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老脱尚方舄,门悬刺史车。真成弃竹马,直欲换金鱼。
岁事千头橘,生涯万卷书。流芳知未艾,兰玉满阶除。
自性元来一法无,更于何处著工夫。横担拄杖长安去,才出门时尽坦途。
漫夸情种海棠娇,记曲奁边更细描。黑是明眸红别泪,画屏银烛可怜宵。
未必天花及我身。占人怀抱是歌颦。红毹翠幕一逡巡。
翻劫枯禅参圣解,哀时閒泪赚词人。不关梦里楚台云。
苍茫烟水一凭阑,白苧絺衣五月寒。风熨翠纹如可御,霞蒸丹片若为餐。
堂台高敞四虚寒,窗外萧萧竹万竿。一夜霜风鸣到晓,散为清响满人间。
满地清风满县花,城南城北尽桑麻。经年不下陈蕃榻,是处偏宜绮季家。
风雨怀人吟蟋蟀,烟霞迟我渡艑艖。何时得便寻君去,閒却奚囊讲法华。
云似梦,雨如尘。花泪红倾柳黛嚬。也算人閒春一度,明年莫更不还人。
小雪暮能繁,愁云久更昏。细灯寒出户,欹树老当轩。
竹叶旧时酿,梅花何处村。赋诗空入夜,愁绝与谁论。
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
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贡举昔同岁,艰难今论交。客愁孤馆冷,樵语万山高。
地险心仍健,崖悬梦转劳。相携一片石,送子发东皋。
六龙安可顿,四节一何速。秋气下霜露,春事著速木。
天道有迭代,世故足翻覆。塞翁丧良马,宋氓得白犊。
由来非今朝,未必不为福。
月已破五,年又过半。拄杖拈来,如何判断。百年三万六千日,也是秦时?轹钻。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脩林。幽人起长怀,感此节物深。
揽衣自徘徊,抚剑还悲吟。丈夫各有志,莫作儿曹心。
涉远当疾趋,畏景须就阴。愿言理轻车,去上南山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