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卧沙细肋何由得,出水纤鳞却易求。一夏与僧同粥饭,朝来破戒醉新秋。
故人家住桃源径。一水盈盈秋静。有约不来魂凝。孤枕屏山映。
渔郎自恨仙缘竟。风扫落花无定。何日刀环期订。天上飞明镜。
春梦偶然失晓,催起数声娇鸟。软立倚郎肩,宿黛无心重扫。
罢了,罢了,粗服乱头都好。
仲蔚蓬蒿满径荒,主人曾是汉中郎。干时不利初无术,医国那知别有方。
老去与谁同臭味,秋来多病独悲凉。倚天长剑君休问,腐肉当前亦敛铓。
竹前竹后太常斋,风度箫韶识舜谐。博士拥书方彻卷,相公上马报当阶。
长堤外,水生烟。染就淡黄细雨,风流张绪正当年。
画楼间。
高低衬得春山碧。一道红衫明减。濛濛中酒草黏天。
好题笺。
旭日虚檐映。梦转纱窗冷。素幕低垂,玉奁尘满,小妆慵整。
对菱花不语、蹙双娥、奈归期无满。
薄醉浑难醒。可奈风声劲。旧恨新愁,别怀离绪,有谁能省。
听天边嘹唳、塞鸿归,叠鸾笺问讯。
冱云纸阁芦帘下,淡墨炉香茗椀余。一发江南青不断,坐深明月到窗虚。
倒流映碧丛,点露擎朱实。花茂蝶争飞,枝浓鸟相失。
已丽金钗瓜,仍美玉盘橘。宁异梅似丸,不羡萍如日。
永植平台垂,长与云桂密。徒然奉推甘,终以愧操笔。
大漠阴风起,煌煌猎骑来。关弓霜月满,吹角塞云开。
射虎惭无术,呼鹰谩有台。萧条空见画,粉墨乱尘埃。
秋日湖干爽气横,更逢初曙景逾清。烟收远树山徐出,月落寒涛水正平。
渔唱忽随霜露起,扁舟共载几人行。平吴事业今谁在,一领蓑衣万古情。
平生耽读数行书,出守边城在一隅。律己未曾逾矩度,持身恒欲绝沉污。
传家不患田园少,继志惟忧孙子愚。俯仰二仪难不愧,永为清苦老寒儒。
劳生应念尔,桑土觉艰难。独有飘摇惧,谁知心力殚。
云霄归路迥,风雨故巢安。宁必桐千尺,高栖即凤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