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
宋家行在日南迁,胡骑长驱百万鞭。潮海有灵翻佑贼,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
牛衣夜半啼寒雪,犹记灞陵憔悴。司马鹴裘,少君鹿毂,岂意行歌黻佩。
年华欲换,笑五十明朝,买臣非贵。夫婿东方莫羡,此际且相慰。
绿水青山作吏。一家图画里,欢成队。蜡凤宵嬉,青箱付与天意,凭教儿辈。
杯从幼起,暖向春归,况当良会。放却眉梢,陶然须共醉。
落花高下弄菲菲,多少离愁付笛吹。别后故人休忘却,与君重赋渭城诗。
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
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箠。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
可怜翰鞅掌,岂知固如是。径行古关塞,形胜那尽纪。
荒落久宁静,富庶或成市。清晨过怀来,沙草风烟美。
想当用武时,满野控弓矢。白塔远招人,挥鞭渡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