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也有称《江神子》。
“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
“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野渡”:村野渡口。
“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
“人不见,草连空”:意为不见所怀念的故人,唯见草色接连到天际。
“晚烟笼”:指黄昏时烟气笼罩的景象。
“融”:融合,匀融,匀合。此句另有解释为:粉香融,是描写景物中空气之美;淡眉峰,是描写烟气笼罩远山之美。愚不以为然,倒倾向理解为写人。因为此句亦宾属于后面的“记得”“相见”语句;其中既有倒置,又有省略,却会意浅明。炼句精湛如此,不逊神来之笔。
“年时”:此指“当年那时”。“画屏中”,应指“如诗画一般的景象中”,而非指楼上摆放的有画图题诗的屏风或屏障。
“关山”: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复斋漫录》所云,应指黄州关山。
“素光”:此指皎洁清素的月光。

鉴赏

  词的主题是怀人,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出自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野渡”句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一起,杨柳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物。“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绿阴浓”,也含有绿暗之意。清幽荒寂的野渡,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与上文所形成的淡淡的惆怅色彩是和谐一致的。这一切又为下文“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怀人怅别作了铺垫,渲染了环境氛围。经过上文渲染、铺垫之后,“人不见”的“人”就不是凭空出现的了。“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也是江南人了。他一生虽工诗能文,却科场不利,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这样一位落拓文人,身在异乡,心情凄苦,自不待言,远望江南,青山隐隐,连绵无际,相思离别之情,油然而生。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遥远的远方。而春草又是容易引起离别相思的物象。《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人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望春草连天,伊人缺不知在何处,心驰神往,离恨倍增。

  过片紧接上片,由望断江南而人不见的相思之苦,自然转入到回忆往事。“夕阳……画屏中”五句全是回忆往事,由上片的从空间着笔转入到下片的时间追忆。五句都是“记得”的内容,都应由“记得”领起。但“文似看山不喜平,”词尤忌全用平铺直叙,所以作者从回忆开始,马上描绘形象,而不从叙事入手。在一个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楼外晚烟轻笼,在这漫馨旖旎的环境里,一位绝色佳人出现了。融融脂粉,香气宜人,淡淡眉峰,远山凝翠。词人不多作铺叙笔法写她的面容、体态,而采用以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法,只写她的眉峰、粉香,其他就可想而知了。较之尽情铺叙,一览无余,更令人神往。这是很鲜明的形象,在词人记忆的荧光屏上永远不会消失。然后再用补写办法,补叙往事:“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这说明上面的一切都发生在楼上的画屏中。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相见以后是很快就离别了呢,还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作者却不再作任何说明。填词也如绘画,绘画不能把整个纸面全部画满,什么都画尽,而应该留下适当的空白,笔尽而意不尽。填词也要留有空白,留有让读者想象的余地。

  回忆至此,一笔顿住,将时间拉回到眼前,“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回忆的风帆驶过之后,词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关山迢递,春草连天,远望佳人,无由再见。词人心想:只有今夜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他乡作客的我,也照着远隔千里的她,我们只有共同向明月倾诉相思,让我们通过明月交流心曲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此时的心境也许与此相似。谢逸著《溪堂词》。毛子晋云:“溪堂小令,皆轻倩可人。”《词苑丛谈》称其词“标致隽永。”此词亦颇近之。

  此词写完之后,凡是住到这个房问的人,都反复吟咏这首词,并纷纷向驿卒索要笔墨纸张将其抄写下来。驿卒觉得很麻烦,便偷偷用白粉将此词涂抹掉,这才制止了人们的抄写。可见,这首词在当时是多么受人欢迎。

创作背景

  一年的暮春时节,在黄州属地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词人谢逸独自一人在驿馆外闲游散步。面对着美丽的江南风景,词人不禁想起昔日相恋的情人,一种无法压抑的情感充溢在作者心中。于是词人回到驿馆,向负责杂役的人要来笔墨,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江神子》。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江回山崦两三家,招飐东风酒旆斜。羸马送曛行自急,峭寒欺客晚还加。

日边雁足应传信,竹外梅梢合放花。指点东城归路窎,一川流水闹栖鸦。

少微山上王高士,结屋号作神仙居。山空夜寂何所事,皓月一天歌步虚。

载酒过门欲寿公,酒杯有限寿无穷。玉樽祇在天西北,不惜年年为一中。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秋池行乐去,池树色已暝。雾下夕衣凉,月上风帘静。

饥禽堕疏竹,鸣蛩出深井。夜久人事息,萧然诸念屏。

何止神州无此花。西方为问美人家。也应惆怅望云涯。

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一春香梦逐浮槎。

四时岩桂度香风,十月桃花吐艳红。当暑拒霜同爱惜,种成方可醉邻翁。

败叶鸣空阶,号虫吊秋影。默默谁与娱,忧忧互相引。

达人感无生,志士抱遥省。苟无繁霜驱,安得腐草屏。

天心警虚华,物性趋严冷。徒深憔悴悲,此意谁能领。

江水江花绕大堤,太平歌舞习家池。而今风景那堪画,落日空城鸟雀悲。

一代橘轩老,胸次浩无穷。当年比度元李,气象郁相同。况是文章翰墨,溅溅龙*虎跃,又象复斋公。俯仰想前辈,风采照区中。羡君侯,三尺剑,六钧弓。风雨堕地奔走,龌龊笑田翁。今日衣冠华选,前日龙门桃李,歌咏入清雄。看取此回去,奏论大明宫。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此时鸿雁来,惊鸣催叶妾。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
云月晓微微,愁叶流黄机。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
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
生平荷恩信,本为容华进。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
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落日半帆收,张溪古渡头。花明汀树雪,香冷渚莲秋。

碧浪摇樯影,青山枕舵楼。曾知风景好,记此一停舟。

水绕红阑卖酒家,当垆小女总如花。东风亦似招人饮,飐出青帘柳外斜。

残夜碧天明,月挂梧桐井。小院寂无人,满地芭蕉影。

银汉已横斜,独立衣裳冷。不忍负良宵,自煮天池茗。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山中太王子,比日复何如。
自恨数年别,无因一寄收。
江湖惊老大,日月暗锁除。
会晤无期在,凭诗间起居。

草色参差碧,花情历乱香。不知燕子为谁忙。衔泥上画梁。

春日贪眠未起,针线小窗慵理。鸳鸯绣罢倚妆台,双眉不放开。

新开学舍枕江干,白袷青衿玉佩珊。问字我惭一日长,研经君耐九秋寒。

南徐文物推人薮,北固江声走笔澜。一语临歧须记取,科名容易立身难。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