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祜(祜亦未面,频寄声相闻)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不游都邑称平子,
只向江东作步兵。昔岁芳声到童稚,老来佳句遍公卿。
如君气力波澜地,留取阴何沈范名。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你喜欢
萦纡一径试幽寻,花竹禅房未是深。
野水不波清欲冻,崇冈有竹翠成阴。
琵琶昵昵怨儿语,兰桂温温和水沈。
诗句欲追前辈后,谁呼粉黛污清吟。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
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昔在兴隆岁甲申,文恭当轴秉鸿钧。如今休运重开宋,指日清朝再相陈。

会有勋名休小戊,肯将官职怨雌辰。百年盛事看层见,请颂中兴岳降神。

万石千钧积累成,未应忽此一毫轻。
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

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海上忘机是白鸥,暂来非为稻梁谋。乘风又作沧浪别,怊怅居人浪得愁。

原上官道泥已深,原下卑湿人怎禁。四方极目尽明水,野菜可餐何处寻。

绹涂匍匐寡筋力,宾客逢迎甚胸臆。安得大禹凿九州,更使苍生免昏匿。

义薄云天气吐虹,平生心事许谁同。
从容破贼无遗策,清白传家有祖风。
共意骞腾千里外,谁知萧瑟九原中。
百年已矣余芳在,庭下行看发桂丛。

如此头颅唤奈何,蚕丝到老已无多。聊同蚓吹重泉出,敢许蛙鸣两部歌。

自笑桑田容我适,无端铁砚课孙磨。诗书且领清閒福,日月凭他似掷梭。

断塔荒凉王气空,檐铃不语静天风。巢危鹤去青云表,水徒龙归大壑东。

梵简旧曾翻善业,苔纹近已绣空桐。低徊无限沧桑事,尽在苍茫一望中。

早寡已足悲,况当将嫁时。艰难思鲁女,风雨黯湘累。

一痛成今古,终身断涕洟。妾心如古井,地下不须知。

山中丛桂碧氤氲,十亩烟皋领白云。携得青萍双剑在,斗间遥夜动星文。

风飏松花落涧滨,荻芽洲渚水鳞鳞。莫教行到崇台上,忘却山前唤渡人。

梅花雪后斗新妆,点缀山家旧草堂。却喜闭门无俗谒,三升椒酒一炉香。

扑断清贫事,萧然一室居。雨将苔曼衍,秋与蕙清癯。

火白衣犹煖,香焦味有馀。山中足诗思,岂必灞桥驴。

十载交游托故知,登堂几度醉题诗。琅峰昨夜中天月,照我清光减旧时。

百川赴海海不满,志士意长日月短,金丹九转成功晚。

台山采药听清猿,剩欲投簪寄閒散。

绿树青山带晚霞,树间处处有人家。
孤舟最爱沧浪客,得共眠鸥占浅沙。

云叶银床落井柯,望断关河,肠断关河。年华冉冉去如梭,秋影婆娑,鬓影婆娑。

越女含情竹上歌,娇敛双蛾,愁敛双蛾。芭蕉冷语咽声多,客里风波,梦里风波。

卜得岩居好,耕耘停楚空。书传千里外,事在一山中。

守夏暮云白,绽衣秋叶红。还闻岳僧说,近略把诗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