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
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
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
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
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尺书劳问大江滨,赤日红尘老此身。贫似庾郎惟有韭,归同张翰亦思莼。
已营织畚栖山宅,还约扬帆渡海人。高士二何犹念我,慧泉将访草堂新。
杖藜随处是天台,更喜刘郎此地来。共访仙源莫归去,山城今有楚云台。
天风夜撼玻璃国,四面沈沈元气黑。荒林野屋沈鸡远,世界江山尽瑶色。
山翁倚槛立苍茫,一鸟不鸣山外村。冷光十里断人迹,玉树皓皓横山门。
溪寒沙浅水烟殢,仙姝犯晓停风驭。雪中忽忆清泠桥,诗逋老去凭谁寄。
自幼好道喜神仙,临风辄欲生羽翮。侧闻三十六洞天,乃是神仙之窟宅。
吾乡百里聚其三,巨灵知费几镂刻。玉笥麻姑不足数,罗浮天台乃敢与之敌。
嗟此神皋近屋庐,奈何终日披图徒啧啧。爰是斋心有七日,不携藜杖独登历。
半日到黄山,黄山凡九曲。石涧为肠胃,屈盘山之腹。
缘源日暮溪声中,行行欲尽路复通。冈峦万叠凝积翠,过此大都山为宗。
有时飞泉注巨壑,风訇雷吼何隆隆。登崇冈,入烟霭。
憩山亭,望华盖。山亭高高可望仙,华盖三峰若华盖。
云昔浮丘老仙伯,于此跨鹤遗九垓。我来褰裳陟其顶,果然崚极冠天扃。
俯视万有尽鸿濛,独立长啸来天风。片香顶礼心魂肃,仙翁赐我青芙蓉。
子有绿髓堕尘壒,服此还丹为玉童。炉峰不可上,还窥紫元洞。
洞口白云封,诃护有蛇龙。曩惟仙人白琼海,飞步一摹云篆踪。
夜宿繁星系檐际,旁睨洞黑无根蒂。道士烹茶话靊霳,四座闻之毛发惴。
亦云军峰碧元洞天更嵲岊,我闻此语转愁绝。拜辞浮丘下青嶂,日出五更中夜发。
上山下山磴道盘,两日乃抵峰之观。观在山颠居峰趾,从趾诣峰十五里。
峭壁插天几万寻,峰端穿云看灭起。天梯石栈半欹垂,望望悬崖惟一指。
爰誓心曰尔毋怛,爰敕足曰尔勿骫。百脉交戛汗浃踵,两膝枝拄颐隐齐。
少焉休天门,踞石关,南堕游丝旴水寒,青烟数点浮群山。
既度石关惟鸟道,非复人间风浩浩。烟云瞬息已万变,惝恍不知身历高。
石骨临下下空翠,侧立烟痕人度处。半趾著石半蹈虚,喘息不闻何知惧。
悬行倒立壁上,身为蠛蠓缘屋梁。鹰翅嶙峋来攫人,欲坠不坠万古张。
石版岭,下则负背上摩膺。鹅顶峰,左有石槛右烟笼。
行人咫尺相噭应,幸不见下之空濛。既至延伫敛精魄,默默太息疑梦中。
玉阙森列天人居,磬折再拜百虑袪。举眸群动灭,窅然惟太虚。
气象亦澌尽,太虚乃无庐。选间元气荡灵曦,玉海澄莹无端倪。
不敢久留神官怒,拨云披雾寻旧蹊。步至山腰欻雷鸣,上呈日色下阴翳。
云驰小马逐大马,殷殷俯听生然疑。下尽山麓一大笑,何人荷笠披蓑衣。
翊破云英溜雷雨,孰知我从雨上归。归路访中华,所历渐平宽。
竟日萦原隰,未敢歌路难。陟此山,若旋螺,三周百折犹山阿。
绿烟深锁不径露,一峰尽处一峰罗。既异碧元之峭崿,亦殊华盖之嵯峨。
倏恬旷,倏幽遐,高而不危深不颇,神功出险开陂陁。
呜呼三山擅灵奇,幽秀险严各奠基。告归三日休劳足,忽然掉头记依稀。
急起走笔右手涂,左手持纸尾。言无诠次只狂扫,少纵迷茫不可追。
一章写寄狮山翁,狮山狮山,此景恨不与君同。览此当卧游,户庭生清风。
十年窃禄升斗微,此心已逐南云飞。胡为蹇钝似驽马,秋来空餍苜蓿肥。
去年秋院几同舍,愁见霜皋木叶稀。战诗徒夸出秀句,煮字那得疗朝饥。
何如此月就我饮,不待招邀来庭扉。阴晴万里共今夕,琼楼高处烟霏霏。
飞狐古塞未解甲,射雕落日空猎围。萤火熠耀时物变,坐见清露沾裳衣。
苍龙角尾仰不见,王良天驷谁为鞿。惟应幽人无检束,看花步月山中归。
翔燕屡云至,落花辞故枝。当轩盼流景,恻怆神亦疲。
达士多旷志,所慕惟书诗。朝耕孰与俦,夕钓任所之。
岂不念时好,沈沦与世违。取琴为之弹,曲绝令心悲。
白云破高冈,夕月照水涯。徒令千载心,默默谁与期。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