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秋叶)

盘枝翦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你喜欢
剪翠妆红欲就
折得清香满袖
一对鸳鸯眠未足
叶下长相守

莫傍细条寻嫩藕
怕绿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伤手
可惜许、月明风露好
恰在人归后

 
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幡北灯花动,城西雪霰来。
收棋想云梦,罢茗议天台。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青衫惯拂软红尘。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
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披风沐露问前津。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
夏中与秋仲,兄弟客京华。
椒柏同欢贺,萍蓬可叹嗟。
孤云在何处,明岁却谁家。
料想亲帏喜,中堂自点茶。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

岂无芳樽酒,笑语共一觞。亦有佩菊丛,新苞弄微黄。

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群鹭方盛集,离鸿独高翔。

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君子乐为政,朝廷须俊良。

归来紫微阁,遗爱在甘棠。

急景应如赴壑鳞,感时心事可怜生。
湖边雁序殷勤叫,持寄新诗念故人。

白云何晶晶,倏忽归无形。尸居龙不见,与君共沉冥。

黄虞久已没,吾道难独清。深谷何逶迤,朱华含春荣。

采采以疗饥,将游太上庭。汤火煎太和,膏粱损奇龄。

浮沉日月中,人命如流萤。哀哉嵇叔夜,多才乃捐生。

当今作者如建鼛,大声细响皆风骚。分门别户相贬褒,江河日下纷滔滔。

梳山大士手眼高,俯视一切同萧蒿。指挥搦管生风涛,青天白日神鬼号。

老吏断狱如萧曹,杀活予夺操独操。古人定论今莫逃,俯首听命无喧嘈。

千金骏骨归方皋,老马踯躅甘栈槽。偶来过我城东濠,笑我抱瓮痴且牢。

姑舍所学从桔槔,立言不朽洵人豪。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鸊鹈膏。

欲从狐貉羞敝袍,还坐自思中郁陶。精华已竭徒餔糟,皮之不存焉用毛。

身既隐矣光亦韬,道旁苦李难报桃。感君爱我无乃劳,感君爱我无乃劳。

游丝落絮弄春晴,挽我花边唤曲生。
挈榼在门惊剥啄,褰裳出户喜逢迎。
小园曲折藏三径,暇日从容共一行。
且复解颐谈衮衮,圣贤深处不容声。

世短心徒长,日暮道更远。偶荣匪运泰,骤落非命蹇。

王侯死无葬,将相谪不返。贱穷齿秃缺,尚许啖粝饭。

配享宣尼庙,文学可商偃。云何从祀庑,传注王郑混。

平生三万卷,晚节叶粪本。外华已焉哉,袯襫谢公衮。

墟落深藏乱树遮,悬崖绝壑势嵯岈。惊人童稚蓬门立,款客盘飧野菜花。

牛角触墙成「八」字,马蹄去路辨三叉。俨然身到崇安道,山北山南遍种茶。

春社散柴桑,迟回度石梁。饭牛嗟百里,割肉笑东方。

细雨青山湿,桃花流水香。野鸥浑狎我,飞近扑衣裳。

山雨凝寒气不开,江涛拍岸雪成堆。渔翁惯识风波恶,天际孤舟已早回。

寒窗危竹枕,月过半床阴。嫩叶不归梦,晴虫成苦吟。
酒无通夜力,事满五更心。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

玄岳倚北极,翠屏千嶂回。山寒太始雪,地阔单于台。

石室金膏閟,玉华仙掌开。傥遇通微子,骑二青龙来。

夜行如在旦,残月清林光。
云气生深涧,露华从蚤凉。
白沙郁浩浩,翠壁凝苍苍。
寂历松柏径,经过花草香。
鸡声互村落,曙色动柴桑。
即事况多感,离心含永伤。

仿佛黄头饿,随身无一簪。苦依幽室冷,愁恋画堂深。

七尺珊瑚树,千丛珠玉林。粉侯仍赐宅,故第不堪寻。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郭外有村名孟堡,旧传君此卜幽栖。
草荒东野千年宅,水绕南山一曲溪。
人物不生诗渺渺,秋风无语恨凄凄。
可怜如许衣冠士,不为留祠向竹西。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