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至于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像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读者,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差白石作先锋。
可怜公等俱痴绝,不见词人到老穷。谢遣管城侬已晚,酒泉端欲乞移封。
宇宙暗矛戟,吾当何处归。故山几幸免,暮景傥同依。
若见亲知问,愁无羽翮飞。一箪元自足,底用带金围。
文溪风物擅清幽,忆过君家溪上头。当日相欢尽童稚,共循修竹濯清流。
至道无言说,寂默守规中。杳冥恍惚,周流一气运元宫。
采取金精木液,真土内擒铅汞,顷刻显神功。测爻符,鸣橐籥,震雷风。
坎离颠倒,火飞碧海炼真空。太乙含真有象,玉鼎流珠凝结,神化合玄通。
归去蓬瀛路,旷劫玩鸿濛。
离筵及早酌屠苏,留看镫宵待得无。知有前期霜信后,小窗人奈雪侵须。
燕南赵北吹黄尘,九天宫阙生紫云。十二门开衢路直,画轮骢马多行客。
岁寒殿外柳才青,金水河边冰尚白。鸡人传漏放晓朝,文石分班押百僚。
南阳近亲最舞蹈,京兆耆旧争歌谣。教坊供奉饰玉女,钟能钟声鼓能鼓。
锦来西蜀被玄驼,肉出太官餐猛虎。初日扶桑稍照人,内筵锡燕杏花春。
沐犊骍牲泰畤祀,鸾旗翠盖骊山巡。东风万里飘寒雨,我昔所闻今不睹。
怏然呼酒击酒壶,茂陵徐生曾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