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
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
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未月映在深溪里。
注释
望楚山:在湖北寰阳。传说周时,秦与齐、韩、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
形胜:优美的风景。
会(kuài)稽(j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地当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隋开皇九年(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唐因之。
攀跻(jī):攀登。
登陟(zhì):登上。
端倪:边际,头绪。
云梦:泽名。
武陵:此处当代指桃花源。
萝月:藤萝间的未月。

赏析

  诗以议论发端。开始两句说,要论山水的优美,襄阳远远胜过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会稽是古代越国的都城,以山水秀丽著称。孟浩然刚从越地而归,拿襄阳山水与会稽比较,是很自然的。前二句传达出山是故乡美的热爱故乡之情。笔锋一转,诗人的笔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爱游览,一生踏遍了襄阳的山山水水,这座望楚山却一直没有登览过。写未登望楚山,是为了下文写登望楚山。这样写是突出望楚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写远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像刀劈那样陡峭,周围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脚下。诗前句用比喻,后句用比较,表现望楚山的陡和高。七句到十句写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气里登上望楚山,极目远眺,一直看到天的尽头。从看得远写望楚山的高,这是从虚处落笔,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后两句再从实处写。极目南望,巨大的云梦泽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隐在迷迷蒙蒙的花中。云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湖泊,横于大江南北,方圆九百里。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渊未《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襄阳是今天湖北襄樊市,即使望得再远,也不可能望见湖南的梦泽和桃源,而且沧桑变换,唐时云梦已大多成为陆地,名存实亡。诗利用视觉的近大远小,把千里大的云梦缩成巴掌大小,把本来不可见的桃花源写得隐约可见,正是通过想象与夸张,渲染望楚山之高。一般诗写山高都是尽力夸张山如何高耸入云,而这里将云梦武陵缩小,作为望楚山的陪衬,不落窠臼,别有意趣。这样,诗在表现望楚山高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高远博大的胸襟。这两句诗文辞优美,诗意盎然。

  入夜,诗人才下山回家,足见诗人游兴之高,足见望楚山之令人流连忘返。接着诗人又由下山宕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月夜山溪图:骏马踏着银色的月光,从山上奔驰而下;月儿透过薛萝映在深深的溪流上,宛如沉璧。

  诗以描写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的所见,描绘襄阳的江山形胜之美。诗格调冲淡,就中又“文采丰葺”(殷璠《河岳英灵集》),显出似淡实腴,“采秀内映”(《河岳英灵集》)的特色。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年(732),诗人游吴越回襄阳,不久,他登览了襄阳城南的望楚山。环目四顾,一股对家乡赞美之情油然升起,写下了这首诗。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四时如逝水,百川皆东波。青春去不还,白发镊更多。
达人识元化,变愁为高歌。倾产取一醉,富者奈贫何。
君看土中宅,富贵无偏颇。

睡起有佳声,萧萧竹间雨。蒿庐澹无营,一榻不受暑。

微飔入牖来,唤起香中缕。抚卷忽超然,空梁走饥鼠。

梅倚江娥,日舒宫线。老人星唤群仙宴。泛杯玉友暖飞浮,堆盘金橘光零乱。
听命宽心,随缘适愿。痴狂赢取身长健。醉中等看碧桃春,尊前莫问蓬莱浅。
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闲慢水溶溶。黄昏后见山田火,
胧fC时闻县郭钟,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鸥鹭水中洲。夕阳天际流。倚西风、底处危楼。若使中秋无好月,虚过了、一年秋。举眼楼云头。蟾光一线不。想孀娥、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广寒游。
柏叶春醅,为君亲酌玻璃盏。玉箫牙管。人意如春暖。
鬓绿长留,不使韶华晚。春无限。碧桃花畔。笑看蓬莱浅。
浮家重过溪晶宫。五年中。事何穷。无恙山溪,鬟影落青铜。欲向旧游寻旧事,云散彩,溪流东。
苔花向我似情钟。舞霜风。雪蒙蒙。应怪史君,颜鬓便衰翁。赖是寻芳无素约,端不恨,绿阴重。

三王家天下,传子以相继。秦政称一统,二世至万世。

生民立之君,道在仁与义。仁义自无争,岂为一家计。

苟以力假仁,上下必征利。举世治此学,自谓巧且智。

日居争敚中,孰能救其弊。

已槁苍颜那复温,渐销英气亦无痕。丹青难写灵台状,皮相纷纷莫浪言。

往年际风云,濯濯春月柳。
俊气横九天,下笔蛟龙走。
岁晚收其实,落落坚且久。
澹然松桧质,不为霜雪朽。

湖水澹秋空,练色澄初净。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西子拂澹妆,遥岚挂孤镜。

座客本玉姿,照曜几筵莹。忧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

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

论久兴弥泠,返棹堤逾迥。自顾纵清谈,何嫌麾麈柄。

野蝶难争白,芳香散着人。风光人不觉,寒气日通春。

元化形万汇,浩浩无时无。云何忠贞气,大畀先生躯。

念昔有殷季,天步移独夫。淫酗荡祀典,下民为毒痡。

所崇尽奸回,启遁箕子奴。师保乃去尔,馀敢编其须。

炎炎鹿台火,已兆明珠儒。先生岂不知,蔓草不可图。

顾亲叔父尊,以位仍三孤。强谏诚我任,剖心不为愈。

自靖暨杀身,要之宗社扶。所以宣父笔,三仁同一途。

繄公存亡间,所系重有殊。堂堂柱天手,能摰火德乌。

当时戡黎兵,所侵良及肤。周虽彼苍眷,加翼十乱谟。

天其谏少行,终鄙西人居。称师止观政,安取商郊车。

一朝叹云亡,宗国随之墟!丹诚皎白日,馀烈光八区。

准尔来代臣,大节知所趋。呜呼介士叹,万万狂童且。

今来二千载,殷周两榛芜。巍然一丘土,高与西山俱。

清霜九月节,肇祀陪干旟。肃拜列阶下,精爽动佩裾。

世道有沦丧,一忠千万谀。商歌振林樾,日下悲风徂。

断机贻子训,截发具宾盘。
异数行开邑,他乡忽盖棺。
薤歌春日晚,萱树北堂寒。
萧瑟青门道,莱衣泪不乾。

诗翁老去百年灰,皮肤剥落真实在。诛茅筑室傍幽林,泉石烟云动光彩。

酸寒不作郊岛态,尚友渊明向千载。但欣妙语笔端生,不管流年暗中改。

邻家有景借脩竹,野径无风馥芳茝。人嫌柴门雀可罗,自倚奚囊富成海。

我闻公名嗟已久,向风每恨平生昧。袖诗过我岂宜蒙,公才较丕几十倍。

要从柳州斗雅健,未许公羊誇辨裁。别来又见秋风高,抵掌论文几时再。

尊中绿酒已堪酌,篱下黄花行可戴。幸无俗物恼幽人,祇可剧谈佳客对。

方侯况是社中酒,辨舌澜翻似秦代。公来当为折简呼,园有佳蔬更同采。

雅集何须画作图,风流自可追前辈。

却与黄鹂相唱和,小餐花露在前枝。微之不读医家语,春日闻蝉再赋诗。

杳杳山城倚暮天,依依墟里见寒烟。海邦出息空今日,齐地徵求异昔年。

俗鄙谁歌招隐曲,道穷虚诵卜居篇。故乡回望在天末,一片归心对月悬。

酿雨浓云郁不开,绛英素蕊半苍苔。不因皂盖班春去,谁唤青衫老吏来。

幪头叠足,敛目而禅。
闻思尽处,当念超然。
不起于座,遍群生前。
如行空月,影落百川。
提孩念道,访求知识。
海山绝处,慈容忽觌。
一挽仰间,今吾非昔。
回首百城,山川历历。
大士俨若,非空非有。
毁赞莫及,孰卫孰守。
唯此力人,雄风赳赳。
是亦孔门,御侮之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