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花 / 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只遗憾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得太早。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
注释
自是:都怪自己。
校:即“较”,比较。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
深红色:借指鲜花。
子满枝:双关语。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赏析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此诗通篇采用“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据《唐阙史》、《唐摭言》记载:唐文宗大和年间,杜牧曾与友人到湖州游玩。游览之余,他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姿容俏丽、颜色非常,于是与她的母亲约定,待到十年后,前来娶她。后来,杜牧虽然辗转他地,但时常念及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想着她现在应该出落得如花似玉了。时机也很凑巧,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秋,杜牧被朝廷任命为湖州刺使,等来到这个女子的家中,想着就要见到往日朝思暮想的女子,他心中愈发激动。可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门迎接他的不是亭亭玉立的姑娘,而是一个老妇人。她告知杜牧女儿已经嫁人了。杜牧埋怨老妇人不守约定,可老妇人说,此时已历时十四载,超出了约定的时间。并告诉他说:女儿已为民妇,嫁人三年,已生二子。杜牧屈指一算,自己离开湖州恰恰十四年,于是他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怅惘之情。结合“杜郎俊赏”、“才子风流”的事实,此事可能属实。

赏析二

  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比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怅恨之情。这首诗通篇采用比拟手法,以寻春比喻寻访所爱之人,以花比喻女子,以绿叶成荫、子满枝头比喻女子结婚生子,既形象生动,又不露痕迹,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全诗围绕一“叹”字展开,情感婉曲。诗中处处表现作者的“感叹”:春归太早、寻春去迟、狂风无情、落红遍地都使诗人感到深深地惋惜感叹春花的遭遇,其实也是表达诗人自己的无奈。同时“叹”字还有另一层涵义,它透露出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虽然春已归去,但他劝慰自己“不须惆怅”:看到落花的同时,还看到了枝头的果实,这种理性的思维,加深了他“感叹”的深刻程度。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叹惋之情和自我劝慰之意。

  首二句写诗人的怨叹与失意,是因为自己的延迟,才没有赶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想起了往日的春花满园,诗人更是平添了几多伤感。一个“迟”字表现出诗人为自己的迟到而自责。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因为他来寻找往日的姑娘,是带着美好的心愿、满怀希望而来,然而春已迟暮、女已嫁人,诗人的心顿时冷了下来。他一方面自怨自艾、懊恼不已,另一方面又并没有放任自责的感情,而是劝慰自己——事已无可奈何、不必过分惆怅,表现出感情宣泄中的理性思维。

  末二句写春天的狂风过后,留下了遍地的春花,曾经的万紫千红变成了遍地的落蕊,诗人为之一悲——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这样离他而去。诗人借春花凋零,来表现自己对心目中女子已经嫁人生子这一现实的失落之情。然而春去之后,红花落尽,绿叶满枝,在绿荫丛中隐藏的还有累累果实。

  “绿叶成阴子满枝”这一句,诗人的情感又有一个转折,虽然看到春花被狂风吹落了,但换一个角度,又看到了掩映在浓荫下的果实。这是对诗人内心的一种无言安慰。

  全诗突出特点是巧妙的运用比喻手法。“春花”其实就是诗人“心中女子”的化身,诗人用“春花”的艳丽比喻少女的美丽,用“春花”的凋零比喻少女的嫁人,用花落结子比喻女子结婚生子。诗人对“花”的感情,其实就是对“心中女子”的感情。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具有一种形象生动、委婉含蓄的特点。

  与此诗同期还有另外一首诗《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比较两首诗。可以看出:第一首诗写得更加含蓄、婉致,而第二首诗写得更加形象、畅达。就诗中意象而言,第二首诗较好,因为风摆花落的动感和形象是第一首诗所不具有的;而就诗人的感情而言,第一首诗又似较佳,因为诗中在表现怨恨与怅惘之情的同时,又表现了一种自我劝慰之意,因此这首诗的感情内涵更加丰富。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昏花废干禄书,麻嗏类辟瘟符。
草字见嗤醉秃,小楷难付官奴。
吏隐江东五六年,归时犹恋好山川。
野僧送别携诗句,瘦马临歧当酒钱。
吴苑醉逢送弄雪,隋堤吟见柳垂烟。
自言更共秋涛约,未拾西兴一钓船。

好风疏雨瀹红尘,收拾残花作翠阴。春色不随桃李去,一川浓绿正深深。

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鞦韆人未归。

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柳条满插金车上,一路香尘去似飞。

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孤舟上荆巫,天末未觉远。

最奇扇子峡,恨不遂高遁。荆棘蜀故宫,烟水楚废苑。

至今清夜梦,百丈困牵挽。人生如寄尔,勿叹流年晚。

七闽山多如蜀川,千崖万岭疑登天。六华峰高雪作顶,五月夜半闻寒蝉。

芙蓉石室人稀过,莲宇香台尚经火。无字碑横任鹿眠,摩香石冷从猿卧。

忆作法园初布金,三千缁锡绕丛林。径行龙象诸天影,禅寂鲸鼍万籁音。

杉枝青青低拂地,木人也悟西来意。五百年光转眼休,重见真僧出凡世。

镡津法侣解楞伽,却下九峰登六华。枯木庵前挂如意,留香堂上搭袈裟。

朅来下界相逢处,幸接微言沐甘露。凿齿由来识道安,远公自是奇玄度。

法舟今去几时逢,尘世空瞻象骨峰。归见住山烦问讯,西江一派是禅宗。

维摩方丈室,纳纳此中宽。腐鼠人同吓,甘蕉方任弹。

停云怀友密,背雨坐花残。独爱陶元亮,一卮意已安。

千梳短发俨如霜,起坐中宵待一阳。人道阳生少灾障,才无袜线敢迎长。

绣毂香车入凤城,春风犹放半江晴。潮声归海鸟初下,一片伤心画不成。

盛世衣冠拥绛绯,江亭把袂思依依。黄麻指日登黄榜,紫绶先朝拜紫薇。

高节林泉悬重望,清风朝野亦知希。识荆莫恨相逢晚,带碧论心愿不违。

双桡入天影,野葑绿全交。
鱼唼垂丝柳,鸥眠折叶茭。
行人沿岸曲,落日挂林梢。
归去严城隔,僧门尚可敲。

霜林摘红叶,题诗掷流水。流到阿谁边,要识诗中意。

落日花山寺,秋风铁瓮城。野人欢讼简,稚子说官清。

系马岩花落,投壶山鸟惊。兴阑山下路,相送晚钟鸣。

江水流东竟不回,波涛汹涌若奔雷。当年渴饮将军骑,踏破青青万里苔。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佣书岂为稻粱谋,鸟迹原来翰墨俦。半札题残烟渚月,几行书破碧天秋。

到来远带征人信,看去长萦少妇愁。自是斯文多羽翼,五云高处任悠悠。

烟柳迷深院,春风袅翠鬟。锁窗人静意阑珊。飞絮满雕栏。

几点昏黄雨,吹残烛影寒。停针无语又更阑。独自倚楼看。

抛抛机中梭,婉婉机中淑。兰膏媚鬓蝉,笋纤润红玉。

织成锦绣段,光耀绮霞幅。世无黄钟尺,何以制华服。

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已无赤帻犹流下,剩有脩蛾入望低。

草绿连山飞锦雉,花红满地绣棠梨。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

于役方知行路难,兼程莽莽过重关。鸟随落叶下枯树,人带夕阳穿乱山。

废耒江淮愁木酪,荷殳秦楚盼刀环。季鹰岂有封侯骨,甘弃莼鲈去不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