝶绕承华。欲往飞廉馆,遥驻季伦车。
石榴传马脑,兰肴奠象牙。聊持自娱乐,未是斗豪奢。
莫嫌龙驭晚,扶桑复浴鸦。
舣岸投僧话,欢迎势若归。林峦穷胜处,楼阁尽翚飞。
本谓身还舍,何期雪拥扉。莫嫌行复住,世事合随机。
冷云低幂帘栊影,秋阴酿来何骤。细不成丝,轻如散曲,作弄霜威僝僽。
霏霏住否。正落叶声中,暗蛩喑后。梦醒空斋,峭寒清逼琐窗透。
侵寻时序逝水,记良宵迓客,刚剪春韭。翠减宫槐,华开野菊,又是授衣时候。
相如病久,对枯树黄疏,夜灯青瘦。羡到栖鸦,卜居浑未有。
火云烧山山欲焦,船头湿翠风萧萧。孝然高卧唤不起,洞口瞥有仙人招。
孤筇入手凌山椒,轩然杰阁开松寥。天光徘徊鹳雀喜,水气合沓鱼龙骄。
是时江空初上潮,淡白尽处青为缭。鲛宫倒影晃金碧,海上复见秦时桥。
碧城凉梦来迢迢,屏间枯坐茶烟消。老僧欲定定不得,波心一月如珠跳。
倚阑何人横玉箫,金支翠旗纷荡摇。我疑混沌死千载,浮出郭墓青峣峣。
南宫之石不可标,东坡之带安可要。风流一替水天冷,岂惜为尔飞三蕉。
酒酣我亦回兰桡,中流恰遇相妃朝。一声柔橹过江去,鸥花鹭叶秋魂飘。
割尽还生,拔馀不死,只有春来芳草。含烟衬碧,带雨浮青,消尽三冬枯槁。
何事萋萋满庭,惹藓萦苔,更无分晓。尽教它生意,浓添罗袜,不曾轻到。
还又向、斜日楼头,浮云槛外,遥望晴痕一道。花骢去后,油壁来时,今古离愁多少。
试问长亭短亭,芳意年年,几时才了。只愁它、绿遍天涯,不管闲庭人老。
十有四年春,惟三月日吉。枚卜择近臣,学士登密勿。
搢绅贺于朝,处士庆于室。佥曰帝知人,吾等夙愿毕。
公无得志容,庭馆转萧瑟。公诚王者佐,生平学稷契。
致君慕尧舜,自此见施设。铜扉半夜开,沙堤带月出。
暮读书百篇,朝入语移日。劳瘁咫尺地,欲使万国活。
时方事南征,戎马久未歇。黎元尚疮痍,原野恐骚屑。
晴风卷旌旗,三农乍起垡。况我仁义师,忍此田间物。
公为民请命,闻者感心骨。数日政事堂,丝纶慰饥渴。
中朝相司马,姓字及走卒。身当画凌烟,名其悬日月。
昔时同学人,翘首望回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