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凌晨鸡鸣时人当出行,日落犬吠时人当回归。
秋来官家劳役逼得急,不分白天黑夜不定时。
昨夜大雨积水达三尺,锅灶底下淤积一层泥。
人们常说田家生活乐,田家苦难你们哪得知。
注释
公事:指为公家(官府)服徭役。
不待时:不按时。
尔:你,你们,指田家。

赏析

  这首诗在主题上没有逸出元、白“新乐府诗”范围,也是为农民的悲惨生活状况呼吁。由于陈师道的生活比较接近人民,他对于农民生活的描写更具有震撼力。“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看似写农村习俗。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呜动身;归来惊动村里的看家狗。这似乎是一幅农村风俗画。然而两个“当”字点题了:本当应当这样,可是由于最近“公事”催促太急,农民已经不能按时出入了。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中的“三尺”是夸张,形容雨特别大。农民种庄稼有两怕,一怕干旱,二怕洪涝。“三尺雨”属于特大暴雨,足以引发一场洪水。诗中没有写洪水肆虐,却抓住生活的一个细节:烧饭用的灶,下面聚集着淤泥一一完全损坏了。屋漏冲倒了灶台,洪水卷来了泥沙。诗人没有说明,但已经暗示灾害十分严重。这一家人不能够对付灾荒。他们家的粮食可能没有剩余,他们无法修复被雨水毁坏的房子。“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诗人用这两句作了回答。不了解农民疾苦的官员眼中总有一幅“田家乐”的幻象,而农家的重重苦难却没人知道。

创作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赋税和徭役是地主阶级政权残酷剥削农民的两种基本形式。诗人作首诗揭露繁重的劳役给农民带来的痛苦。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你喜欢

翠色青浓自不堪,敲冰柔叶两相参。宫人因出方传法,迄后民间识内蓝。

晚棹乘馀兴,平川不驶流。
山来疑逼岸,林度省移洲。
郭迥花仍绕,岩寒桂自留。
鼓声风处叠,帆影浪间浮。
候吏缘溪彴,迎旗骇浦鸥。
嚮时天际远,还有望归不。

尘缘洗尽便神仙,泉石幽奇即洞天。我欲云崖结茅屋,侍从天姥借车钱。

长忆当年扫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

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生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眼前璧月照琼枝,剪断牢愁进一卮。记得风流江左字,破瓜时节酷裁诗。

忆昔甲寅逢闰夏,于今八载又张筵。画眉京兆闺房韵,点颔汾阳福寿全。

诗笔风流主坛坫,梅花眷属总神仙。园亭真率罗耆旧,洛社温公最少年。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红玉肌容艳有神,九天飞下一仙真。垂头雨后犹倾国,点额风前欲唤人。

龙脑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锦埃尘。春光得我方能丽,笑杀凡花号丽春。

东郊格斗已三年,虎啸狼嘷尚满川。素女遗编何处了,钱塘江月净娟娟。

去郭轩楹也自奇,独峰相对好吟诗。如游梁宋拾瑶草,胜在商岩采紫芝。

宝树传家成故事,铜池应瑞出当时。多君素有亲贤意,更种幽兰寄所思。

一曲风高奏古宫,坐䝼神物愧无功。千金厚惠将何报,鹗表慇勤效孔融。

武江斜转石,文岫独参天。绿涨他山雨,青浮近市烟。

松薪炊白粲,水蔓系红鲜。自喜飘蓬迹,安居过两年。

东都礼仪举,西京冠盖归。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

云跸清驰道,雕辇御晨晖。嘹亮铙笳奏,葳蕤旌旆飞。

后乘趋文雅,前驱厉武威。

戈甲何为盛,田园已就荒。
仅能移北阜,未暇隐东墙。
寂寞交亲远,漂零道路长。
归心随断雁,离思感垂杨。
避寇湘江外,依刘汝水傍。
闾阎嗟逼仄,登眺喜宽凉。
远岫谁能屐,寒溪竟欲航。
冰盘悲玉井,风簟爱筠床。
地尽妖氛气,春余草木光。
宝薰烟雾细,仙茗笑谈香。
接武青云路,论文绿野堂。
虎皮空自悦,猿臂定谁攘。
取友真多益,求田苦未臧。
撑肠披锦绣,漱石饱膏肓。
隐逸追元亮,风骚近子昂。
栖鸦啼古堞,幽槛倚斜阳。
离乱知谁健,行藏只自伤。
旧巢看燕燕,今雨任浪浪。
道胜依鶖子,才高叹夜郎。
五峰兴不浅,星叹拟文章。

夙有东皋约,春畦十亩閒。窗开泉上树,门对雨中山。

好鸟亦知静,孤云时就闲。何当守寂寞,长掩旧柴关。

路口百馀松,南唐古梵宫。
溪边石不断,钵里饭无穷。
山态时时别,泉声处处同。
元宗遗手墨,犹足耀门风。

兴高未肯辍清诗,舍轿重扶栉栗枝。松柏青肥春雨洗,烟云轻健涧风吹。

樵归后坞连声唱,鹿过前溪失队悲。莫道还家甘寂默,陶潜自有五男儿。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