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从小就在幽燕纵横驰骋。
经常与人在马上比试胜负,从不珍惜七尺身躯。
奋勇搏杀,没人敢上前招应;气宇轩昂,脸上的胡子像刺猬的毛丛生。
来下黄沙弥漫,上面白云飘飞,未报朝廷恩情怎能轻易言归。
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
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
注释
古意:拟古诗,托古喻今之作。
事长征:从军远征。
幽燕:今河北、辽宁一带。古代幽燕地区游侠之风盛行。
赌胜:较量胜负。马蹄下:即驰骋疆场之意。
“由来”句:好男儿向来就轻视性命。七尺,七尺之躯。古时尺短,七尺相当于一般成人的高度。
“杀人”句:杀人而对方不敢上前交手,即所向无敌之意。
“须如”句:胡须好像刺猬的毛一样纷纷张开,形容威武凶猛。磔(zhé):纷张。
黄云:指战场上升腾飞扬的尘土。来:泛指山地。
小妇:少妇
解歌舞:擅长歌舞。解:懂得、通晓。羌笛:羌族人所吹的笛子。羌: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

鉴赏

  好男儿远去从军戍边,他们从小就游历幽燕。个个爱在疆场上逞能,为取胜不把生命依恋。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来山黄云笼罩白云纷飞,不曾立过战功怎想回归?有个辽东少妇妙龄十五,一向善弹琵琶又善歌舞。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吹得三军将士泪挥如雨。

  此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开始六句,把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描写得神形毕肖,栩栩如生,活跃在读者眼前。第一句“男儿”两字先给读者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为下面描写他的刚勇犷悍张本。这两句总领以下四句。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比输赢,从来就不把七尺之躯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战场就奋勇杀敌,杀得敌人不敢向前。“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这三句把男儿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个男儿,谁都想见识见识吧!可是诗不可能如画那样,通体写出,只能抓特征。于是抓住胡须来描绘。然而三绺五绺长须,不但年龄不符合,而且风度也太飘逸了,因此诗人塑造了短须的形象。“须如蝟毛磔”五字,写出须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那才显出他勇猛刚烈的气概和杀敌时须蝟怒张的神气,简洁、鲜明而有力地突出了这一从军塞上的男儿的形象。这里为了与诗情协调,诗人采用简短的五言句和短促扎实的入声韵,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接下去,诗人又用“黄云来底白云飞”一句替诗的主人公布置了一幅背景。闭目一想,一个虬髯男儿,胯下是高头战马,手中是雪亮单刀,背后是辽阔的原野,昏黄的云天,这气象是何等的雄伟莽苍。但这一句的妙处,还不仅如此。塞上多风沙,沙卷入云,所以云色是发黄的,而内地的云则是纯白的。这一句中黄云白云表面似乎在写景,实则两两对照,寓情于景,写得极为精细。开首六句写这男儿纯是粗线条、硬作风,可是这远征边塞的男儿,难道竟无一些思乡之念吗?且看男儿在向前看一看那来上黄云之后,也还不免回首一望故乡故乡何在?但见一片白云,于是不能不引起思乡之感。这一层意思,诗人以最精炼最含蓄的手法,表达在文字的空隙中,于无文字处见功夫。但如果接下去,写思乡念切,急于求归,那又不象是这样一个男儿的身份了,所以在这欲吐不吐、欲转不转之际,用“未得报恩不得归”七个字一笔拉转,说明这一男儿虽未免偶尔思乡,但因为还没有报答国恩,所以也就坚决不想回去。这两个“得”字,都发自男儿内心,连用在一句之中,更显出他斩钉截铁的决心,同时又有意无意地与上句的连用两个“云”字相互映带。前六句节奏短促,写这两句时,景中含有情韵,所以诗人在这里改用了七言句,又换了平声韵中调门低、尾声飘的五微韵。但由于第八句中意旨还是坚决的,所以插用两个入声的“得”字,使悠扬之中,还有凛烈的劲道。

  一般想法,再写下去,该是根据“未得报恩不得归”而加以发挥了。然而,出乎意外,突然出现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面貌身段不必写,人们从她的妙龄和“惯弹琵琶能歌舞”,自可想象得出。随着“辽东小妇”的出场,又给人们带来了动人的“羌笛出塞声”。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没有声音:“今为羌笛出塞声”这一句,少妇吹出了笛声,于是乎全诗就有声有色。“羌笛”是边疆上的乐器,“出塞”又是边疆上的乐调,与上文的“幽燕”、“辽东”贯串在一起。这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听了这一曲,不由“使我三军泪如雨”了。这里,诗人实际上要写这一个少年男儿的落泪,可是这样一个硬汉,哪有一听少妇羌笛就会激动的道理?所以诗人不从正面写这个男儿的落泪,而写三军将士落泪,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这样尽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下,这一男儿自不在例外,这就不用明点了。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功力极深,常人不易做到。此外这四句采用了上声的七麌韵,“五”、“舞”、“雨”三个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韵并茂的艺术效果。

  全诗十二句,奔腾顿挫而又飘扬含茹。首起六句,一气贯注,到须如蝟毛磔“一句顿住,”黄云来底白云飞“一句忽然飘宕开去,”未得报恩不得归“一句,又是一个顿挫。以下掷笔凌空,忽现辽东小妇,一连两句似与上文全无干涉,”今为羌笛出塞声“一句用”今“字点醒,”羌笛“、”出塞“又与上文的”幽燕“、”辽东“呼应。最后用”使我三军泪如雨“一句总结,把首句的少年男儿包涵在内,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脉豁然贯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这样尺幅千里之势,这在李颀以前的七言古诗中是没有的。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剡桂复刳兰,陶陶任行乐。但知涵泳好,不计风涛恶。

尝行曲封内,稍系糟丘泊。东海如可倾,乘之就斟酌。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春句。
怒雷噀雨吹尘沙,樛枝草树纷笼加。
可怜荷屋风不定,但有白红三数花。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

久违父膝下,仰慕闻诗礼。况乃大母心,惓惓念行子。

北地困远涉,风霜多苦颜。幸复荷荣宠,何时见斓斑。

昨者促我来,令我慰羁旅。腊月达京城,升堂拜父母。

我父见子来,惊起还悲叹。别时汝总角,汝今已胜冠。

我母见子来,怜我克孝敬。念我涉苦辛,问我行久近。

各言问大母,大母今寿康。听荅未及已,零泪沾衣裳。

我留侍父母,蔼蔼天伦乐。诲语日殷勤,离怀顿舒豁。

舒怀未几许,我父呼我言。父母喜汝来,大母傒汝旋。

我未报国恩,养亲诚赖汝。事父汝日长,遄归勿辞苦。

拜跪受父教,黾勉惟敬承。晨起别高堂,扬舲复南征。

维时二月初,春风动杨柳。父执书赠言,朋游劝行酒。

人生尚孝行,子归重操脩。矧子英妙年,勉学循嘉猷。

而翁我同朝,且复同乡郡。何以赠子行,努力崇令问。

脩竹檀栾候馆东,别来相见又秋风。囊钱莫更频沽酒,我是愁中君客中。

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月影消沈玉一钩。

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云月淡幽窗,黄昏微雨。窗外梧桐共人语。秋来情味,便觉今宵如许。断肠杨柳苑,芙蓉浦。青鬓易消,失颜难驻。行乐光阴水东注。山林朝市,两地笑人返袂。伤心都付与,潘郎句。

俗草凡花久乱真,小窗惊见一枝春。凭君欲问调羹信,只恐幽香不认人。

我有慈亲年老已,便欲送君难远行。
道边持草或解意,天外见云无限情。
九堰潮平船过稳,五台海近月多明。
故人若见烦相问,头发于今白几茎。

踏尽层梯到半空,洪流一柱镇蛟宫。羲娥近走檐楹际,江海平分指顾中。

帝子凤笙吹缥缈,仙人桂馆启鸿蒙。三山采药堪长往,我欲归乘万里风。

淇水门前绿绕烟,投闲野服胜林泉。天生上相重阳后,人颂高年五福先。

三辅声华京兆尹,六曹才望太平贤。香山九老谁相似,刑部尚书白乐天。

如此清才迥出群,性同松柏志凌云。世间何物能医俗,除却梅花便是君。

打破多年赤肉团,大千俱现一毫端。纵横妙用无多子,妙用纵横总一般。

不汝还者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
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葩卉谢椿林,幽篁挺清阴。不历寒暑节,焉知君子心。

握手少年交,相期各忠厚。嘘沫幸相濡,意气复何有。

遘会不可常,意气自可长。共济涉波险,咫尺不相将。

波险幸共越,同舟亦未覆。手足不相藉,忠信亦可睦。

夭夭桃李花,荣落无久妍。疏者各飞扬,亲者强周旋。

周旋一何苦,色态一何诩。恩深恐累深,此道孰终古。

交君兄弟晚,乃在乱离后。堂上有贫交,入门多素友。

与君结识时,心口无侈词。平淡终久要,今昔未参差。

春风吹江水,客子心万里。追送江之干,贻赠馨如芷。

贻赠匪所珍,所珍人意深。君亲师友恩,念之涕淫淫。

明发隔云山,相思日辽阔。游子念高堂,藉尔问饥渴。

松阴江曲旧斋堂,别业归来各一方。吟想晚潮烟柳湿,梦游春槛露花凉。

杨朱路远空南北,青帝亭闲自短长。何门扬鞭访前景,竹窗重整读书床。

驿尘闺梦不分明,上马闻鸡尽四更。今夜玉娘湖畔月,冷吟愁绝玉溪生。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萝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萝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