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三子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们走远了,我倒也不再惦念;及至归期接近,反而难、以忍耐。
儿女们已站在眼前,你们的容貌我已认不出来。
欢喜到了极点,不知说什么好。收泪一笑,包含着多少悲哀。
明知这不是在梦中,可我的心仍在摇摆不踏实。
注释
外家:外公家。
去远:离去很远。神宗元丰七年(1084),陈师道因家贫而将妻子儿女送往在四川做官的岳丈处寄养。
归近:归期临近。不可忍:难以忍耐,形容与子女见面的急切心情。
略:全,都。省(xing):识,记得。
哂(shěn):微笑。
了知:确实知道。
忽忽:恍惚不定貌。心未稳:心里不踏实。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陈师道的《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以推知: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久别重逢,如相见于梦中,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此类浑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故尤为珍贵。

  陈师道论诗,提倡“宁拙无巧,宁朴无华。”(《后山诗话》)此诗就是朴拙无华而感人肺腑的好诗。说它朴拙,因为全诗没有典故,没有藻饰,章法平直,句法简洁,并不追求文外曲致。说它感人,是因为字里行间洋溢着至性至情,深挚敦厚,绝无造作虚饰。然而此诗虽不炼句而炼意:首联写久别重逢之情极为生动,尾联则活画出疑信参半之心态。用极简洁的诗句刻画出复杂深微的感情,所以耐人回味。

  陈师道做诗追求古朴,讲究锤炼,自称“此生精力尽于诗”,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句,因此,他的诗往往枯涩生硬。这首诗纯是写情,凝练精到,表现了骨肉至情,是他诗中上乘之作。

创作背景

  元丰七年(1084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祐二年),陈师道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你喜欢
枯藤生幽谷,蹙缩似无材。
不意犹为累,刳中作酒杯。
君知我好异,赠我酌村醅。
衰意方多感,为君当数开。
藤樽结如螺,村酒绿如水。
开樽自献酬,竟日成野醉。
青莎可为席,白石可为几。
何当酌清泉,永以思君子
忆昔未出身,索寞无精神。逢人话天命,自贱如埃尘。
君今才出身,飒爽鞍马春。逢人话天命,自重如千钧。
信涉名利道,举动皆丧真。君今自世情,何况天下人。
方渠新凿北林开,流水遥经画阁来。
洗耳厌闻夸势利,濯缨羞去傍尘埃。
不忧待月乾诗笔,已欲看华泛酒杯。
却忆虎溪桥上过,夜凉临砌尚徘徊。

世传莺粟如纸花,品目不为人所嘉。那知亦解吐繁艳,深红浅白凌朝霞。

一窠千叶类芍药,传种本自何人家。栟榈乞得不敢惜,长须走送声呀呀。

杜门宴坐观内典,方丈寂寂如毗耶。散花侍女一笑粲,居士默然惟啜茶。

暖香红焰一时燃,缇幕初垂月落天。
堪恨兰堂别离夜,如珠似泪滴樽前。

春生何处闇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矫矫松柏枝,在彼丘中阿。上盘青云端,苍翠郁嵯峨。

惜哉千尺干,严霜摧其柯。本为大厦用,不竟当如何。

轻阴傍楼易暝,带春云步绮。画阑绕、冻柳初荑,暗结沈恨天际。

细禽唤、年光冉冉,荒波荡晚疑无霁。殢离人、肠断斜阳,絮点飘坠。

十载东华,对酒念往,信孤根自倚。镜中路、窥熟西池,楚吟流怨红翠。

赋深情、兰荃绣笔,泪花迸、铜仙铅水。惯伤春,蝶悄莺沈,梦醒何世。

刘郎老去,咫尺蓬山,倦数旧游美。天外紧、东风一信,绛蕊颠倒,缥缈鹃声,误人归事。

银河夜挽,珠宫晨叩,香笺飞出回鸾篆,悄冥冥、海阔星垂地。

情丝怨极。长宵雾阁云窗,顿抛乱红嫠纬。

横汾旧曲,采石新吟,料画轮正迟。怕点检、炉薰花外,笛谱梅边,酒醒觚棱,凤城十二。

东门帐饮,西台车马,江湖头白回望处,惜芳菲、须掩伤高袂。

白鸥去矣难驯,燕幕孤栖,荡魂万里。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阴绿渐稠。把酒樽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
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已向眉间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分万户侯。
入朝归野不同时,蓟北江南总系思。
郭有青山看竹好,门临流水得鱼迟。
君游何处多题句,我到悬崖半写碑。
终日借书兼借画,莫将瓻字读成痴。

南迁为隐吏,山水兴难降。客至丹青阁,时翻白玉缸。

谏书留御榻,惠政及邻邦。若访汉阴老,知余是姓庞。

洪井登龙记昔年,祇今太末又行缠。馀波所及盖多矣,一夜水高溪有船。

伯休抱遐心,隐括自为美。卖药不二价,有名反深耻。
安能受玄纁,秉愿终素履。逃遁从所尚,萧萧绝尘轨。
开岁春迟,早赢得、一白潇潇。风窗淅簌,梦惊金帐春娇。是处貂裘透暖,任尊前回舞,红倦柔腰。今朝。亏陶家、茶鼎寂寥。
料得东皇戏剧,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宇宙低迷,倩谁分、浅凸深凹。休嗟空花无据,便真个、琼雕玉琢,总是虚飘。虚飘。且沈醉,趁楼头、零片未消。

闻道台澎屡调兵,同仇将士励精诚。军家敢说鸿毛重,敌气应看鹿耳清。

谁料金牌成破釜,难凭铁舰作坚城。诸公衮衮求援急,义愤如潮夜不平。

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

初觉烦虑清,便忘疢疾患。抚序秋正深,惊时岁将晏。

俄看雷霆过,仰瞻云霞烂。无心警晨鸡,有意侣寒雁。

凉飙轻袭裾,新月忽窥幔。启涂信云首,言旋直如半。

未问季主卜,岂邀隶首算。平生感瞿瞿,虽休毋敢慢。

恐辜眷旧恩,忍怠垂成宦。观往起遐思,知来自深玩。

忧至时读书,兴发一遣翰。近窗罾网施,傍楫葭菼乱。

戋戋念未申,耿耿坐待旦。抱迹义取韬,执德理终焕。

谁无依恋情,岂兴迟暮叹。生还傥可期,厄酒召亲串。

关山切上层,萧瑟对金灯。鹤冷凭空阁,云閒入定僧。

韶弦松响细,溅石涧声增。一枕芭蕉雨,南华午梦腾。

春雨暗长林,春朝花气侵。湿云山径小,烟树草堂深。

有恨曾留梦,无言好付琴。阴晴殊未定,予亦复何心。

青溪第宅斗鲜妍,最是江家宅可怜。路上行人争指处,桥边遗迹尚依然。

南冠辞住长安日,北客归来建邺年。惜此屋庐还似旧,不知曾读黍离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