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山外云浓白,峰头日浅红。横拖一疋绢,直扫九芙蓉。
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
雪泥鸿爪旧游踪。南北任飘蓬。花帘昔有吟诗侣,喜天游、邂逅初逢。
彩笔一支,新诗千首,名重浙西东。
哀而不怨宛从容。珠玉粲玲珑。鸳鸯绣了从君看,度金针、灭尽裁缝。
大块文章,清奇格调,不减古人风。
音容杳渺梦中尘,游子空吟寸草春。莫怪掩篇双泪落,就中吾是有心人。
少年祗北觐,初命戒南驰。虎踞石城壮,龙蟠钟阜奇。
国崇根本地,政肃纪纲司。佐幕先修己,趋台自履卑。
小心勤职务,一意谨操持。有过须知改,凡痾莫已医。
赴公恒起早,退食每归迟。损友非吾类,前贤尽我师。
谦虚终受益,敖惰恐招危。寡欲堪常乐,多营枉自疲。
勿贻君子贱,何畏小人嗤。馀力披书卷,平时远酒卮。
夭桃朝暮色,贞桧雪霜姿。永矢平生志,毋因薄俗移。
每虞端有道,万邑洁无私。左右亲规诲,兴居视表仪。
顾余今潦倒,念尔远暌离。行矣图树立,庶当光远期。
试平原极目,翠色芊绵,不尽烧痕。倚仗东风力,便迷离古道,能不消魂。
有时暗拖长带,牵住石榴裙。看巷陌愔愔,郊塍漠漠,都是愁根。
温存。向谁寄,想万种春情,幽绪难论。莫把韶光负,任落花飞絮,分付芳尊。
马嘶客向何处,娇杀玉楼人。漫寂寞空庭,藤芜满径深闭门。
吾观蚁微物,其智有足称。出穴缘阶级,戢戢后先升。
分馀互友告,取道不长胜。世人遗其善,竞以逐膻憎。
宋子虽救厄,知己归隰朋。悠悠念群动,大小俱可徵。
云鸟时微灭,野马日凭淩。即事求端绪,无为费目凝。
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
有酒更相呼,得粟还共分。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
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
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
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
命驾欲相求,风波限通津。尚想古人交,俯仰愧此身。
忆昔登天府,文华萃帝乡。俊才鱼贯列,多士雁成行。
宝剑悬秋水,骊珠耿夜光。三场如拾芥,一箭已穿杨。
上策师周孔,飞声陋汉唐。凤池开御宴,虎榜出宫墙。
赐笏丘山重,恩袍雨露香。天花皆剪翠,法酒尽封黄。
冠盖游三日,声名满四方。历阶超宰辅,捧表谢君王。
第甲分三馆,镌碑立上庠。曲江嘉宴会,合席尽才良。
契谊同昆弟,比和鼓瑟簧。誓辞犹在耳,离思各惊肠。
台阁需材器,儒林作栋梁。超迁乌府掾,辉映绣衣郎。
迫晏封几事,平明出奏章。日披坟典旧,时念簿书忙。
检讨超经幄,论思近御床。圣朝稽古道,日暮下回廊。
羁旅然薪桂,长吟出锦坊。弱妻贫且病,羸马瘦仍僵。
穷巷回车辙,空厨泛酒浆。故人传奏目,请便趣行装。
皇极三台重,燕南各道昌。承恩辞魏阙,揽辔去恒阳。
晓幕芙蓉露,秋空柏树霜。诸司循直矢,群吏肃宏纲。
汉水浮神马,岐山出凤凰。行须冠獬豸,已见走豺狼。
惭愧蓬蒿翼,乘风亦下翔。
千尺荆溪彻底清,水中无复见蛟行。要同云鹤闲踪迹,自放烟波隐姓名。
浊酒忘形浮世内,青山到眼绿蓑轻。醉来放棹回船去,抚掌风前咏濯缨。
流涕登坛想誓师,伤心裹革竟无尸。一门血化殷家井,六尺孤存赵氏儿。
祠庙全家馨俎豆,丹青异代仰须眉。遗编定有龙蛇护,正气长存信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