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
镜中肠断绝,愁万种、不分明。正柳忆乌啼,云迷马角,惆怅前生。
东风恰吹恨到,又酸酸楚楚两眉横。怪底檐花如雨,杜鹃长是吞声。
昭阳粉黛记将迎。翠袖五铢轻。忽凄管催霜,繁笳沸月,好梦难成。
休言画工妆点,便浅啼微笑也心惊。惭愧红尘断梗,负他碧涧香羹。
燕酒沽玉壶,弹筝唱吴歈。四坐咸寂寞,停觞但踟蹰。
踟蹰送将归,故人与我违。当春觞歌酒,愁思无芳菲。
忆昔同栖泊,长安竞行乐。朝野盛欢娱,朋曹何洒落。
休浣及朝昕,追游越城郭。东第尽王侯,西山具丘壑。
秋月韵鸣弦,春池喜华酌。流湎平原饮,傥荡鄱阳谑。
良时易徂谢,同心忽离索。浮沉别岐路,聚散殊今昨。
之子宦中州,余方寻故邱。谯国望梁藩,咫尺抱离忧。
攀嵇虚往驾,访戴稀来舟。空投三岁字,讵申千里游。
今王继百六,龙飞自南服。年开嘉靖号,祥符大横卜。
西雍群振鹭,东圃丛修竹。一辞北山隐,再忝南宫录。
判?屡愆期,随牒忽来兹。过逢暂以笑,劳苦翻成悲。
君谓久游梁,俗态好苍黄。宁容长卿慢,竞笑次公狂。
当户忌芳草,投人疑夜光。以此污微官,不如还故乡。
感君诚不偶,顾我今何有。儒效卒无闻,官箴竟多负。
一割慕铅刀,千金惭敝帚。循省但空虚,悲伤就衰朽。
衰朽遽几何,良会将无多。昔游接形景,今别邈山河。
白云梁苑色,绿水蓬池波。留连暮春日,殷勤游子歌。
歌阑日向斜,游子起登车。临岐欲有赠,何因解咨嗟。
铩羽异鸿鹄,存身乃龙蛇。行行念自爱,无为怨天涯。
迢迢坌道枕重边,高阁登临倍黯然。百灶营烟明可数,双谯蝶粉绕能圆。
偶逢飞雪关山杳,渐近浮云帝里连。莫讶金汤坚若瓮,昆阳城小古来坚。
来路不须长老问,小车休着野猿惊。好听法鼓毗卢阁,三月春雷卜姓名。
大夫悯周庙,王子泣殷墟。自然心断绝,何关系惨舒。
仆本漳滨士,旧国亦沦胥。紫陌风尘起,青坛冠盖疏。
台留子建赋,宫落仲将书。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
闻君怀古曲,同病亦涟如。方知周处叹,前后信非虚。
万世斯文有耿光,端然龙衮閟宫墙。春秋不独尊周室,金石如闻奏庙堂。
碑树丹楹皇帝诏,盒封黄帕内庭香。至今仰赖遗经在,师表前王惠后王。
江上变气候,金风被兰渚。归淙偶回沿,中川眷琳宇。
仙舟幸同携,晓吹韵笳鼓。瀰瀰沈石华,离离出竹祖。
是时回怒潮,榜人喑无语。声喧千石钟,势挽万钧弩。
超越匪尺寻,端倪辨铢黍。方蓬失罡飙,何必弱水阻。
翻忆前度来,目成渺何所。心逐虚舟游,迹谢短筇拄。
修涂果安穷,噫气空尔怒。稍忻即次安,已慰登陟苦。
寄谢海上鸥,忘机久予取。
言寻大隐庐,铁瓮乃其居。榜子一何横,催人不肯舒。
未能酬季诺,思觅寄鸿书。远来频相问,姑苏或往诸。
鼓角声随弦诵音,西陲武备气严森。经生岂识筹边策,壮士频怀报国心。
慷慨有情思倚剑,升平无事欲弹琴。须知镇静方为福,忠信常书座右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