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本诗首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大意是说,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
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你看,我们好像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还不算老呀!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也正因如此,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它的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沈香亭上未传宣,斗酒挥毫自百篇。研雪新蒲瓯弄碧,遥知独酌意悠然。
闭户终年懒出游,北山山色可消愁。何时一扫胡尘尽,更约同吟太华秋。
烟雨楼前溪水生,少微山下杂花明。杨柳岸,小舟横,绿阴如恇听啼莺。
老凤虞周万古同,霜梢能事尽苍空。谁知水石空山意,也到金声玉振中。
龙眠居士画六马,神妙不在曹韩下。始信天闲有六龙,毛骨奇权汗流赭。
凤头锦膊狮子花,雄俊岂待奚奴誇。腾霜叱拨好头赤,驭气竞欲追风沙。
超骧一个玉蝴蝶,蹄如踣铁眼赫赫。直恐翩翩便飞去,一点春风正扬鬣。
君不见宁王画马花萼楼,四海八荒无事秋。玉面之骢忽变化,开元天子爱之亦莫留。
乃知龙媒矫矫不世出,自是龙池飞霹雳。汉家封疆既混一,天马西来劳贡锡。
海宇清平忘战敌,呜呼海宇清平忘战敌。
九疑得道女,受事易迁家。诗赠金条脱,人逢萼绿华。
六月天长旱为虐,颜侯夙夜最忧农。丹心贯日回玄象,赤脚登山起白龙。
雷驭电光惊不定,岳灵云气出相从。斯民已作商霖望,吉梦何时到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