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叙述作者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作者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首联“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两句,写作者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作者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同时也点明了题目“夜渡湘水”。
颔联“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表明,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
颈联“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两句写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出来。
尾联两句“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浔阳”一作“涔阳”。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
异骨成何晚,真毛产固殊。云移丹穴种,雾滃渥洼驹。
蓦堕怀中月,俄横掌上珠。试啼存大鉴,摩顶协玄符。
弥月翻身健,期年认父呼。聿曾提俎豆,讵但识之无。
乡里论前辈,尚书挺后模。终于金石贯,贻厥鬼神扶。
冠玉元诸子,含香矧丈夫。急流弃轩冕,长啸即江湖。
人每占瞿后,天应福赵孤。外家邠老裔,晚境乐天雏。
瑞拟连胎蚌,贤期返哺乌。星辰追履上,诗礼绍庭趋。
抱子谁非足,忧时尔实迂。向来颠种种,今始觉于于。
失路均浮梗,为邻独守株。弄璋亦偶尔,献璞欲何须。
漫俟儿童长,虚愁日月驱。龙猪吾暇较,天地几桑榆。
小别东风不自由,香车油壁几句留。难忘玉手搴帘笑,谁遣蛾眉满镜愁。
莺语画屏人倚瑟,蛛丝小幔月当楼。银河不信谁相待,泻作潇潇暮雨秋。
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
交态纷纷不忍论,惟君真率古风存。买山几欲相招隐,卖犬何嫌漫缔婚。
两度关山同逆旅,兼旬烟雨伴孤村。平生有泪无挥处,留与今朝哭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