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飒飒秋风里,站立着何处来的多病老翁?颤巍巍倚杖而立,我的心与谁相同?
多灾多病使我获得彻底的陈悟,过去的恩恩怨怨全都一扫而空。人生百年,我却过早地衰老;虽然一再遭受挫折,但我依然不改变初衷!
注释
何乡:何处的意思。此暗寓诗人流放,他乡寄食之苦。
杖起:指倚杖才能立起。
“心在”句:化用欧阳修诗句“老去自怜心尚在”。
资:致。千悟:指了解,领会很多。
“冤亲”句:语出佛典《华严经》:“愿一切众生于怨于亲等心摄受,皆令安乐智慧清净。”此句即上句“千悟”的结论,是悲痛之极而吐出的旷达之语。
百年:人生百年,指人生
“三败”句:典出《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曾言:“吾尝三战三北(败北),鲍叔不以我为怯。”表明作者不因遭际坎坷而丧失志气。穷:人生之路走不通。

赏析

  这首《病起》写病后的感受,极尽困蹇之苦况,然于极悲痛怨愁之中,诗人又吐出极旷达之语。诗质朴无华,沉郁顿挫,诗内满含作者凄苦之情,这也是在无可奈何悲愁中的真情苦吟,是一首内涵深蕴的五律代表佳作。首句“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可见,在萧萧的秋风里,盛年的诗人忧病之余,犹如一个衰颓老翁。他勉强挣扎起来。“力微须杖起”,这是写实。更重要的则是下句“心在与谁同”,他想到前贤欧阳修的“老去自怜心尚在”,很自然地化用入诗。谢灵运于《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中也说过:“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作者尽管历尽磨难,颠沛流离,但此心尚在,此志不移。他独立西风里,四顾茫然,此情无人能喻。所以说“与谁同”,感慨极深。诗人虽是屡遭挫折,但他的心还不是死灰,还不是止水,他还想做一番事业。这是诗人的积极入世处。

  诗人自身之疾,以及仕途坎坷,母亲去世等等灾难,使他大彻大悟,懂得了冤亲平等,皆属空虚。悟的次数之多,也就是说灾病之多(因每一灾病即有一悟)。“冤亲”句出于佛典,《华严经》说:“愿一切众生于怨于亲等心摄受,皆令安东智慧清净。”虽用了佛家语,诗中所表现的却不是四大皆空,而是一种因遭际不幸而起的无可奈何的悲愁。这种言外之情,表现得很明显。

  最后一联,首尾照应,复写诗人的衰颓。“百年先得老”,和他在另一诗中所写的“白发满头生”一样,是经历了至悲至痛以后的呼号,一字一句,俱自胸臆流出,不是无病呻吟。“三败未为穷”,内涵更为丰富。春秋时代,管仲与鲍叔相交,管仲自叹:“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史记》本传)诗人这里是化用“三战三北”之语,表明自己不因遭际坎坷而丧失志气,仍要一如既往,坚持操守,直道而行,不效阮籍穷途之哭。由此可见,诗人所祈祷向往的,不是佛家的空无寂灭,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之道。

  另有观点认为此诗充满禅意,颔联中“心在与谁同”化用前人诗意,着眼于“心”,此为佛教心性学说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发挥。作者颈联两句“灾疾资干悟,冤亲并一空。”即是回答“心在与谁同”,说他的“心”是与佛教禅宗“同”了。千灾百难,久病缠身,现实中所遇诸多烦恼,帮助他对人生真谛多次获得了领悟,即“冤亲并一空。”“冤亲”除了出自《华严经》外,《五灯会元》也云:“佛家慈悲,冤亲相等。”这其实就是泯灭是非观念,超离“烦恼障”,用以调整失去平衡的精神世界。诗人说:他从现实中所领悟到的,除了“等冤亲”之外,还有“一空”,那就是。四大皆空”。这就是他对人生的领悟。尾联则进一步补足获得这种人生领悟的主要契机,作者化用管仲语意,其意是说:人生一世,不过百年,而我已是未老先衰,尚且要念及老母。仕进既已无望,倒不如“于冤于亲,等心摄受,皆令安乐,智慧清净”。原来,他所谓的“心”,即为佛教“等心摄受”的“心”。看来,他确乎欲摒除妄念,清净本心了。他确乎对人生已是因“灾疾”而彻悟了。

  陈师道是孤芳自赏、不求谐俗的苦吟诗人。他的作品,有人称之为“非一过可了,近于枯淡”。黄庭坚说,陈师道作诗“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可见他诗的内涵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人们常称引的不过是《别三子》、《示三子》、《春怀示邻里》等有限的几首。实际上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他的五律,尽管有时“失之僻涩”,但“佳处往往逼杜甫”。这首《病起》,质朴老苍,沉郁顿挫,正是它逼近杜甫的五律代表作。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绍圣二年(1095),作者时在河北曹州依其岳父郭概。因苏轼党争遭贬之祸牵连,他也被言官以“进非科第”参奏免官,成了党争中的牺牲品。此后日子更难过了,他只得又寄食时任河北东路提刑的岳父家,母亲因贫病死于旅次。在死母、失友、丢官等种种世事的煎熬之下,诗人病倒了,病起之后,满含凄苦,低吟此诗以抒胸臆。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你喜欢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知否。知否。且尽一杯春酒。

北风日以劲,古道无人行。阳坡树已黄,阴崖草犹青。

四时相代谢,谁为此枯荣。揽衣坐幽磴,下有流泉声。

听之不成调,挹之有馀清。悠悠京洛尘,污人头上缨。

仙洞千年一度闲,等闲偷入又偷回。
桃花飞尽东风起,何处消沉去不来。
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
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
水洗尘埃道味甞,甘于名利相相忘。
心怀天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
早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金焦于我岂有私,每过常逢夕阳好。梦中留庵曾独往,欲说生前仍缥渺。

贪看落照一孤僧,片念微差堕尘扰。流浪多生无畔岸,偶对江山愁皎皎。

海涸天荒试哀乐,虎倒龙颠破强矫。旧欢掣电往往空,残怀落月垂垂晓。

青溪老人方闭门,一勺寒泉自忘老。行过相见一开眉,有酒何须问怀抱。

江光摇空霞影乱,远塔孤标渐深窅。轮驰肠转且未休,蚤暮何时忧患了。

贤君德业本天成,犹待脩心道益明。喜见储王亲笔砚,更须讲学近儒臣。

伊子癸卯同生世。不觉流年五十二。我先入道搜玄理。自然不敢相遗你。无分昼夜常留意。诗曲谩书千幅纸。劝公早把家缘弃。免交失脚黄泉
山僧不好古,改作任所欲。
洞荒径已迷,廊空响谁续。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

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堂前花竹自清幽,春笋秋梨不外求。定省岂能忘喜惧,旨甘还得及交游。

彩衣舞罢雏曾弄,绿醑斟来蚁正浮。欲识事亲忠养意,惟应张仲是前脩。

冯相方观祲,巫阳忽告灾。千秋临宝殿,一夕閟泉台。

纚绋悲长往,灵輴挽不回。昊天思罔极,长使圣情哀。

十月江南草树空,五云天近立鳌峰。龙沙飞雪似掌大,马湩醉人如酒浓。

曾佐元戎书露布,还陪天子颂东封。宛驹自此行千里,消息无忘辄报侬。

青云冠山巅,流水带山麓。巨胜蟠龙蛇,奇形矫翔鹄。

二仪钟秀异,万巘尽臣仆。磅礴启皇都,崇高介君福。

中天翠常积,一雨清似沐。紫盖拥金门,彤旂接黄屋。

凉风隐林樾,灵籁响溪谷。冉冉集烟霞,森森蕃草木。

村童晓来樵,野老夕归牧。洞口鹤长鸣,松间鹿攸伏。

苔莱愧匪才,雨露滥沾禄。何以答升平,愿言歌戬谷。

宫云朵朵映朝霞,百宝栏前斗丽华。卯酒未消红玉面,薄施檀粉伴梅花。

楼上从容晓日明,春风随意动郊坰。
定知有象根冲漠,未信至精惟杳冥。
万化淳时春蔼蔼,一元亨处雨零零。
忘言共倚栏干见,录满周原水满汀。
远役与归愁,同来渭水头。南浮应到海,北去阻无州。
楚雨天连地,胡风夏甚秋。江人如见问,为话复贫游。

野寺闻钟磬,归人晚渡忙。孤山升半月,一鸟下斜阳。

寂寞家乡杳,清凉客路长。渔镫岩畔点,间杀卧轻航。

八月当秋社,儿童报雁来。稿砧相别久,莫是有书回。

压雪江山亦老,迎春草木俱新。雪销春去逐飞轮。

谁识静中机运。

浊浊坝头泥土,攘攘市上风尘。为何不住往来人。

都被利名淘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