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读了许多书,以求仕途显达,有益于社会。可是“欲济无舟楫”,仕途上屡受挫折,使他陷入了出世和入世的矛盾痛苦中。
第一联“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描绘出一幅男儿要有英雄气、不必天天在家读书的景致,在武与文的对照中,明确揭示出全篇主旨,把诗人“儒冠误身”的不平之鸣,像江河开闸那样突然迸发出来,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表现了诗人才大难为用的愤慨心情。这种思想,是由于唐代社会积蕴着浓郁的“英雄”气氛,投笔从戎显然不是诗人的一时激奋之举,而是边塞诗人英雄意识和功名情结长期孕育而产生的结果。
第二联借用《论语》典故,运用概括描写,以旷达的情怀称颂晚辈好勇多才,笔调轻松,感情真挚而又得体。从所用典故来看,告八当为诗人的晚辈。诗人用此诗勉励年轻人从军报国,极具壮逸之气,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理想,具有极强的震撼力量。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心中充盈着豪荡侠情和肝胆意气。有志男儿凭此足以立功边陲。诗人对豪勇意气的赞美之情,正是盛唐人心绪的真实流露。
第三联承接前面的才气对照,再写两人的不同遭遇。一个“运筹将入幕”,一个“养拙就闲居”,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出对告八的鼓励和羡慕,流露出自己不得不隐居的苦情。这对当时人们在儒术之外,还重侠尚武的社会思潮作出了很好的揭示。
末联写诗人借用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的典故,以功成身退互勉,在消积申蕴含着积极和奋发,在隐逸中充满了幻想和期望,又告诫告八必须像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一样,知进知退,切莫贪恋禄位。功成名就之后又双双归卧田园的典故,以抒发诗人对告八必能恃才建功且会功德圆满的信心。这种热切期盼和信心,同样从一个侧面辉映出典型的盛唐面影。
此诗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虽失意但无苦语,送友人而不见别绪,风格俊爽,颇有韵致。此诗奇句写告八,偶句写自己,句句对照,写得颇有特色。诗中处处闪现着男儿的豪情志节,充溢着一股不同于多婉约情调之宋词的阳刚之气。一方面写告八从军,鼓励他上进;一方面写自己,想求功名后身退。诗中处处照顾到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以功成身退的“两疏”互勉。写得既真挚而又得体。诗人借送别告八从军,抒发了自己“魏阙心常在修,希求立功成名”的思想,发出了书多无用,功成便退的感慨。
时人谁识老聋丞,满口常谈杜少陵。俗辈众多吾辈少,素交零落利交兴。
权门炙手炎如火,诗社投身冷似冰。堪笑皇天无老眼,相知赖有竹林僧。
玉泉何澄清,银河移在地。戢戢万鱼头,空行渺无际。
红鳞色陆离,白小影摇曳。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
池间荇藻长,风定水烟细。可惜夕阳沈,钟声云外至。
春山生睡容,游客有归意。回首波纹平,淡月僧门闭。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
莫听子规呼。
寻常去住难为别,况是平生心所亲。木落天寒岁华暮,白头人送白头人。
城西乞得暂勾留,何止逃喧亦避仇。只觉医方有奇效,闭门先学陆忠州。
一春剩雨悭晴,闷来閒检床头历。农占应候,今朝甲子,初开霁色。
草径泥融,柳桥风劲,尚妨吟策。有幽轩水净,官窑春透,尽可一、觞閒集。
重碧满浮云液。奈长歌、此情无极。觥筹交错,埙篪迭奏,席珍连璧。
列屋修蛾,主家阴洞,漫然倾国。任魂醉、直到芙城待问,似它丁石。
琴剑路迢迢,春风袭客袍。雾开山骨现,风起浪头高。
草色连坡绿,莺声隔岸遥。雩都门户远,分付梦先敲。
道山亭下梅花村,坡仙作诗为招魂。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带月欺黄昏。
先生颇厌郡斋冷,持书晚约窥山园。松风吹香清人骨,地炉烟销酒初温。
孤标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和羹结子时较晚,先传春色来衡门。
天寒谷幽翠袖薄,岂知青鸟能传言。明晨看花重有约,呼童扫石罗清尊。
野花村酝赏清明,挑菜踏青鱼队行。禊水戏浮觞白羽,厨烟不禁饭黄精。
田功宜早秧勤插,桑价方高茧告成。莫道犁锄忘学问,读书声间织机声。
富贵与神仙,撒手便归去。楼阁见五云,十洲更何处。
汉武求仙未得仙,玉人何事落峰前。故知帝子乘云下,神盖峰头启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