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紧靠着京口,夷山临近大海之滨。
江风吹来掀起了白浪,愁煞渡头上的过江人。
扬子津:指扬州南面扬子江渡口。
京口:即今镇江市,与扬子津隔江相望。
北固:山名,在京口东北,长江南岸。
夷山:京口东北方江中有焦山,焦山旁有松寥、夷山二小山,称海门山。
愁杀:愁煞,愁得要死。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愁情。诗的前两句以远视角度写京口的地势,视野开阔,境界壮丽;三四句写江口吹起大风,涌起如山白浪,愁杀了想要渡江的人们。全诗四句,都写得平易质直,明白如话,有襄阳民歌风味。
诗是由题中之“望”而展开的,首二句以工整的对仗形式,写出孟浩然站在扬子津眺望南岸京口的地势。主要是从京口的北固、夷山二山来进行描述。北固山在镇江之北约一里,由于诗人是在江北南望京口,故以“临”字写出二者关系。而夷山在镇江以东约九里,诗人隔江相望,只隐约可见,故想象其绵延至海滨,以“近”字点刷山之态势,颇具动态感与延伸感,给人以艺术的联想。而那个方向又是诗人将去的处所,从中透露出他的几分企盼之情。二句中涉及到与京口有关的三个地名,且其中山名有二,然并不觉冗赘,显得十分自然贴切。二句以山为对象,展现了京口的粗略地理位置。
以上两句主要写远望之山,紧接一句,则写近望之江。随视线的移动,目光投视在大江之上,只见江风阵阵,白浪滚滚,显出一种奔涌气势。此句与前二句形成动、静对比,于动中将波翻浪卷、风声水声,分别触发人的视、听感觉,产生能影响人的官能感受的强烈效果。所以,最后一句之始,便以“愁”字作为一种心理回应,作为由听、视觉转换到感觉的审美活动的结果,表现出诗人见此物象而生发的特定心境,自然地由景入情。这里的“愁”,并非一般的乡愁、思愁、游子之愁,而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蕴。诗人久隐山林,年届四十始应试,结果不第而归,充满了难觅知音、厌倦京洛、意欲归隐的复杂感怀。这个“愁”字,除乡愁之外,还隐隐含藏着一种失意之愁。那浩浩,长河,滔滔江流,是诗人行程中的险途。同时,也可能又暗喻那使诗人“愁杀”的仕途上的阻隔。“渡头人”展现了忧郁愁苦的诗人自我形象,在结构上,又形成掉领全诗的特殊格局。
全诗以题中之“望”作为基点,写了望中之景与望中之愁。其中,诗脉的条理和情感的逻辑十分清晰。以“望”起,望山(静态)、望江(动态),由此引起“愁",从主体对客体的审视中,展示诗人心绪。情景弥合无间,意境悠远深厚,语言平实清淳。
平生取友孤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
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
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绕墙检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
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
明朝稚子满庭砌,豹文玉骨龙苗裔。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
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
咙唿马子踏落花,落花尽头逢酒家。酒翁破颜迎墨客,五云冰浆发青帕。
丹丘羽人笑揖我,饷我碧海云琅芽。食之奇光袭两腋,小哉天地自幕席。
眼底不辨骊与騧,冷风时能借一快,便欲搴芝淩紫霞。
且唱蹋铜污,莫歌白浮鸠。跃沫寄颓年,阴阴驰四驺。
云璈驾阆风,兹约竟悠悠。却忆东皋醉乡记,翻笑三闾非所忧。
安得乌孙青田核,下变春江万斛流。
画楼秋色映遥空,人在白云中。一片青山斜日,几株黄叶西风。
生平得意,耳因酒热,情为诗钟。试问看花帝子,何如种柳仙翁。
鳌极虽倾力可全,古来遗事已茫然。空怀五色山中石,大手何人解补天。
亲交莫绝,秉烛莫灭。来日孔怀,如何易别。营营百年,万虑难捐。
在乐滋忧,当歌慨然。人生如蚕,食桑于野。桑少防饥,桑多防泻。
茧成自殉,竟何为者?我欲终此曲,挥泪不能长。白头莫照镜,照镜悲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