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注释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
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人以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有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苔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苔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花在枝“梢头”,随风颤动的样子,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在这样的诗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她在幕僚诗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益州)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的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的美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由于有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这种“强此弱彼”的写法显然自然入妙。

  杜牧这首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文学艺术要求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在独到。从这个角度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天才的诗人。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当时作者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柳絮三冬先北地,
梅花一夜遍南枝。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洛下攻诗客,相逢只是吟。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
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忆君难就寝,烛灭复星沉。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宝鉴当年照胆寒,向来埋没太无端。祇今垢尽明全见,还得当年宝鉴看。

雨过东山春意浓,但携桃李步春风。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
旌节临谿口,寒郊陡觉暄。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平原草木几无主,金谷楼台半是尘。已信齐桓能辅国,焉知陈胜足亡秦?

国家自昔明刑宪,天地由来有鬼神。太息渠侬终不悟,翛然吾自爱吾贫。

屈子颂匪今,轼也志空寓。千载伊谁子,后皇锡嘉树。

曾剡剌崇檐,青黄揉广阼。永与兹亭留,不迁乃其素。

蓐食转前峰,梅黄细雨中。
涛翻疑鹭翿,泉激认松风。
山合秧畦窄,林深屐路通。
怪来人语别,一置便江东。

稽首牟尼古佛图,今朝犹剩旧头颅。纵经万死知何恨,欲尽馀生亦是虚。

破寺独松万日月,短床閒梦到江湖。从他知罪浑无涉,纳纳乾坤一病夫。

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寒门秋色阵云飞,雉堞烟青画角悲。河坼波涛含赵魏,星分毕昴半华夷。

太原猃狁当征日,瀚海单于欲战时。六十万兵闲饱死,谁怜山后八州儿。

岳渎储精,冰壶里、精神可掬。三万卷、龙蛇落纸,琅杆撑腹。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又谁知、天独授先生,长生。
鹤易怨,龟多缩。竹太瘦,梅偏独。算人间何物,可传心曲。但愿君如天上月,年年此夜团如玉。更有人、千里共婵娟,偷香祝时出爱姬。

天半峨嵋落照边,汉川东与蜀江连。万金散尽犹存骨,一剑长留岂学仙。

秋水欣逢东海若,马蹄难遇九方歅。穷途我自怜空手,洒泪相看大别前。

云峰何岧峣,去天馀几丈。其下蔚华林,幽禅屹相向。

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飞盖不须持,步步苍松障。

山僧知我来,罗立凫雁行。提携两行人,为我谈实相。

一种勿弦琴,三叹无声唱。开轩面东南,千里入俯仰。

西登妙高台,更欲兹旷望。土断泽绕山,烟涛渺云浪。

恐是六鳌连,蓬壶堕莽苍。又疑鲸入海,偃脊起青嶂。

时方老火炽,金石流欲炀。须臾变云雨,为作雄风壮。

翻手回凉秋,掀舞千林响。谁云免水宫,自是神龙藏。

三高如可作,吾欲五湖访。洗足巨浸心,振衣孤峰上。

寄语夸夺流,得饱但相忘。长哦可当歌,踏月下空旷。

洛阳千古地,人文盛复微。图书开洪荒,定鼎颂衮衣。

中兴程伯仲,宗盟今有归。嵩山万里阔,鸟兮任高飞。

师友荒巳久,不见所问津。岂畏一日长,而急不于仁。

执鞭有所求,孰与所求真。世路险且长,勉之在终身。

僧义来庵穴一池,皆言池下有灵龟。
色如玉白隐难见,那使武昌人得之。

冰轮光映桂花天,风露娟娟夜未眠。老景逢秋多少思,良宵见月几回圆。

浮云灭没银河净,灵籁凄凉北斗悬。踏遍琼瑶花影碎,数声鸿雁落云边。

昼景。方永。重帘花影。好梦犹酣,莺声唤醒。门外风絮交飞。送春归。
修蛾画了无人问。几多别恨。泪洗残妆粉。不知郎马何处嘶。烟草萋迷。鹧鸪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