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农崔丞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我思美人,乃在洞庭之阳,彭蠡之阴。冲波亘天三百里,离恨比之应更深。

扬澜咆哮左蠡怒,白日惨惨玄猿吟,欲往从之愤余心。

鼋鼍臲卼,不可以驾风摐摐兮雨淫淫。望厌原之飞烟,邈匡庐之高岑。

霞标日观矗南斗,石门双阙撑敬嵚。虹旌兮翠羽,昌容兮凤凰,舞荍衣兮茝襟,玉笙吹兮紫鸾音。

望不见兮悲莫任,江水湛湛愁风林。西来文鱼曾到海,愿寄笔札逾兼金。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
老我不知官府事,水边吟到日西斜。

碧云开霁色,黄叶作秋声。仗节还乌府,承恩出凤城。

宦途期远大,宪度喜澄清。浊酒不堪饮,题诗慰别情。

细雨廉纤自掩门。生怕黄昏。又到黄昏。鸳鸯枕上拭啼痕。

多少青春。断送残春。

红烛和愁一样新。剪得三分。减得三分。落花如梦不逢人。

未是消魂。已觉消魂。

海国霁烟景,长林气鸿濛。遥峰积翠起千丈,九天秀出金芙蓉。

石泉淙淙洒风雨,银河半落横苍穹。恍疑身坐天姥下,万壑五月生寒风。

对此发长啸,逸气凌丹虹。閒移轻棹入空碧,武陵尽处缘源穷。

鸥沙潮落见溪钓,鹤林月上闻烟钟。以兹便欲赋归去,孤琴未许来相从。

始知幸接明盛世,谁能敛迹对尘踪。

钱神一夜幻花神,铸出东篱阿堵新。莫遣半山容易赋,黄金满地骇诗人。

门外沙寒月半笼,柴荆元不置帘栊。年来闲气都消尽,坐对书灯一点红。

到此疑无路,群山裹一城。光分太古雪,来及半天晴。

鼓角重开壮,风云百战平。摩挲残碣在,唐汉未销兵。

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
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
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
嵩呼齐祝恩如海,散八阳和满世间。
经年一会面,危坐拥寒灰。
绝胜对余子,一朝来百回。

双桨渡桃叶,随欢望夫矶。催送来秋浦,夜夜听猿啼。

锦绶趋庭日,三春花更妍。登堂双白发,拂袖御华筵。

东海桃初熟,南山寿自绵。行看鸾凤诰,遥下五云边。

海燕双栖到画楼,湖光如镜照梳头。当年若入昭阳殿,未必长门竟解愁。

段公智勇皆殊绝,史传峥嵘识异才。仓卒司农倒印去,笑谈刺史戴头来。

笏能击贼犹余恨,志在成仁誓不回。此日荒祠馨俎豆,懦夫可立不须哀。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关河日暮望空极,
杨柳渡头人独归。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天台作县比神仙,好客仍兼郑老贤。桐柏宫中春载酒,石梁桥上夜忘眠。

别来最是尘埃苦,老去还于水石偏。此日送君重有感,不堪归思益茫然。

时节循环四月一,大道何曾有得失。
夜来针眼鱼儿,吞却新昌石佛。
阿呵呵,识不识,
明眼衲僧跳不出。

海东国主尊台教,遣僧来听《妙法华》。归来香风满衣裓,讲堂日出映朝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